冲击破轴承筒注油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8281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冲击破轴承筒注油孔,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具体为冲击破轴承筒注油孔,包括轴承筒,所述轴承筒的外表面分别开设有进油孔、出油孔、侧油孔和凸型槽,所述凸型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该冲击破轴承筒注油孔,通过支撑弹簧、弧形板、定位杆、圆块、压缩弹簧、密封块和环形块的设置,使该冲击破轴承筒注油孔具备了避免灰尘进入注油孔的效果,在使用的过程中弧形板遮挡侧油孔,避免灰尘进入,定位杆和密封块的设置,提高侧油孔的密封性,避免油流出来,凸型块和支撑弹簧的设置,方便限制弧形板的位置,推块方便移动弧形板,从而起到了避免灰尘进入注油孔的作用,达到了避免灰尘进入注油孔的目的。灰尘进入注油孔的目的。灰尘进入注油孔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冲击破轴承筒注油孔


[0001]本技术涉及轴承
,具体为冲击破轴承筒注油孔。

技术介绍

[0002]轴承筒内配备有轴承,轴承对主轴起支撑作用,可保证主轴的平稳运转。为避免主轴与轴承轴之间因发生干摩擦而损坏主轴,一般需经常定期往承筒内注入润滑脂进行润滑,现有的轴承筒通常都是干油轴承筒,注入的是润滑脂,冲击破里的轴之前是有上进油孔和下进油孔,由油泵进油供给,全部机械化,油泵使用时间较长,容易损耗,很容易出现问题,比较常见的因为油泵损坏供不上油等问题,导致整个机器停运,而且在内部,外面不容易检查。
[0003]目前,现有技术中油泵使用时间较长,容易损耗,很容易出现问题,存在因为油泵损坏供不上油等问题,而且,注油孔暴露在外面,灰尘容易进入,现专利技术一种冲击破轴承筒注油孔解决了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冲击破轴承筒注油孔,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冲击破轴承筒注油孔,包括轴承筒,所述轴承筒的外表面分别开设有进油孔、出油孔、侧油孔和凸型槽,所述凸型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型块,所述凸型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内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贯穿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块,所述圆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轴承筒的内部开设有流通槽。
[0008]可选的,所述进油孔、出油孔和侧油孔均与流通槽连通,所述弧形板的位置与侧油孔的位置相对应。
[0009]可选的,所述压缩弹簧远离圆块的一端与弧形板固定连接,所述压缩弹簧套接在定位杆的外部。
[0010]可选的,所述凸型块滑动连接在凸型槽的内部,所述定位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块。
[0011]可选的,所述侧油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环形块,所述密封块与环形块抵接,所述定位杆的端部插接在侧油孔的内部。
[0012]可选的,所述弧形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推块,所述弧形板的内表面与轴承筒的外表面抵接。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了冲击破轴承筒注油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冲击破轴承筒注油孔,通过支撑弹簧、弧形板、定位杆、圆块、压缩弹簧、密封块和环形块的设置,使该冲击破轴承筒注油孔具备了避免灰尘进入注油孔的效果,在使用的过程中弧形板遮挡侧油孔,避免灰尘进入,定位杆和密封块的设置,提高侧油孔的密封性,避免油流出来,凸型块和支撑弹簧的设置,方便限制弧形板的位置,推块方便移动弧形板,从而起到了避免灰尘进入注油孔的作用,达到了避免灰尘进入注油孔的目的。
[0016]2、该冲击破轴承筒注油孔,通过侧油孔和流通槽的设置,使该冲击破轴承筒注油孔具备了方便供油和节约资源的效果,在使用的过程中即使出现油泵损坏,导致机器不运转,打开侧油孔,内部会保持在侧油孔以下都会有油,等油泵正常运转送油的时候,会立马根据上次剩下的半箱油继续工作,避免造成浪费,在中间处开一个侧油孔,需要维修的时候不用将油箱内全部清除,在重新工作注满,节省了一定的开支,从而起到了方便供油的作用,达到了方便供油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轴承筒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轴承筒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轴承筒侧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轴承筒;101、进油孔;102、出油孔;103、侧油孔;104、流通槽;2、支撑弹簧;3、凸型块;4、弧形板;5、定位杆;6、圆块;7、压缩弹簧;8、密封块;9、环形块;10、推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4]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冲击破轴承筒注油孔,包括轴承筒1,轴承筒1的外表面分别开设有进油孔101、出油孔102、侧油孔103和凸型槽,通过侧油孔103和流通槽104的设置,使该冲击破轴承筒注油孔具备了方便供油和节约资源的效果,在使用的过程中即使出现油泵损坏,导致机器不运转,打开侧油孔103,内部会保持在侧油孔103以下都会有油,等油泵正常运转送油的时候,会立马根据上次剩下的半箱油继续工作,避免造成浪费,在中间处开一个侧油孔103,需要维修的时候不用将油箱内全部清除,在重新工作注满,节省了一定的开支,从而起到了方便供油的作用,达到了方便供油的目的,进油孔101、出油孔102和侧油孔103均与流通槽104连通,弧形板4的位置与侧油孔103的位置相对应,侧油孔10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环形块9,密封块8与环形块9抵接,定位杆5的端部插接在侧油孔103的内部,凸型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2,通过支撑弹簧2、弧形板4、定位杆5、圆块6、压缩弹簧7、密封块8和环形块9的设置,使该冲击破轴承筒注油孔具备了避免灰尘进入注油孔的效果,在使用的过程中弧形板4遮挡侧油孔103,避免灰尘进入,定位杆5和密封块8的设置,提高侧油孔103的密封性,避免油流出来,凸型块3和支撑弹簧2的设置,方便
限制弧形板4的位置,推块10方便移动弧形板4,从而起到了避免灰尘进入注油孔的作用,达到了避免灰尘进入注油孔的目的,支撑弹簧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型块3,凸型块3滑动连接在凸型槽的内部,定位杆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块8,凸型块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板4,弧形板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推块10,弧形板4的内表面与轴承筒1的外表面抵接,弧形板4的内部开设有通槽,通槽的内部贯穿有定位杆5,定位杆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块6,圆块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7,压缩弹簧7远离圆块6的一端与弧形板4固定连接,压缩弹簧7套接在定位杆5的外部,轴承筒1的内部开设有流通槽104。
[0025]使用时,流通槽104分别与进油孔101、出油孔102和侧油孔103连通,即使出现油泵损坏,导致机器不运转,打开侧油孔103,内部会保持在侧油孔103以下都会有油,等油泵正常运转送油的时候,会立马根据上次剩下的半箱油继续工作,避免造成浪费,弧形板4遮挡在侧油孔103的外部,避免灰尘进入侧油孔103,密封块8与环形块9抵接,提高连接处的密封性,打开侧油孔103时,向外拉动圆块6,使压缩弹簧7受力被拉伸,使密封块8与环形块9分开,使定位杆5离开侧油孔103,推动推块10,使支撑弹簧2受力被压缩,使凸型块3在凸型槽的内部移动,方便将侧油孔103露出。
[0026]综上,本技术通过支撑弹簧2、弧形板4、定位杆5、圆块6、压缩弹簧7、密封块8和环形块9的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冲击破轴承筒注油孔,包括轴承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筒(1)的外表面分别开设有进油孔(101)、出油孔(102)、侧油孔(103)和凸型槽,所述凸型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2),所述支撑弹簧(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型块(3),所述凸型块(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板(4),所述弧形板(4)的内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贯穿有定位杆(5),所述定位杆(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块(6),所述圆块(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7),所述轴承筒(1)的内部开设有流通槽(1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破轴承筒注油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孔(101)、出油孔(102)和侧油孔(103)均与流通槽(104)连通,所述弧形板(4)的位置与侧油孔(103)的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颂华刘双兵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万仕衡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