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废水资源化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68244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质废水资源化利用系统,涉及资源利用领域,针对传统的生物质废水池并不能够在自身容量达到饱和时停止废水的流入,进而容易导致废水池中的生物质废水溢出,进而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也不利于生物质废水的能量回收,使用不方便等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多个箱体,一个所述箱体内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竖隔板和第二竖隔板,所述第一竖隔板和第二竖隔板将所述箱体分割成第一腔体、第二腔体以及第三腔体,所述第二腔体位于第一腔体和第三腔体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反应腔的自身容量达到饱和时停止废水的进入,防止生物质废水的溢出,起到了对环境的保护,利于对生物质废水的能量回收,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废水资源化利用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资源利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质废水资源化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生物质废水作为废弃物的一种,是人们必须妥善处理的环境污染物,若处理处置不当,将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生物质废水对区域水环境、大气及土壤环境等均有潜在的威胁。易降解生物质废水在堆积条件下产生的大量恶臭气体也是其周边空气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生物质废水的随意堆放也会造成严重的土壤环境污染,生物质废水的成分十分复杂,如畜禽粪便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一些工业生物质废水含有酸或重金属、城市污泥中含有多种有机物及Cu、Cr、Zn等重金属,这些含有多种污染物的生物质废水若不加处理就进行堆放或填埋将会对土壤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0003]生物质废水在造成环境污染的同时,也是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和能源。合理高效地将生物质废水资源化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生物质能这一可再生清洁能源,而且对于CO2减排也具有重要意义。
[0004]而现有的生物质废水在处理时主要有两个途径,即物质利用和能量回收,主要集中于能量回收,常见的技术有厌氧消化、生物质发电、生物质气化、生物质固化等,在对生物质废水进行处理时,由于废水会源源不断向废水池中流入,而传统的生物质废水池并不能够在自身容量达到饱和时停止废水的流入,进而容易导致废水池中的生物质废水溢出,进而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也不利于生物质废水的能量回收,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技术目的
[0006]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生物质废水资源化利用系统,本技术能够在反应腔的自身容量达到饱和时停止废水的进入,防止生物质废水的溢出,起到了对环境的保护,利于对生物质废水的能量回收,使用方便。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质废水资源化利用系统,包括多个箱体,一个所述箱体内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竖隔板和第二竖隔板,所述第一竖隔板和第二竖隔板将所述箱体分割成第一腔体、第二腔体以及第三腔体,所述第二腔体位于第一腔体和第三腔体之间,所述第二腔体内设置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将第二腔体分隔成反应腔和出气腔,所述第一隔板上设置有用于生物质废水流进反应腔内的通孔,所述第二腔体内还设置有位于第一竖隔板上的封堵组件,所述封堵组件用于控制通孔的打开或关闭,所述控制组件与封堵组件之间通过软管连通,当生物质废水进入反应腔内并将反应腔充满后,所述控制组件控制封堵组件关闭通孔,所述箱体上设置有与第一腔体连通的进液管,所述出气腔通过出气管与外接连通。
[0009]进一步而言: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为防水透气板,所述升降板的
两侧分别与第一竖隔板和第二竖隔板滑移连接,所述升降板上还设置有第一气囊。
[0010]进一步而言:所述封堵组件包括多个固定板、挡板、活动板、封堵塞以及第二气囊,多个所述固定板的一端与第一竖隔板朝向反应腔的一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挡板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的两侧与多个固定板滑移连接,所述第二气囊设置于活动板和挡板之间,且介于多个固定板之间,所述第二气囊通过软管与第一气囊连通,所述活动板背离第二气囊的一侧还设置有多个与第一竖隔板连接的第一弹力件,所述封堵塞设置于活动板朝向通孔的一侧。
[0011]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多个过滤板,多个所述过滤板用于对生物质废水进行过滤。
[0012]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腔体内还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板以及多个第二弹力件,所述缓冲板水平设置于第一腔体内,将所述第一腔体分隔成过滤腔和缓冲腔,多个所述第二弹力件用于提供缓冲板的支撑力,以使所述缓冲板能够沿第一腔体运动。
[0013]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腔体与第三腔体之间通过导管连通,所述缓冲板用于控制第三腔体与过滤腔连通或与缓冲腔连通。
[0014]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三腔体内水平设置有横隔板,所述横隔板上设置有贯穿并延伸至箱体外的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位于箱体外的一端与下一个箱体连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6]该装置通过安装控制组件、封堵组件、过滤板、缓冲组件以及导管等结构,其中通过过滤板能够对生物质废水内的固体废料进行过滤,然后使被过滤的废水进入到反应腔内进行生化反应,进而生成沼气等可燃性气体,实现对生物质废水的能量回收,同时当反应腔内的达到饱和时,能够通过控制组件控制封堵组件将通孔堵住,进而防止生物质废水进入到反应腔内,同时通过缓冲组件能够使多余出来的生物质废水通过导管以及第三腔体和出液腔进入到下一个箱体内进行能量回收,防止了生物质废水的溢出。本技术能够在反应腔的自身容量达到饱和时停止废水的进入,防止生物质废水的溢出,起到了对环境的保护,利于对生物质废水的能量回收,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工作原理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1、箱体;11、第一竖隔板;111、通孔;12、第二竖隔板;13、进液管;14、出气管;2、控制组件;21、升降板;22、第一气囊;3、封堵组件;31、固定板;32、挡板;33、第二气囊;34、活动板;35、封堵塞;36、第一弹力件;4、软管;5、过滤板;6、缓冲组件;61、缓冲板;62、第二弹力件;7、导管;8、横隔板;81、出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
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21]通过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生物质废水资源化利用系统,包括多个箱体,一个箱体内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竖隔板和第二竖隔板,第一竖隔板和第二竖隔板将箱体分割成第一腔体、第二腔体以及第三腔体,第二腔体位于第一腔体和第三腔体之间,第二腔体内设置有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将第二腔体分隔成反应腔和出气腔,第一隔板上设置有用于生物质废水流进反应腔内的通孔,第二腔体内还设置有位于第一竖隔板上的封堵组件,封堵组件用于控制通孔的打开或关闭,控制组件与封堵组件之间通过软管连通,当生物质废水进入反应腔内并将反应腔充满后,控制组件控制封堵组件关闭通孔,箱体上设置有与第一腔体连通的进液管,出气腔通过出气管与外接连通。
[0022]通过图1所示,第一腔体内设置有多个过滤板,过滤板为三个,多个过滤板用于对生物质废水进行过滤,通过进液管向第一腔体内充入生物质废水,生物质废水进入到第一腔体内时首先会经过三个过滤板,通过过滤板对生物质废水中的固体杂质进行过滤,而被过滤的生物质废水经过过滤板过滤后能够通过通孔进入到反应腔内,并在反应内发生生化反应,生成可燃烧的沼气,并通过升降板进入到出气腔内,最后通过出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废水资源化利用系统,包括多个箱体(1),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箱体(1)内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竖隔板(11)和第二竖隔板(12),所述第一竖隔板(11)和第二竖隔板(12)将所述箱体(1)分隔成第一腔体、第二腔体以及第三腔体,所述第二腔体位于第一腔体和第三腔体之间,所述第二腔体内设置有控制组件(2),所述控制组件(2)将第二腔体分隔成反应腔和出气腔,所述第一竖隔板(11)上设置有用于生物质废水流进反应腔内的通孔(111),所述第二腔体内还设置有位于第一竖隔板(11)上的封堵组件(3),所述封堵组件(3)用于控制通孔(111)的打开或关闭,所述控制组件(2)与封堵组件(3)之间通过软管(4)连通,当生物质废水进入反应腔内并将反应腔充满后,所述控制组件(2)控制封堵组件(3)关闭通孔(111),所述箱体(1)上设置有与第一腔体连通的进液管(13),所述出气腔通过出气管(14)与外接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废水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2)包括升降板(21),所述升降板(21)为防水透气板,所述升降板(21)的两侧分别与第一竖隔板(11)和第二竖隔板(12)滑移连接,所述升降板(21)上还设置有第一气囊(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废水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组件(3)包括多个固定板(31)、挡板(32)、活动板(34)、封堵塞(35)以及第二气囊(33),多个所述固定板(31)的一端与第一竖隔板(11)朝向反应腔的一侧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叶红刘景光王晓茵郅松卡褚颖颖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新能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