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茶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茶壶,该茶壶包括壶身及设置于壶身上的壶嘴,壶身上对应壶嘴的位置开设有漏孔;壶身内对应漏孔的位置设置有滤网,滤网与壶身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茶壶能够有效解决现有茶壶中漏孔容易堵塞的问题,提高了茶壶的使用便捷性。使用便捷性。使用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壶
[0001]本技术涉及茶具
,特别涉及一种茶壶。
技术介绍
[0002]茶壶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用品,使用茶壶时通常通过茶壶上的漏孔将茶水进行过滤,以方便使用者饮用茶水。现有茶壶的漏孔一般设置在茶嘴处,在倒水时通过茶嘴处的漏孔进行过滤。然而,这种茶壶存在漏孔容易被茶叶堵塞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的茶壶漏孔容易堵塞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茶壶。
[0004]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茶壶,所述茶壶包括壶身及设置于所述壶身上的壶嘴,所述壶身上对应所述壶嘴的位置开设有漏孔;所述壶身内对应所述漏孔的位置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与所述壶身可拆卸连接。
[0005]优选地,所述滤网上开设有过滤孔,所述过滤孔的尺寸小于所述漏孔的尺寸。
[0006]优选地,所述壶身靠近所述漏孔的内侧壁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滤网的安装槽,所述滤网可插拔设于所述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滤网形状尺寸匹配。
[0007]优选地,所述滤网和所述壶身之一者上设置有安装柱,另一者上对应开设有与所述安装柱结构匹配的安装孔,所述滤网和所述壶身通过所述安装柱与所述安装孔实现可拆卸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安装柱设置于所述滤网上,所述壶身上与所述安装柱对应的位置开设所述安装孔,所述滤网外周设置有硅胶层,所述安装柱与所述安装孔连接时,所述硅胶层密封所述安装孔。
[0009]优选地,所述壶嘴在所述滤网上的垂直投影面积小于所述滤网的面积。
[0010]优选地,所述滤网为金属滤网或树脂滤网。
[0011]优选地,所述茶壶还包括与所述壶身固定连接的拿持件,所述拿持件为设置于所述壶身远离所述壶嘴一侧的壶把,或,所述拿持件包括第一拿持部和第二拿持部,所述第一拿持部和所述第二拿持部分别设置于所述壶嘴的两侧。
[0012]优选地,所述茶壶还包括均设置于所述壶身上的温度感应件及与所述温度感应件信号连接的显示屏,所述温度感应件感应所述壶身的温度并发送温度信息至所述显示屏,所述显示屏接收并显示所述温度信息。
[0013]优选地,所述壶身底部设置有保温垫。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茶壶,具有以下优点:
[0015]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茶壶中,通过在壶身内对应漏孔的位置设置滤网,使得壶身内的茶水流至漏孔之前已经过滤网的一次过滤,从而有效避免了漏孔容易被堵塞的问题。此外,滤网与壶身可拆卸连接的设计,使得茶壶的使用方式更加灵活,当需要对壶身内的茶水进行两次过滤时,将滤网安装于壶身上即可,当无须对壶身内的茶水进行两次过
滤时,将滤网从壶身上拆卸即可。可见,滤网的设置使得茶壶的适用场景更加多样化且使用方式更加灵活,提高了茶壶的实用性和便捷性。
[0016]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茶壶中,通过过滤孔尺寸小于漏孔的设计,进一步避免了漏孔被堵塞的问题。此外,设置过滤孔的尺寸小于漏孔,使得当茶水中的固体物质小于漏孔时亦可被滤网遮挡,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滤网的过滤效果,使得茶壶的应用范围更广。此外,漏孔与过滤孔尺寸不一致,能够根据需要选择是否插入滤网进行过滤,提高了茶壶的使用体验。
[0017]3.通过设置与滤网形状尺寸匹配的安装槽,能够有效避免滤网安装于壶身上时发生移位的情况,从而保证了茶壶中的茶水流至漏孔之前必然已经过滤网的一次过滤,进一步保证了漏孔不会被茶水中的固体物质堵塞。
[0018]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茶壶中,通过设置结构匹配的安装柱和安装孔,使得滤网与壶身的连接稳定可靠,能够有效防止安装在壶身上的滤网移位的情况。此外,当安装柱设置于滤网上且安装孔开设于壶身上时,通过在滤网上设置可密封安装孔的硅胶层,当滤网安装于壶身上时,硅胶层密封安装孔,以保证壶身内的茶水从安装孔内漏出。此外,将硅胶层设置于滤网外周,亦能防止未过滤的茶水从滤网的边缘流至漏孔,从而进一步保证了流至漏孔的所有茶水均已经过滤网的过滤。也即,硅胶层的设置进一步能够进一步防止漏孔被堵塞的问题。
[0019]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茶壶中,壶嘴在滤网上的垂直投影面积小于滤网面积的设计,使得滤网的过滤区域相对于壶身上的过滤区域面积更大,能够减小滤网被茶水中的残渣完全堵塞导致壶身内茶水无法倒出的情况,提高了茶壶的实用性及可靠性。此外,滤网为金属滤网的设计能够有效保证滤网的耐久度及耐热性,从而提高了茶壶的使用寿命。滤网为树脂滤网的设计能够避免滤网被氧化导致损坏的问题,从而亦提高了茶壶的使用寿命。
[0020]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茶壶中,通过在壶身远离壶嘴的一侧设置拿持件或在壶嘴两侧设置拿持件,更加便于使用者对茶壶进行可靠拿持,有效防止了使用者拿持茶壶时被烫伤或因壶身圆滑而不便于拿持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茶壶的使用便捷性和安全性。
[0021]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茶壶中,通过在壶身上设置温度感应件及显示屏,使得使用者能够通过显示屏直接得知壶身的温度,由于壶身与壶身内茶水直接接触,因此使用者即能够通过显示屏得知茶水的大致温度,避免了使用者必须通过与壶身接触才能得知茶水温度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茶壶的使用便捷性。
[0022]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茶壶中,通过设置保温垫,使得保温垫的温度能够通过壶身底部传递至壶身及容纳腔中的茶水,从而起到使茶水保持恒定温度的效果,进一步提高了茶壶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茶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24]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茶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0025]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茶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0026]图4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茶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5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茶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6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茶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四。
[0029]图7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茶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五。
[0030]图8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茶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9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茶壶之滤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标识说明:
[0033]1、茶壶;2、茶壶;
[0034]11、壶身;12、壶嘴;13、滤网;14、壶盖;15、显示件;16、保温垫;17、防滑件;
[0035]111、容纳腔;113、漏孔;114、安装槽;115、拿持件;116、注水口;131、过滤孔;151、温度感应件;152、显示屏;211、安装孔;221、安装柱;222、硅胶层;
[0036]1151、第一拿持部;1152、第二拿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壶包括壶身及设置于所述壶身上的壶嘴,所述壶身上对应所述壶嘴的位置开设有漏孔;所述壶身内对应所述漏孔的位置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与所述壶身可拆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上开设有过滤孔,所述过滤孔的尺寸小于所述漏孔的尺寸。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身靠近所述漏孔的内侧壁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滤网的安装槽,所述滤网可插拔设于所述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滤网形状尺寸匹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和所述壶身之一者上设置有安装柱,另一者上对应开设有与所述安装柱结构匹配的安装孔,所述滤网和所述壶身通过所述安装柱与所述安装孔实现可拆卸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设置于所述滤网上,所述壶身上与所述安装柱对应的位置开设所述安装孔,所述滤网外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亮,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万嘉恒通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