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装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7938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贴装头,包括:y轴组件,y轴组件上具有沿y轴往复运动的第一活动端;z轴组件,z轴组件设于第一活动端上,z轴组件上具有沿z轴往复运动的第二活动端;u轴组件,u轴组件设于第二活动端上,u轴组件上设有吸附头,u轴组件驱动吸附头做旋转运动;负压单元,负压单元设于y轴组件远离z轴组件的一侧,负压单元为u轴组件提供负压。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将负压单元与z轴组件分别设于y轴组件的两侧,使得配重更加均匀,同时u轴组件设在z轴组件上,z轴组件设于y轴组件上,优化结构使得贴装头更轻便,避免产生大的冲击力。避免产生大的冲击力。避免产生大的冲击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贴装头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贴装
,具体涉及一种贴装头。

技术介绍

[0002]在智能贴装设备中,需要利用贴装头将贴附的元器件从放置位置抓取至基板位置,并通过贴装头z轴方向的移动完成对元件的贴装,在贴装过程中,对贴装力的控制精度将直接影响贴装质量。现有贴装头总成重量、体积均较大,这会造成贴装主轴向下作高速贴装运动时会产生超大冲击力,为了保证贴装精度以及机器的使用寿命,相应地需要增加悬挂该贴装头总成和驱动其平移的导轨框架,最终导致整机体积庞大、笨重。而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和相应精确的光、电、机执行设备的整机价格高昂,复杂精密的软、硬件控制系统,不利于对其作进一步的应用开发。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贴装头,该贴装头具有结构紧凑,对贴装力控制精准的优点。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贴装头,包括:y轴组件,所述y轴组件上具有沿y轴往复运动的第一活动端;z轴组件,所述z轴组件设于所述第一活动端上,所述z轴组件上具有沿z轴往复运动的第二活动端;u轴组件,所述u轴组件设于所述第二活动端上,所述u轴组件上设有吸附头,所述u轴组件驱动所述吸附头做旋转运动;负压单元,所述负压单元设于所述y轴组件远离所述z轴组件的一侧,所述负压单元为所述u轴组件提供负压。
[000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将负压单元与z轴组件分别设于y轴组件的两侧,使得配重更加均匀,同时u轴组件设在z轴组件上,z轴组件设于y轴组件上,优化结构使得贴装头更轻便,避免产生大的冲击力。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y轴组件包括:安装主板,所述安装主板设置在贴装设备的x轴组件上,所述负压单元设于所述安装主板的一侧;z轴安装座,所述z轴安装座设于所述安装主板的另一侧,所述z轴安装座与所述安装主板之间通过滑动机构沿y轴滑动相连。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滑动机构包括:第一直线电机动子,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动子固设于所述安装主板上;第一直线电机定子,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定子与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动子滑动相连,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定子的轴线平行于y轴;y轴固定架,所述y轴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定子的一端相连,所述y轴固定架的另一端与所述z轴安装座相连;多个第一交叉滚子导轨,多个所述第一交叉滚子导轨设于所述安装主板与所述z轴安装座之间,以对所述z轴安装座进行滑动导向。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y轴组件还包括:限位支架,所述限位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安装主板相连,所述限位支架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定子远离所述安装主板
的一侧,所述限位支架的另一端落在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定子的运动方向上,以对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定子进行限位;第一位移传感器,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设于所述安装主板朝向所述z轴安装座的一侧,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z轴安装座的位移量。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z轴组件包括:主安装座,所述主安装座与所述z轴安装座固定相连;动力部件,所述动力部件设于所述主安装座上,所述动力部件的动力输出方向平行于z轴;导向部件,所述导向部件设于所述主安装座上,所述导向部件的导向方向平行于z轴,所述导向部件位于所述动力部件与所述u轴组件之间;贴装组件安装座,所述动力部件和所述导向部件均所述贴装组件安装座的一端相连,所述贴装组件安装座的另一端与所述u轴组件相连。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动力部件包括:第二直线电机动子,所述第二直线电机动子设于所述主安装座的一侧;电机安装板上,所述电机安装板上位于所述第二直线电机动子的上方;电机安装板下,所述电机安装板下位于所述第二直线电机动子的下方;第二直线电机定子,所述第二直线电机定子与所述第二直线电机动子沿z轴滑动相连,所述第二直线电机定子的上端与所述电机安装板上相连,所述第二直线电机定子的下端与所述电机安装板下相连。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贴装组件安装座位于所述电机安装板上和所述电机安装板下之间,所述贴装组件安装座与所述电机安装板上或/和所述电机安装板下固定相连。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动力部件还包括: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设于所述主安装座的一侧;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设于所述主安装座的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下方;恒力弹簧组件,所述恒力弹簧组件位于所述第二直线电机定子与所述u轴组件之间,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所述第二安装座均与所述恒力弹簧组件的定子端固接,所述恒力弹簧组件的动子端与所述贴装组件安装座固接。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导向部件为第二交叉滚子导轨,所述第二交叉滚子导轨设于所述主安装座靠近所述u轴组件的一端,所述第二交叉滚子导轨与所述贴装组件安装座滑动相连。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z轴组件还包括:位移传感器安装板,所述位移传感器安装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座相连,所述位移传感器安装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座相连;第二位移传感器,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设于所述位移传感器安装板朝向所述第二直线电机动子的一侧。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负压单元包括:主气路、真空吸附气路和破真空气路,所述主气路的一端与所述吸附头相连通,所述真空吸附气路和所述破真空气路并联后与所述主气路的另一端相连通,所述真空吸附气路和所述破真空气路均与外部气源相连;在真空吸附时,所述真空吸附气路处于打开状态,且所述破真空气路处于闭合状态;在破真空时,所述真空吸附气路处于闭合状态,且所述破真空气路处于打开状态。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主气路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真空吸附气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器、第一电磁阀、真空发生器和消音器,其中,所述真空吸附气路上具有所述第一过滤器的一端与所述主气路相连,所述真空发生器还与外部气源相连。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破真空气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二电磁阀、第二过滤器、
单向节流阀和减压阀,其中,所述破真空气路上具有所述第二电磁阀的一端与所述主气路相连,所述破真空气路的另一端与外部气源相连。
[0019]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0020]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21]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贴装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贴装头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贴装头中z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贴装头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贴装头中负压单元的气路结构图;附图标记:y轴组件...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贴装头,其特征在于,包括:y轴组件(1),所述y轴组件(1)上具有沿y轴往复运动的第一活动端;z轴组件(5),所述z轴组件(5)设于所述第一活动端上,所述z轴组件(5)上具有沿z轴往复运动的第二活动端;u轴组件(3),所述u轴组件(3)设于所述第二活动端上,所述u轴组件(3)上设有吸附头(4),所述u轴组件(3)驱动所述吸附头(4)做旋转运动;负压单元(2),所述负压单元(2)设于所述y轴组件(1)远离所述z轴组件(5)的一侧,所述负压单元(2)为所述u轴组件(3)提供负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装头,其特征在于,所述y轴组件(1)包括:安装主板(11),所述安装主板(11)设置在贴装设备的x轴组件上,所述负压单元(2)设于所述安装主板(11)的一侧;z轴安装座(18),所述z轴安装座(18)设于所述安装主板(11)的另一侧,所述z轴安装座(18)与所述安装主板(11)之间通过滑动机构沿y轴滑动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装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包括:第一直线电机动子(12),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动子(12)固设于所述安装主板(11)上;第一直线电机定子(13),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定子(13)与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动子(12)滑动相连,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定子(13)的轴线平行于y轴;y轴固定架(14),所述y轴固定架(1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定子(13)的一端相连,所述y轴固定架(14)的另一端与所述z轴安装座(18)相连;多个第一交叉滚子导轨(15),多个所述第一交叉滚子导轨(15)设于所述安装主板(11)与所述z轴安装座(18)之间,以对所述z轴安装座(18)进行滑动导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装头,其特征在于,所述y轴组件(1)还包括:限位支架(16),所述限位支架(16)的一端与所述安装主板(11)相连,所述限位支架(16)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定子(13)远离所述安装主板(11)的一侧,所述限位支架(16)的另一端落在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定子(13)的运动方向上,以对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定子(13)进行限位;第一位移传感器(17),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17)设于所述安装主板(11)朝向所述z轴安装座(18)的一侧,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17)用于监测所述z轴安装座(18)的位移量。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装头,其特征在于,所述z轴组件(5)包括:主安装座(51),所述主安装座(51)与所述z轴安装座(18)固定相连;动力部件,所述动力部件设于所述主安装座(51)上,所述动力部件的动力输出方向平行于z轴;导向部件,所述导向部件设于所述主安装座(51)上,所述导向部件的导向方向平行于z轴,所述导向部件位于所述动力部件与所述u轴组件(3)之间;贴装组件安装座(55),所述动力部件和所述导向部件均所述贴装组件安装座(55)的一端相连,所述贴装组件安装座(55)的另一端与所述u轴组件(3)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贴装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件包括:第二直线电机动子(52),所述第二直线电机动子(52)设于所述主安装座(51)的一侧;电机安装板上(54),所述电机安装板上(54)位于所述第二直线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郜福亮曲东升史晔鑫李长峰唐晓斌章谦胡君君杨健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铭赛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