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井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67797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沉井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在预设沉井位置施工第一沉井结构;在第一沉井结构内开挖基坑;在第一沉井结构下沉至第一预设程度时停止开挖,并安装支撑梁;第一沉井结构依靠自重自然下沉至支撑梁与基坑底部的土体相接触时,在第一沉井结构的顶部施工第二沉井结构;在第二沉井结构施工完成后,拆除支撑梁;在第一沉井结构内继续开挖基坑;在第一沉井结构和第二沉井结构整体下沉至第二预设程度时,停止开挖,第一沉井结构和第二沉井结构依靠自重自然下沉,并在自然下沉至设计标高时,在基坑的底部施工锅底混凝土。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增强淤泥土质的地基承载力,提高了沉井的稳定性和施工便利性,保证了施工安全,并且适用于各种土质情况。用于各种土质情况。用于各种土质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沉井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坑支护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沉井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沉井施工方法被越来越多的使用在地下结构的施工中。但是,在地质情况较差,淤泥质土层深达30

40m的临海地区,地基承载力较差,土质侧摩阻力较小,因此不易使用沉井施工方法进行施工。若使用沉井施工方法施工,则需要解决以下问题:沉井接高过程中,地基承载力无法满足施工要求;沉井下沉过程中,土质侧摩阻力较小,沉井下降速度不可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沉井施工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临海地区不易使用沉井施工方法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沉井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施工步骤,在预设沉井位置施工第一沉井结构;第一开挖步骤,在第一沉井结构内开挖基坑;安装步骤,在第一沉井结构下沉至第一预设程度时,停止开挖,并安装支撑梁;其中,支撑梁顶接于第一沉井结构靠近底部的内壁;第二施工步骤,第一沉井结构依靠自重自然下沉,并在自然下沉至支撑梁与基坑底部的土体相接触时,在第一沉井结构的顶部施工第二沉井结构;拆除步骤,在第二沉井结构施工完成后,拆除支撑梁;第二开挖步骤,在第一沉井结构内继续开挖基坑;第三施工步骤,在第一沉井结构和第二沉井结构整体下沉至第二预设程度时,停止开挖,第一沉井结构和第二沉井结构依靠自重自然下沉,并在自然下沉至设计标高时,在基坑的底部施工锅底混凝土。
[0005]进一步地,上述沉井施工方法中,第一施工步骤中,第一沉井结构呈环形,并且,第一沉井结构靠近底部的内壁开设有环形的容置槽。
[0006]进一步地,上述沉井施工方法中,安装步骤中,第一预设程度为第一沉井结构的顶部高于地面0.8m~1m。
[0007]进一步地,上述沉井施工方法中,安装步骤中,支撑梁包括:主体和四个连接体,主体为十字型结构,四个连接体一一对应地设置于主体的四个端部,主体横设于第一沉井结构内,并且,四个连接体均抵接于容置槽内。
[0008]进一步地,上述沉井施工方法中,安装步骤中,支撑梁安装时,将四个连接体放置于容置槽内,再将主体的四个端部与四个连接体一一对应地连接,以使主体通过四个连接体抵接于容置槽。
[0009]进一步地,上述沉井施工方法中,主体的每个端部的端面均设置有安装板,并且,主体的每个端部处的内部均设置有多根锚爪,各锚爪均与对应的安装板相连接,每个安装板均与对应的连接体焊接连接。
[0010]进一步地,上述沉井施工方法中,拆除步骤中,将主体与四个连接体的连接处进行
切割,以使主体与四个连接体相分离,并将主体与四个连接体吊离基坑。
[0011]进一步地,上述沉井施工方法中,第二施工步骤中,第一沉井结构的顶部设置有凸起部,第二沉井结构的底部设置有凹陷部,凹陷部与凸起部相插接。
[0012]进一步地,上述沉井施工方法中,第三施工步骤中,第二预设程度为第一沉井结构和第二沉井结构整体下沉至临近设计标高。
[0013]进一步地,上述沉井施工方法中,第一开挖步骤和第二开挖步骤中,通过反铲挖掘机开挖基坑。
[0014]本专利技术中,首先施工第一沉井结构并在第一沉井结构内开挖基坑,然后在第一沉井结构下沉至第一预设程度时停止开挖,并安装支撑梁,通过支撑梁承托第一沉井结构,使得第一沉井结构稳定,并在第一沉井结构的顶部施工第二沉井结构,实现了沉井结构的接高,有效地提高了地基承载力,增加了支撑反力,然后拆除支撑梁,减少了沉井自重,能有效控制沉井的下沉速度,并便于基坑内部的施工操作,减少工期,然后,继续开挖基坑,使得沉井结构整体下沉至第二预设程度时停止开挖,并自然下沉后施工锅底混凝土,能够有效增强淤泥土质在沉井接高过程中的地基承载力,提高了沉井下沉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施工便利性,有效地保证沉井的施工安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临海地区不易使用沉井施工方法的问题,该施工方法适用于各种土质情况,扩大了适用范围,并且,支撑梁能够承受基坑底部的支撑反力,承托整个沉井结构,保证接高过程中整个沉井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5]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沉井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沉井施工方法中,第一沉井结构施工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沉井施工方法中,履带吊吊出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沉井施工方法中,支撑梁吊入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沉井施工方法中,支撑梁安装后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沉井施工方法中,第一沉井结构自然下沉后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沉井施工方法中,第二沉井结构施工的示意图;
[0023]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沉井施工方法中,拆除支撑梁的示意图;
[0024]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沉井施工方法中,履带吊吊入的示意图;
[0025]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沉井施工方法中,开挖基坑的示意图;
[0026]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沉井施工方法中,履带吊吊出后的示意图;
[0027]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沉井施工方法中,施工锅底混凝土后的示意图;
[0028]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沉井施工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沉井施工方法中,第一沉井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沉井施工方法中,支撑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16为图1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33]参见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沉井施工方法的流程图。如图所示,沉井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4]第一施工步骤S1,在预设沉井位置施工第一沉井结构。
[0035]具体地,参见图2,将场地清理平整,在预设沉井位置的地面上施工一层素混凝土层,并在素混凝土层上施工第一沉井结构1。
[0036]参见图13和图14,第一沉井结构1呈环形,并且,第一沉井结构1靠近底部的内壁开设有一圈环形的容置槽11,该容置槽11向内凹陷。...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施工步骤,在预设沉井位置施工第一沉井结构;第一开挖步骤,在所述第一沉井结构内开挖基坑;安装步骤,在所述第一沉井结构下沉至第一预设程度时,停止开挖,并安装支撑梁;其中,所述支撑梁顶接于第一沉井结构靠近底部的内壁;第二施工步骤,所述第一沉井结构依靠自重自然下沉,并在自然下沉至所述支撑梁与所述基坑底部的土体相接触时,在所述第一沉井结构的顶部施工第二沉井结构;拆除步骤,在所述第二沉井结构施工完成后,拆除所述支撑梁;第二开挖步骤,在所述第一沉井结构内继续开挖基坑;第三施工步骤,在所述第一沉井结构和所述第二沉井结构整体下沉至第二预设程度时,停止开挖,所述第一沉井结构和所述第二沉井结构依靠自重自然下沉,并在自然下沉至设计标高时,在所述基坑的底部施工锅底混凝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施工步骤中,所述第一沉井结构呈环形,并且,所述第一沉井结构靠近底部的内壁开设有环形的容置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沉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步骤中,所述第一预设程度为所述第一沉井结构的顶部高于地面0.8m~1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沉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步骤中,所述支撑梁包括:主体和四个连接体,所述主体为十字型结构,四个所述连接体一一对应地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四个端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鹏辉苗闫闫郭健刘金凤黄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