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a-ginsenosideR18在制备抗登革病毒药物制剂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7751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达玛烷型四环三萜类单体化合物vin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Vina

ginsenoside R18在制备抗登革病毒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vina

ginsenoside R18在制备抗登革病毒药物制剂中的应用,属于抗病毒


技术介绍

[0002]达玛烷型四环三萜类化合物是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三七(Panax notoginseng)的主要成分。现代研究表明,达玛烷型四环三萜类化合物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其中,抗病毒方面,该类化合物能显著抑制丙型肝炎病毒(Hepatology,2017,66:758

771)、单纯疱疹病毒(Virologica Sinica,2012,27:19

25)、人类免疫缺陷病毒(Clinical and Vaccine Immunology,2009,16:1127

1131)等多种病毒的复制。我们从三七中分离出达玛烷型四环三萜类单体化合物vina

ginsenoside R18,还未有研究报道过其抗病毒相关的药理作用。
[0003][0004]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成员,与其同属的成员还包括:日本脑炎病毒、西尼罗病毒、圣路易斯脑炎病毒和黄热病毒等。病毒有RNA基因组衣壳,呈哑铃形、杆状或球形,直径为40~50nm。可在乳鼠脑内和组织细胞中培养繁殖,以白纹伊蚊细胞纯株(C6/36)最为敏感。登革病毒有1~4四个血清型,各血清型间存在广泛的血清学交叉反应,异型二次感染可引起抗体依赖性感染增强(antibody

dependent enhancement,ADE)现象。
[0005]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感染是当今人类中流行最广的虫媒病毒病。据WHO估计,全球有25~30亿人口面临感染登革病毒的危险,每年大约有5千万到1亿登革热(dengue fever,DF)病例发生,患者表现出高热、头痛、肌痛、关节痛及皮疹等症状,这其中有50万例发展成更为严重的登革出血热(Dengue hemorrhagic fever,DHF)和登革休克综合征(Dengue shock syndrome,DSS),其死亡率为5%~10%。该病毒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传播。该病毒主要流行于东南亚、美洲、地中海东部、非洲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
[0006]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全世界每年约有5千万至1亿人感染登革病毒而引发登革
Hydrochloride)、膦甲酸钠和磷酸奥司他韦(Oseltamivir Phosphate)等。
[001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其以vina

ginsenoside R18作为活性成分。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抗登革热病毒的药物,其至少包括含有治疗有效量的vina

ginsenoside R18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0019]优选的,本专利技术的药物组合物含有0.1

99.9%重量百分比的作为活性成分的vina

ginsenoside R18,更优选含有0.15

20%重量百分比的作为活性成分的vina

ginsenoside R18,更优选含有0.2

10%重量百分比的作为活性成分的vina

ginsenoside R18,更优选含有0.4

5%重量百分比的作为活性成分的vina

ginsenoside R18。
[0020]“可接受的辅料”不会破坏本专利技术的vina

ginsenoside R18的药学活性,同时其有效用量,即能发挥药物载体作用时的用量对人体无毒。
[0021]所述可接受的辅料包括但不限于:软磷脂、硬脂酸铝、氧化铝、离子交换材料、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吐温或其他表面活化剂、血清蛋白、缓冲物质如磷酸盐、氨基乙酸、山梨酸、水、盐、电解质如硫酸盐精蛋白、磷酸氢二钠、磷酸氢钾、氯化钠、锌盐、硅酸镁、饱和脂肪酸部分甘油酯混合物等。
[0022]其他常用的药物辅料如粘合剂(如微晶纤维素)、填充剂(如淀粉、葡萄糖、无水乳糖和乳糖珠粒)、崩解剂(如交联PVP、交联羧甲基淀粉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润滑剂(如硬脂酸镁)以及吸收促进剂、吸附载体、香味剂、甜味剂、赋形剂、稀释剂、润湿剂等。
[002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作为活性成分的vina

ginsenoside R18,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赋形剂或稀释剂。
[0024]上述药用赋形剂包括溶剂、崩解剂、矫味剂、防腐剂、着色剂和粘合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002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vina

ginsenoside R18以及其药物组合物可按本领域常规方法制备并可以通过肠道或非肠道或局部途径给药。其中,肠道给药制剂包括胶囊剂、片剂、口服液、颗粒剂、丸剂、散剂、丹剂、膏剂等;非肠道给药制剂包括注射液等;局部途径给药制剂包括霜剂、贴剂、软膏剂、喷雾剂等。
[002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vina

ginsenoside R18以及其药物组合物的给药途径可以为口服、舌下、经皮、经肌肉或皮下、皮肤粘膜、静脉、尿道、阴道等。
[0027]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技术效果:
[0028]本专利技术的vina

ginsenoside R18体外抗登革病毒活性强,能阻断2型登革病毒吸附于宿主细胞,有效阻断2型登革病毒进入宿主细胞,能够显著地抑制2型登革病毒在细胞内复制,对2型登革病毒复制过程中病毒E蛋白和NS1蛋白的合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预示该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药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MTT方法检测药物毒性。
[0030]图2是显微镜下(40倍)观察细胞的病变效应和采用CCK8方法检测细胞的死亡情况。
[0031]图3是显微镜下(40倍)观察细胞的病变效应和采用CCK8方法检测细胞的死亡情况。
[0032]图4是显微镜下(40倍)观察细胞的病变效应和采用CCK8方法检测细胞的死亡情况。
[0033]图5是共聚焦显微镜下(400倍)观察病毒蛋白的表达水平。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3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用到的vina

ginsenoside R18由专利技术人从植物五加科植物人参或三七中分离(暨南大学药学院认证)制备,通过UV、MS、NMR等光谱方法鉴定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vina

ginsenoside R18在制备抗登革病毒药物制剂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是,所述药物含有治疗有效量的vina

ginsenoside R18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是,所述药物制剂进一步包括可与vina

ginsenoside R18配伍的药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是,所述的抗登革病毒药物都制剂选自胶囊剂、颗粒剂、片剂、注射剂、脂质体纳米粒、缓释剂、控释剂或分散片。5.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作为活性成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珊叶文才郑远茹陈建新范春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