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黄子叶基因Bryc连锁的SSR分子标记引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7690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大白菜黄子叶基因Bryc连锁的SSR分子标记引物及应用,还公开了一种大白菜黄子叶基因克隆和大白菜黄子叶性状鉴定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第6连锁群上(A06)构建了大白菜黄子叶基因Bryc的分子遗传图谱,得到位于A06连锁群上与Bryc基因连锁的6对双侧SSR标记引物。连锁分析发现Bryc两侧两个最紧密连锁的两对SSR标记,并对该分子标记进行了相关验证应用,该分子标记具有检测方便,扩增稳定,重复性好和准确率高等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大白菜性状鉴定提供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以及对相关的图位克隆提供了有用信息。隆提供了有用信息。隆提供了有用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白菜黄子叶基因Bryc连锁的SSR分子标记引物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作物育种及生物分子遗传学领域,具体涉及与大白菜黄子叶基因Bryc连锁的SSR分子标记引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叶片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光能转换器,叶色突变直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同时丰富叶片的观赏功能和应用价值,因此叶色突变体的相关研究一直是植物学研究的热点。由于叶色突变性状易于被识别发现,在实际生产中常作为鉴定品种纯度的形态学标记来使用,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和育种家开展了各种叶色突变的研究。如叶色突变不仅在单子叶植物水稻、大麦、小麦和玉米中被大量报道,同时在大豆、棉花、蚕豆、黄瓜、番茄和拟南芥等多种双子叶植物中亦有研究(郭明等,2010);其中,在水稻上发现了200多个叶色突变体(张向前等,2009;王备芳等,2018),在模式作物拟南芥(Qin et al.2007;Yu et al.2009)等方面的研究表明,叶色突变通常符合隐性遗传,在拟南芥中发现了27个编码15种叶绿素生物合成酶的核基因,它们的任何异常突变都会导致叶绿素缺乏(Nagata et al.2005),从而产生黄色突变。此外,环境温度的极端变化也可能产生黄绿色突变体(Liu et al.2007)。
[0003]目前十字花科作物有关叶色突变的研究在甘蓝(杨冲,等2014,刘小萍.2017)、羽衣甘蓝(Zhou S,et al.2013)、花椰菜(李梅等2004)、甘蓝型油菜(胡远辉等2004)、芥菜型油菜(李玮等2007,毛虎德等2010)以及小白菜(Zhang K,et al.2020)、乌塌菜(陆晓民,等2015)和大白菜(刘梦洋等2014,Tang XY,et al.2018,Li X,et al.2019)上有相关报道。然而,尚未见到有关子叶颜色突变的报道。
[0004]大白菜(Brassica rapa L.ssp.pekinensis)是我国广泛栽培的一种蔬菜作物,杂种优势明显。目前大白菜的生产用种90%以上是杂交一代,而大白菜杂交一代主要由自交不亲和系配制,进行杂交种杂种纯度鉴定是大白菜种子销售前的必做工作,传统的成株鉴定虽然鉴定结果可靠,但费工费时间;分子标记鉴定缩短了鉴定时间,但还需要DNA提取、差异引物筛选,PCR扩增等过程;子叶期和苗期标记性状则可在早期直接准确的区分杂交种与母本自交苗,是理想的鉴定方法,其中子叶期标记性状更优越。
[0005]随着芸薹属作物全基因组测序的逐步完成(Wang 2011;Liu et al.2014)和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芸薹属作物的许多颜色性状已被广泛定位。Huang et al.(2015,2016)将油菜(Brassica napus L.)花瓣颜色候选基因定位于A01于染色体上。Han et al.(2015)将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花瓣颜色候选基因定位于C03染色体上。油菜紫色叶候选基因分别位于A02(zhang et al.2016)、A03(wang et al.2014)和A09(Guo et al.2015;Wu et al.2017)染色体上。定位于A09染色体上的CRTISO突变体被证实对大白菜球叶中积累类胡萝卜素起作用(zhang et al.2013)。然而,尚未见到有关白菜黄子叶分子标记基因定位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与大白菜黄子叶基因Bryc紧密连锁的SSR分子标记引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还在于应用该SSR分子标记引物,提供一种大白菜黄子叶基因克隆和大白菜黄子叶性状鉴定的方法,通过PCR方法,在分离群体检测Bryc基因的存在,从而淘汰非目标植株,创制新的黄子叶种质材料,大大提高选择的效率,同时利用该标记进一步克隆Bryc基因,研究黄子叶形成的分子机理。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1.大白菜黄子叶基因Bryc连锁的SSR分子标记引物,所述SSR分子标记引物为以下引物对中的至少一对:SSR280
‑3‑
1、SSR06

29、SSR280

21、SSR280

23、SSR280

39、SSR280

42;
[0009]其中SSR280
‑3‑
1引物对序列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
[0010]SSR06

29引物对序列如SEQ ID No.3和SEQ ID No.4所示;
[0011]SSR280

21引物对序列如SEQ ID No.5和SEQ ID No.6所示;
[0012]SSR280

23引物对序列如SEQ ID No.7和SEQ ID No.8所示;
[0013]SSR280

39引物对序列如SEQ ID No.9和SEQ ID No.10所示;
[0014]SSR280

42引物对序列如SEQ ID No.11和SEQ ID No.12所示。
[0015]进一步,利用该引物可以区别黄子叶与绿子叶大白菜。
[0016]进一步,所述大白菜黄子叶基因Bryc连锁的SSR分子标记引物中,6个SSR标记分别位于Bryc的两侧,与Bryc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92cM、0.48cM、0.08cM、0.04cM、0.96cM、0.96cM。
[0017]2.上述技术方案中大白菜黄子叶基因Bryc连锁的SSR分子标记引物在大白菜黄子叶基因克隆和大白菜黄子叶性状鉴定及辅助育种的应用。
[0018]3.一种大白菜黄子叶基因克隆和大白菜黄子叶性状鉴定的方法,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9]a.提取大白菜基因组DNA;
[0020]b.用大白菜黄子叶基因Bryc连锁的分子标记引物SSR280
‑3‑
1、SSR06

29、SSR280

21、SSR280

23、SSR280

39或/和SSR280

42对大白菜基因组DNA分别进行PCR扩增;
[0021]c.再将PCR扩增产物电泳检测。
[0022]进一步,大白菜黄子叶基因克隆和大白菜黄子叶性状鉴定的方法中,大白菜黄子叶基因Bryc连锁的分子标记引物SSR280
‑3‑
1、SSR06

29、SSR280

21、SSR280

23、SSR280

39和SSR280

42的PCR扩增特异产物的大小分别为192bp、216bp、225bp、144bp、196bp、179bp。
[0023]进一步,大白菜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与大白菜黄子叶基因Bryc连锁的SSR分子标记引物,其特征在于,所述SSR分子标记引物为以下引物对中的至少一对:SSR280
‑3‑
1、SSR06

29、SSR280

21、SSR280

23、SSR280

39、SSR280

42;其中SSR280
‑3‑
1引物对序列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SSR06

29引物对序列如SEQ ID No.3和SEQ ID No.4所示;SSR280

21引物对序列如SEQ ID No.5和SEQ ID No.6所示;SSR280

23引物对序列如SEQ ID No.7和SEQ ID No.8所示;SSR280

39引物对序列如SEQ ID No.9和SEQ ID No.10所示;SSR280

42引物对序列如SEQ ID No.11和SEQ ID No.12所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白菜黄子叶基因Bryc连锁的SSR分子标记引物,其特征在于,利用该引物可以区别黄子叶与绿子叶大白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白菜黄子叶基因Bryc连锁的SSR分子标记引物,其特征在于,6个SSR标记分别位于Bryc的两侧,与Bryc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92cM、0.48cM、0.08cM、0.04cM、0.96cM、0.96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白菜黄子叶基因Bryc连锁的SSR分子标记引物在大白菜黄子叶基因克隆和大白菜黄子叶性状鉴定及辅助育种中的应用。5.一种大白菜黄子叶基因克隆和大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鲁刚张妮南薛一花吴俊清和禹廷张亚秀张学芬刘小愿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