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停式防回血紧密过滤输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7679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停式防回血紧密过滤输液器,包括:滴壶、出液管、塞杆;所述滴壶呈圆筒状结构;所述出液管设置在滴壶的底部,且出液管与滴壶通过粘结方式相连接;所述塞杆设置在出液管的中部,且塞杆与出液管通过插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浮板设置在塞杆的上部,且浮板与塞杆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顶盖设置在滴壶的上部,且顶盖与滴壶通过粘结方式相连接;所述进液管设置在顶盖的上部,且进液管与顶盖通过粘结方式相连接;所述滤板设置在顶盖的中部,且滤板与顶盖通过粘结方式相连接;通过对现有装置的改进,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使用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停式防回血紧密过滤输液器


[0001]本技术涉及输液器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自停式防回血紧密过滤输液器。

技术介绍

[0002]输液器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医疗器械,多为一次耗材,用于进行静脉注射使用,滴壶是输液器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件,其主要用于显示药液滴速及排出气体的作用,以保证输液的安全性。
[0003]为了防止注射完毕后出现回血的情况,部分滴壶带有自停防回血的功能,但是现有的自停滴壶结构较为复杂,在使用时操作步骤较为复杂,使用不够便利。
[0004]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自停式防回血紧密过滤输液器,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停式防回血紧密过滤输液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自停滴壶结构较为复杂,在使用时操作步骤较为复杂,使用不够便利的问题和不足。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停式防回血紧密过滤输液器,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7]一种自停式防回血紧密过滤输液器,包括:滴壶、出液管、塞杆、浮板、顶盖、进液管、滤板;所述滴壶呈圆筒状结构;所述出液管设置在滴壶的底部,且出液管与滴壶通过粘结方式相连接;所述塞杆设置在出液管的中部,且塞杆与出液管通过插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浮板设置在塞杆的上部,且浮板与塞杆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顶盖设置在滴壶的上部,且顶盖与滴壶通过粘结方式相连接;所述进液管设置在顶盖的上部,且进液管与顶盖通过粘结方式相连接;所述滤板设置在顶盖的中部,且滤板与顶盖通过粘结方式相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自停式防回血紧密过滤输液器所述出液管贯穿滴壶的底部,且出液管上半部的外周设置有多处通孔。
[000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自停式防回血紧密过滤输液器所述浮板呈圆形板状结构,且浮板的中部设置有三处通孔。
[00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自停式防回血紧密过滤输液器所述塞杆为圆柱状结构,且塞杆能够在出液管的内部进行上下滑动。
[00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自停式防回血紧密过滤输液器所述滤板呈圆板状结构。
[0012]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13]1、本技术一种自停式防回血紧密过滤输液器,通过将出液管贯穿滴壶设置,且出液管的上部外周设置有通孔,出液管的内部设置有塞杆,塞杆的上部设置有一处浮板,
其使得本装置能够通过药液的流动控制浮板及塞杆进行浮动,从而控制药液流动,在药液注射完毕后,塞杆及浮板会落下,将出液管上部外周的通孔阻塞,从而阻停药液流动,防止血液回流,其具有结构简单,连接即可使用,无需经过倒置等操作程序,使用十分便利。
[0014]2、本技术通过对现有装置的改进,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使用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技术在
技术介绍
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附图说明
[0015]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塞杆开启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塞杆闭合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塞杆及浮板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滴壶1、出液管2、塞杆3、浮板4、顶盖5、进液管6、滤板7。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5]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6]请参见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停式防回血紧密过滤输液器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
[0027]一种自停式防回血紧密过滤输液器,包括:滴壶1、出液管2、塞杆3、浮板4、顶盖5、进液管6、滤板7;滴壶1呈圆筒状结构;出液管2设置在滴壶1的底部,且出液管2与滴壶1通过粘结方式相连接;塞杆3设置在出液管2的中部,且塞杆3与出液管2通过插接方式相连接;浮板4设置在塞杆3的上部,且浮板4与塞杆3为一体式结构;顶盖5设置在滴壶1的上部,且顶盖5与滴壶1通过粘结方式相连接;进液管6设置在顶盖5的上部,且进液管6与顶盖5通过粘结
方式相连接;滤板7设置在顶盖5的中部,且滤板7与顶盖5通过粘结方式相连接。
[0028]具体的,出液管2贯穿滴壶1的底部,且出液管2上半部的外周设置有多处通孔,用于药液流通使用。
[0029]具体的,浮板4呈圆形板状结构,且浮板4的中部设置有三处通孔,用于药液通过,以便于将浮板4级塞杆3浮起。
[0030]具体的,塞杆3为圆柱状结构,且塞杆3能够在出液管2的内部进行上下滑动,用于控制药液流通。
[0031]具体的,滤板7呈圆板状结构,用于对药液进行过滤。
[0032]具体实施步骤:
[0033]使用该装置时,进液管6用于连接储液瓶,在输液过程中,药液首先通过进液管6进滴壶内部,经顶盖5中部的滤板7进行过滤,过滤完成后渗落,并经浮板4中部的通孔落下,等积累到一定高度后,将浮板4顶起,塞杆3跟随浮板4向上移动,之后药液便可经出液管2上部外周通孔进入出液管2,进行注射,当进液管6不在供给药液后,浮板4及塞杆3会逐渐落下,塞杆3将出液管2上部外周通孔阻塞,此时出液管2内的药液便会停止流动,起到防回血的作用,使用十分便利。
[0034]综上所述:该一种自停式防回血紧密过滤输液器,通过将出液管贯穿滴壶设置,且出液管的上部外周设置有通孔,出液管的内部设置有塞杆,塞杆的上部设置有一处浮板,其使得本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停式防回血紧密过滤输液器,包括:滴壶(1)、出液管(2)、塞杆(3)、浮板(4)、顶盖(5)、进液管(6)、滤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滴壶(1)呈圆筒状结构;所述出液管(2)设置在滴壶(1)的底部,且出液管(2)与滴壶(1)通过粘结方式相连接;所述塞杆(3)设置在出液管(2)的中部,且塞杆(3)与出液管(2)通过插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浮板(4)设置在塞杆(3)的上部,且浮板(4)与塞杆(3)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顶盖(5)设置在滴壶(1)的上部,且顶盖(5)与滴壶(1)通过粘结方式相连接;所述进液管(6)设置在顶盖(5)的上部,且进液管(6)与顶盖(5)通过粘结方式相连接;所述滤板(7)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胜琼蒋玉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凯尔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