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多口径的自提升电梯井防护操作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7650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口径的自提升电梯井防护操作平台,包括下层楼梯和立柱;所述下层楼梯包括两根倾斜设置的第一斜管,两根所述第一斜管之间还设有相平行的第二斜管,其中一根所述第一斜管和第二斜管之间设有多个楼道梯步;还包括依次活动贯穿所述第一斜管、第二斜管、第一斜管的第四外螺纹钢管;所述立柱为多根,多根所述立柱环向设置,并用于支撑下层楼梯;多根所述立柱设有多根依次围绕成环的水平伸缩管,多根所述水平伸缩管均和立柱可拆卸连接。采用本方案,可根据第一斜管适用于不同的电梯井长度,根据第四外螺纹钢管适应不同的电梯井宽度,根据水平伸缩管适应不同的电梯井口径,以达到适用多种电梯井口,并能进行周转的目的。周转的目的。周转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多口径的自提升电梯井防护操作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安全防护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多口径的自提升电梯井防护操作平台。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新建楼房往往以高层建筑为主,高层建筑中电梯广泛应用,无疑给电梯井的施工增添了风险。电梯井防护操作平台是在高层建筑中主体结构施工时搭设在各楼层电梯井口上的防护兼操作的平台,以便对电梯井口进行防护,同时方便作业人员进行电梯井内周壁模板的支撑、加固、拆除等作业,以免人员不慎跌落其中,因此电梯井防护操作平台对于电梯井内及其周边的安全施工十分重要。
[0003]当前,最常见的电梯井防护操作平台为落地式脚手架加木模板搭设而成的平台,此种平台只具有防护的功能,其从底层开始随楼层增高而逐层搭建,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需拆除,搭设与拆除过程均需耗费大量人力,且占用大量脚手架钢管,使其周转周期增长,并影响施工进度,费时费工,尤其搭建高度高时。且随着高度增加,落地式脚手架的整体柔性增大,安全风险也急剧增大。
[0004]非落地式的有定型化焊接钢平台(如申请号为202020373570.6的专利)、斜支撑加支撑平台的操作平台(如申请号为202021135426.5的专利)、钢管等建材搭设的简易平台(如申请号为201710308245.4、202020997922.5的专利)和液压自爬式的操作平台(如申请号为202020901658.0的专利)。它们虽避免了落地式架设的弊端,但同样存在以下部分问题:1)不能适用于多种电梯井口径,一遇口径相差较大的电梯井则不能周转使用;2)不能实现自提升,上升需使用塔吊,作业效率低;3)须在电梯井壁预设安装孔洞,既造成结构缺陷,影响主体结构强度,也增添了后续修复的工作量;4)防护作业层时靠放在待浇筑的电梯井壁的模板上,影响施工和安全;5)成本高,经济效益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不能适用于多种电梯井口径,一遇口径相差较大的电梯井则不能周转使用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多口径的自提升电梯井防护操作平台,解决了不能适用于多种电梯井口径,一遇口径相差较大的电梯井则不能周转使用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适用于多口径的自提升电梯井防护操作平台,包括下层楼梯和立柱;
[0008]所述下层楼梯包括两根倾斜设置的第一斜管,两根所述第一斜管之间还设有相平行的第二斜管,其中一根所述第一斜管和第二斜管之间设有多个楼道梯步;
[0009]还包括依次活动贯穿所述第一斜管、第二斜管、第一斜管的第四外螺纹钢管;
[0010]所述立柱为多根,多根所述立柱环向设置,并用于支撑下层楼梯;多根所述立柱设有多根依次围绕成环的水平伸缩管,多根所述水平伸缩管均和立柱可拆卸连接。
[0011]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常规的电梯井防护平台不能适用于多种电梯井口径,一遇口径相差较大的电梯井则不能周转使用的问题,本方案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多口径的自提升电梯井防护操作平台,采用本方案,可根据第一斜管适用于不同的电梯井长度,根据第四外螺纹钢管适应不同的电梯井宽度,根据水平伸缩管适应不同的电梯井口径,以达到适用多种电梯井口,并能进行周转的目的;具体的,设置有下层楼梯和立柱,其中下层楼梯包括两根倾斜设置的第一斜管,其中第一斜管采用长工字钢,均倾斜放置,优选长度约为3500mm,其下端抵住电梯井入口楼板处,上端依靠电梯井井壁,通过调整角度可适用于不同的电梯井长度;
[0012]其中两根第一斜管相互平行,在两根第一斜管之间还设置有相平行的第二斜管,其中第二斜管采用矩管,其中一根第一斜管和第二斜管之间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楼道梯步,形成楼梯,用于和其中一根第一斜管共同构成下层的楼梯承力结构;而在第一斜管和第二斜管上距其两端约为其全长的1/4处钻直径约为脚手架钢管直径大小的大孔,使第四外螺纹钢管依次贯穿三根钢管,其中第四螺纹钢管可为多个,优选长度为1500mm,而在第四外螺纹钢管贯穿第一斜管处的两侧分别放置垫片并以螺母旋紧,在第四外螺纹钢管贯穿第二斜管无梯步的一侧放置垫片并以螺母旋紧,如此形成该防护操作平台的主要承力结构和下层的楼梯,通过改变两根第一斜管的间距则可以适用于不同宽度的电梯井;
[0013]其中立柱为多个竖向放置的脚手架钢管,放置于第一斜管的两侧,多个立柱优选为呈矩形排布,在立柱底部还设有多个水平伸缩杆,水平伸缩杆可调节自身长度,其两端架设于呈矩形排布的立柱一侧,其中水平伸缩杆通过十字扣件和立柱连接固定,第四外螺纹钢管也通过十字扣件和立柱连接固定,形成承力结构,其中十字扣件由两个扣件组成,两个扣件之间可自由旋转角度,以满足多种连接需求,此时可通过调整水平伸缩杆的长度,适应不同口径的电梯井;而在立柱的底部还焊接有大于其截面的钢块,起稳固作用的同时,能防止上方的十字扣件滑脱。
[0014]进一步优化,所述水平伸缩管包括第一外螺纹钢管和第一内螺纹钢管,所述第一外螺纹钢管的一端旋入第一内螺纹钢管一端内,所述第一外螺纹钢管另一端旋入第二内螺纹钢管内,所述第一内螺纹钢管另一端旋入有第二外螺纹钢管;用于防止该防护操作平台晃动。
[0015]进一步优化,所述楼道梯步包括第二脚手架钢管,所述第一斜管和第二斜管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三外螺纹钢管和钢圈,所述第二脚手架钢管一端旋入第三外螺纹钢管内,所述第二脚手架钢管另一端将钢圈套设在内,所述第二脚手架钢管上焊接有钢面板;用于实现可拆卸连接。
[0016]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斜管和第二斜管底部均切割有直角缺口,并和七字板焊接;用于使其支撑稳定。
[0017]进一步优化,还包括和下层楼梯错开设置的上层楼梯;其中下层与上层的楼梯应垂直于电梯井入口,并分居于电梯井两侧,不应在同一侧,防止该操作平台重心偏移和便于攀爬。
[0018]进一步优化,所述上层楼梯包括两根倾斜设置的第三脚手架钢管,两根所述第三脚手架钢管之间设有多个楼道梯步;所述立柱中部也设有多根水平伸缩管,所述第三脚手架钢管的上端架设于立柱中部的水平伸缩管上;用于便于调整上层楼梯的位置。
[0019]进一步优化,所述立柱包括两根第一脚手架钢管和螺纹杆,两根所述第一脚手架钢管分别和螺纹杆的两端螺接;用于实现上层楼梯和下层楼梯的分离。
[0020]进一步优化,所述下层楼梯和上层楼梯上均设有多层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由多块面板拼接而成;用于形成多层操作平台,并便于打开。
[0021]进一步优化,还包括横置于电梯井口上的短工字钢,所述短工字钢上设有电动葫芦,所述电动葫芦上设有吊绳,所述吊绳上的吊钩分别钩住两根第一斜管上的钢丝绳,用于提升所述防护操作平台;用于提升该电梯井防护操作平台。
[0022]进一步优化,还包括保险绳,所述保险绳上端栓住短工字钢,下端拴住吊绳;用于防坠。
[0023]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24]1)可适用于常见的多种电梯井口径和在一定范围内适用于不同层高,适用范围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多口径的自提升电梯井防护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层楼梯(27)和立柱;所述下层楼梯(27)包括两根倾斜设置的第一斜管(1),两根所述第一斜管(1)之间还设有相平行的第二斜管(3),其中一根所述第一斜管(1)和第二斜管(3)之间设有多个楼道梯步;还包括依次活动贯穿所述第一斜管(1)、第二斜管(3)、第一斜管(1)的第四外螺纹钢管(17);所述立柱为多根,多根所述立柱环向设置,并用于支撑下层楼梯(27);多根所述立柱设有多根依次围绕成环的水平伸缩管(22),多根所述水平伸缩管(22)均和立柱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口径的自提升电梯井防护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伸缩管(22)包括第一外螺纹钢管(7)和第一内螺纹钢管(10),所述第一外螺纹钢管(7)的一端旋入第一内螺纹钢管(10)一端内,所述第一外螺纹钢管(7)另一端旋入第二内螺纹钢管(11)内,所述第一内螺纹钢管(10)另一端旋入有第二外螺纹钢管(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口径的自提升电梯井防护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楼道梯步包括第二脚手架钢管(5),所述第一斜管(1)和第二斜管(3)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三外螺纹钢管(9)和钢圈(19),所述第二脚手架钢管(5)一端旋入第三外螺纹钢管(9)内,所述第二脚手架钢管(5)另一端将钢圈(19)套设在内,所述第二脚手架钢管(5)上焊接有钢面板(2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口径的自提升电梯井防护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管(1)和第二斜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涛孙兴忠朱智杜从勇俸仕文徐义恒徐航张存良景黎明黄婉怡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