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透灰色玻璃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67631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透灰色玻璃及其制备方法,中透灰色玻璃包括玻璃基层和设置在玻璃基层一侧的玻璃镀层,玻璃镀层包括自玻璃基层向外依次叠合的多层膜层;制备方法为对玻璃基层表面进行磁控溅射依次形成玻璃镀层中的各个膜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透灰色玻璃呈暖色调中性灰,透过色清透不发黄,且各银功能层和各电介质组合层、电介质层的比例结构适中,产品侧面颜色值与偏差很小;且产品中各银功能层的总厚度超过了25nm,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且制备方法简单,使用现有玻璃加工装置即可生产,制备参数可控,适于大规模产业化生产。大规模产业化生产。大规模产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透灰色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加工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中透灰色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作为一种优良的建筑材料,玻璃由于其良好的通透性,具有良好采光,防紫外线及防风雪功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上。随着世界对于玻璃材料节能性要求的日益提高,Low

e玻璃的节能性与普通玻璃及热反射玻璃相比,Low

e玻璃对远红外线辐射具有极高的反射率。在有效减少室内外热传递及优越的反射远红外辐射热量下,能显着减少夏季及冬季室内外热量的传递,具有非常优秀的节能效果。
[0003]随着市场对外观颜色及玻璃节能效果等需求的日益提高,磁控溅射生产厂家从最初的单银low

e升级为目前主流的双银low

e,产品的节能效果取得了质的飞跃,近几年来国内low

e厂家又推出了节能效果更加优越的三银产品。伴随着银层的增加以及各个电介质层的增加,三银产品的膜层数量达到了15层以上,现有的三银玻璃存在以下问题:
[0004]①
过多的膜层数量使得三银产品的镀膜玻璃在不同观察角度下的颜色变化范围增大,随着玻璃幕墙高度越来越高,当观察者在地面同一位置观察不同楼层时,玻璃会出现与正面观察不同的色彩偏差:灰色色调三银玻璃易出现红、绿偏差,蓝色色调三银玻璃易出现青、紫色的偏差,对建筑物整体效果产生不良的外观影响;

节能效果不佳;

抗氧化性能不佳。
专利技术内容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透灰色玻璃及其制备方法,用以解决目前
技术介绍
中介绍的现有三银玻璃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中透灰色玻璃,包括玻璃基层和设置在所述玻璃基层一侧的玻璃镀层,所述玻璃镀层包括自所述玻璃基层向外依次叠合的多层膜层,依次为第一电介质组合层、第一银功能层、阻挡保护层、电介质结合层、第二电介质组合层、第二银功能层、铜功能层、阻挡保护层、电介质结合层、第三电介质组合层、第三银功能层、阻挡保护层、电介质结合层和电介质层;其中,所述第一电介质组合层、第二电解质组合层和第三电介质组合层包括自所述玻璃基层向外依次设置的SiN
x
层和ZnAlO
y
层,所述第一银功能层、第二银功能层和第三银功能层为银金属层,所述铜功能层为铜金属层,所述电介质结合层为氧化锌铝层,所述电介质层为SiN
x
层。
[0008]上述技术方案的设计思路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银功能层、铜功能层、阻挡保护层、电介质结合层和电介质层的特定排列组合调节了玻璃产品的颜色表现,使玻璃的正面、侧面颜色达到一致;其中,银功能层主要保证产品的节能性、调节产品颜色,铜功能层主要作用是综合产品透过色发绿现象,同时提升产品性能,电介质组合层主要起到衔接银层和SiN
x
层的效果,电介质层可调节玻璃颜色达到正侧面颜色一致,阻挡保护层作用是保护银层不
被氧化。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阻挡保护层为镍铬层。镍铬层作为阻挡保护层在起到保护作用的同时还可调节产品透过色,保证玻璃产品的最终呈色表现。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电介质组合层的厚度为25~35nm;所述第二电介质组合层的厚度为50~72nm,所述第三电介质组合层的厚度为65~92nm。经专利技术人反复研究和多次试验后确定了各膜层的最佳优选厚度,专利技术人发发现各膜层厚度需要保持在上述公开范围内,超出此范围膜层厚度排列无法完全达到正侧面颜色表现一致的效果。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银功能层、第二银功能层和第三银功能层的厚度总和大于25nm。专利技术人发现,三层银功能层的总厚度超过25nm时,整体膜层对红外光区会有很好的反射吸收效果,可屏蔽绝大部分红外光透过此膜层。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银功能层的厚度为6~8nm;所述第二银功能层的厚度为8~12nm;所述第三银功能层的厚度为12~20nm。三层银功能层的厚度若超出该范围则将无法完全实现正侧面颜色一致。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阻挡保护层的厚度为1~3nm;所述电介质结合层的厚度为5~10nm;所述铜功能层的厚度为4~8nm。
[0014]基于同一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技术方案的中透灰色玻璃的制备方法,其具体工艺为,对玻璃基层表面进行磁控溅射依次形成玻璃镀层中的第一电介质组合层、第一银功能层、阻挡保护层、电介质结合层、第二电介质组合层、第二银功能层、铜功能层、阻挡保护层、电介质结合层、第三电介质组合层、第三银功能层、阻挡保护层、电介质结合层和电介质层。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在进行磁控溅射形成玻璃镀层的工艺中,磁控溅射阴极位所用靶材依次为:硅铝和锌铝,银,镍铬,氧化锌铝,硅铝和锌铝,银,铜,镍铬,氧化锌铝,硅铝和锌铝,银,镍铬,氧化锌铝以及硅铝。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在进行磁控溅射形成玻璃镀层的工艺中,在形成第一电介质组合层、第二电介质组合层和第三电介质组合层时,磁控溅射所用溅射气体为氩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以及氩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在形成电介质层时,磁控溅射所用溅射气体为氩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在形成其他膜层时,磁控溅射所用溅射气体为纯氩气。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在形成第一电介质组合层、第二电介质组合层和第三电介质组合层时,磁控溅射所用溅射气体中氩气和氮气的比例依次为(1:1.2)、(1:1.3)和(1:1.3),氩气和氧气的比例为(1:1.3)。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在形成电介质层时,磁控溅射所用溅射气体中氩气和氮气的比例为1:1.3。
[00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在进行磁控溅射形成玻璃镀层的工艺中,溅射气压为3
×
10
‑3mbar~8
×
10
‑3mbar。
[00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在进行磁控溅射形成玻璃镀层的工艺中,溅射室传动走速控制在3~4.5m/min。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2](1)本专利技术的中透灰色玻璃呈暖色调中性灰,透过色清透不发黄,且各银功能层和
各电介质组合层、电介质层的比例结构适中,其具体原理为:在保证银层总厚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通过颜色曲线拟合,调整介质层厚度合银层厚度使其正侧面颜色表征数值基本一致,保证室外效果正侧面颜色肉眼观察无差别即可,实验过程多次膜系厚度拟合后实际调试,最终找到合适厚度达到设定效果;产品中各银功能层的总厚度超过了25nm,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
[0023](2)本专利技术的中透灰色玻璃制备方法简单,使用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透灰色玻璃,包括玻璃基层和设置在所述玻璃基层一侧的玻璃镀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镀层包括自所述玻璃基层向外依次叠合的多层膜层,依次为第一电介质组合层、第一银功能层、阻挡保护层、电介质结合层、第二电介质组合层、第二银功能层、铜功能层、阻挡保护层、电介质结合层、第三电介质组合层、第三银功能层、阻挡保护层、电介质结合层和电介质层;其中,所述第一电介质组合层、第二电解质组合层和第三电介质组合层包括自所述玻璃基层向外依次设置的SiN
x
层和ZnAlO
y
层;所述第一银功能层、第二银功能层和第三银功能层为银金属层,所述铜功能层为铜金属层,所述电介质结合层为氧化锌铝层,所述电介质层为SiN
x
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透灰色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保护层为镍铬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透灰色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介质组合层的厚度为25~35nm;所述第二电介质组合层的厚度为50~72nm,所述第三电介质组合层的厚度为65~92n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透灰色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银功能层、第二银功能层和第三银功能层的厚度总和大于25n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透灰色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银功能层的厚度为6~8nm;所述第二银功能层的厚度为8~12nm;所述第三银功能层的厚度为12~20nm。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中透灰色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保护层的厚度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柏连徐志超刘军许刚峰苏登高张星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艺光装饰装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