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镉超积累植物龙葵萌发和育苗成功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67551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20
一种提高镉超积累植物龙葵萌发和育苗成功率的方法,通过将龙葵种子消毒、浸泡后搭棚并翻盖薄膜培育至幼苗,待幼苗长至5片叶时移栽至镉污染场地。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可以有效提高龙葵种子萌发和育苗成功率,缩短幼苗的生长周期,提高龙葵幼苗质量,而且涉及的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可以推广以龙葵为基础的镉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技术的田间应用。物修复技术的田间应用。物修复技术的田间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高镉超积累植物龙葵萌发和育苗成功率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重金属土壤修复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提高镉超积累,即地上部 镉含量为100mg/kg,且转运系数大于1的植物龙葵萌发和育苗成功率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镉是一种分解周期长(半衰期超过20年)、移动性大、毒性高、难降解的有毒重金属, 在生产活动中容易被作物吸收富集,不仅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而且可以通过食物链在 人体积累危害健康。在众多的土壤重金属修复技术中,植物修复由于其绿色环保、成本低廉、 美观且能够彻底清除土壤重金属等优点,成为公共广泛关注的焦点。植物修复技术最关键在于 筛选出适宜的超积累植物。
[0003]龙葵作为在我国鉴定到的镉超积累植物,可耐受高镉浓度污染的土壤,且易吸收土壤中 的镉将其转移至地上部分,得到了很好的田间应用示范。但目前对龙葵的研究多是在修复场地 示范中,而对种子萌发及育苗技术的研究相对较少,现有的龙葵的栽种方法在龙葵苗从苗床移 栽至田间时,容易造成死亡,且不适合直接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提高镉超积累植物龙葵萌发和育苗成功 率的方法,不仅可以有效提高龙葵种子萌发和育苗成功率,缩短幼苗的生长周期,提高龙葵幼 苗质量,而且涉及的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可以推广以龙葵为基础的镉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技 术的田间应用。
[0005]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镉超积累植物龙葵萌发和育苗成功率的方法,通过将龙葵种子消毒、 浸泡后搭棚并翻盖薄膜培育至幼苗,待幼苗长至5片叶时移栽至镉污染场地。
[0007]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8]第一步,收集种子:采集成熟的龙葵种子,将果实晒干、剥开,过筛把杂质碎片去除后, 即可得到干净的种子,并放在室温、相对湿度为40%的条件下,自然晾干1个月,后消毒保存;
[0009]第二步,种子浸泡:选择颗粒饱满、消过毒的龙葵种子进行浸泡,促进种皮软化,促进 发芽,提高发芽率。
[0010]第三步,整地搭棚:在通风阴凉的地方,将从市场采购普通蔬菜育苗基质平铺成厚度为 15公分的苗床,在搭建透明防雨棚。
[0011]第四步,播种培育:将浸泡完的龙葵种子均匀的撒播在苗床上,再少添加些基质覆盖住 种子,然后轻轻浇水使苗床保持湿润状态。最后在苗床上覆盖一层薄膜,并根据每天的生长情 况适度浇水,翻盖薄膜,待龙葵出苗后将其去掉。
[0012]第五步,间苗移栽:待龙葵幼苗长至5片叶时,将其移栽到72孔育苗盘中,每孔栽植 1株,定期浇水保持育苗盘基质含水率在50%~60%左右,待幼苗长至15公分以上时即可移
质含水率在50%~60%左右,待幼苗长至15公分以上时即可移栽至试验场地或者镉污染的修 复场地。
[0027]采用本方法培育的龙葵幼苗更为健壮,且在移栽至田间土壤后缓苗期时间缩短,成活率 提高。通过实际镉污染土壤的大田温室试验可看出,龙葵幼苗在镉污染土壤中缓苗时间更短, 长势喜人,适用于镉污染土壤植物修复。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方法的性能指标提升在于:提高龙葵幼苗移栽成活率,且便 于运输。通过前期大量试验总结而成,具有很好的实用性。不仅可有效提高龙葵种子萌发和育 苗的成功率,还可获得优质龙葵幼苗,而且涉及的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可推进以龙葵为 核心的镉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技术的应用与田间示范。
[0029]上述具体实施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原理和宗旨的前提下以不同的方式 对其进行局部调整,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且不由上述具体实施所限,在其范围 内的各个实现方案均受本专利技术之约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镉超积累植物龙葵萌发和育苗成功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龙葵种子消毒、浸泡后搭棚并翻盖薄膜培育至幼苗,待幼苗长至5片叶时移栽至镉污染场地;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收集种子:采集成熟的龙葵种子,将果实晒干、剥开,过筛把杂质碎片去除后,即可得到干净的种子,并放在室温、相对湿度为40%的条件下,自然晾干1个月,后消毒保存;第二步,种子浸泡:选择颗粒饱满、消过毒的龙葵种子进行浸泡,促进种皮软化,促进发芽,提高发芽率;第三步,整地搭棚:在通风阴凉的地方,将从市场采购普通蔬菜育苗基质平铺成厚度为15公分的苗床,在搭建透明防雨棚;第四步,播种培育:将浸泡完的龙葵种子均匀的撒播在苗床上,再少添加些基质覆盖住种子,然后轻轻浇水使苗床保持湿润状态;最后在苗床上覆盖一层薄膜,并根据每天的生长情况适度浇水,翻盖薄膜,待龙葵出苗后将其去掉;第五步,间苗移栽:待龙葵幼苗长至5片叶时,将其移栽到72孔育苗盘中,每孔栽植1株,定期浇水保持育苗盘基质含水率在50%~60%左右,待幼苗长至15公分以上时即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培王军才陈寻峰池耀威张丹初少华由义敏王任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