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去除无效侧阻力的预制装配式试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7472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去除无效侧阻力的预制装配式试桩结构,包括混凝土试桩,在混凝土试桩顶部无效长度范围内设置有复合钢套管,复合钢套管采用预制装配结构,包括外套管和内套管,在内套管与外套管之间设有间隙,外套管和内套管上端部通过销栓连接,外套管是由多节外套管管节串连而成的,相邻的两个外套管管节之间通过可拆连接结构进行固定,在外套管的下端部内侧设有止土环板,在止土环板与内套管之间设有间隙;内套管是由多节内套管管节串连而成的,相邻的两个内套管管节之间通过可拆连接结构进行固定;混凝土试桩长于工程桩的桩段浇筑在内套管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保证试桩与实际工程桩土层工作条件一致,进而取得真实的试桩承载力。试桩承载力。试桩承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去除无效侧阻力的预制装配式试桩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特别是一种可去除无效侧阻力的预制装配式试桩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桩基础设计的关键在于桩竖向承载力的合理确定,取得可靠桩竖向承载力的最有效手段是进行工程试桩。对于设置地下室的工程,一般需要先施工试桩、工程桩,最后再进行地下室的开挖,导致试桩的桩长长于实际工程桩,此部分的侧阻力在实际工程中是不存在的,但在试桩的时候是实际存在的,习惯称上述侧阻力为无效侧阻力。
[0003]针对上述无效侧阻力,一般的处理手段为基于试桩得到的结果,再根据地勘报告提供的无效桩长范围内岩土参数,人为减掉一个计算侧阻力,以近似考虑其不利影响,但是上述处理方式带有较大的主观性,不一定安全,也不一定经济,特别是针对设置多层地下室的超深试桩,误差更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可去除无效侧阻力的预制装配式试桩结构,该结构能够保证试桩与实际工程桩土层工作条件一致,进而取得真实的试桩承载力。
[0005]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去除无效侧阻力的预制装配式试桩结构,包括混凝土试桩,在所述混凝土试桩顶部无效长度范围内设置有复合钢套管,所述复合钢套管采用预制装配结构,包括外套管和内套管,在所述内套管与所述外套管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外套管和所述内套管上端部通过销栓连接,所述外套管是由多节外套管管节串连而成的,相邻的两个外套管管节之间通过可拆连接结构进行固定,在所述外套管的下端部内侧设有止土环板,在所述止土环板与所述内套管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内套管是由多节内套管管节串连而成的,相邻的两个内套管管节之间通过可拆连接结构进行固定;所述内套管的底标高与工程桩顶标高相同,所述混凝土试桩长于工程桩的桩段浇筑在所述内套管内,所述内套管的顶标高与所述混凝土试桩的顶标高相同、比所述外套管的顶标高高,所述外套管的上端部凸出现状室外地坪。
[0006]所述外套管是由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一节外套管上节管、至少一节外套管中节管和一节外套管下节管拼装而成的,所述止土环板设置在所述外套管下节管的下端部内侧;所述内套管是由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一节内套管上节管、至少一节内套管中节管和一节内套管下节管拼装而成的,所述外套管上节管、所述外套管中节管、所述内套管上节管和所述内套管中节管均为标准管。
[0007]所述内套管的底标高比所述外套管的底标高低。
[0008]在所述内套管的上端部外侧设有两道加强环板,所述销栓插装在两道所述加强环板之间,在所述加强环板与所述外套管之间设有间隙。
[0009]所述外套管管节的连接端设有外套管节间端板,对接的两个所述外套管节间端板通过外套管拼装螺栓连接;所述内套管管节的连接端设有内套管节间端板,在所述内套管节间端板与所述外套管之间设有间隙,对接的两个所述内套管节间端板通过内套管拼装螺栓连接。
[0010]所述外套管节间端板设有加劲肋Ⅰ,所述内套管节间端板设有加劲肋Ⅱ。
[0011]所述内套管的底标高比所述外套管的底标高低10~20cm。
[0012]所述内套管的顶标高比所述外套管的顶标高高5~10cm。
[0013]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采用内外复合套管结构,将混凝土试桩与外套管高度范围内的土层隔离,使得试桩时,外套管长度范围内土层侧摩阻力不起作用,从而保证试桩与实际工程桩土层工作条件一致,取得真实的试桩承载力。在施工过程中,复合套管起到护筒的作用,可以保证试桩施工的可靠性;试桩过程中,内套管的存在,对试桩进行了加强,也防止了试桩提前受压失稳而导致的试桩失效。由于复合套管采用预制装配结构,分节制作,便于加工、安装、运输、回收,可以做到多次利用,降低成本,具有较大的工程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包含复合钢套管段的横断面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复合钢套管剖视图。
[0017]图中:1

1、外套管上节管;1

2、外套管中节管;1

3、外套管下节管;1

4、加劲肋Ⅰ;1

5、外套管拼装螺栓;1

6、止土环板;1

7、销栓;1

8、外套管节间端板;2

1、内套管上节管;2

2、内套管中节管;2

3、内套管下节管;2

4、加劲肋Ⅱ;2

5、内套管拼装螺栓;2

6、加强环板;2

7、内套管节间端板;3、混凝土试桩;4、岩土。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19]请参阅图1~图3,一种可去除无效侧阻力的预制装配式试桩结构,包括混凝土试桩3,在所述混凝土试桩3顶部无效长度范围内设置有复合钢套管,请参见图1中的L2,L2为土层中无效桩长度,L2范围内土层的侧摩阻力是试桩时需要去除的。所述复合钢套管采用预制装配结构,包括外套管和内套管,在所述内套管与所述外套管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外套管和所述内套管上端部通过销栓1

7连接,所述外套管是由多节外套管管节串连而成的,相邻的两个外套管管节之间通过可拆连接结构进行固定,在所述外套管的下端部内侧设有止土环板1

6,在所述止土环板1

6与所述内套管之间设有间隙,建议值1cm,允许部分土体进入,但其对整体侧阻力影响可忽略不计;所述内套管是由多节内套管管节串连而成的,相邻的两个内套管管节之间通过可拆连接结构进行固定;所述内套管的底标高与工程桩顶标高相同,所述混凝土试桩3长于工程桩的桩段浇筑在所述内套管内,所述内套管的顶标高与所述混凝土试桩3的顶标高相同、比所述外套管的顶标高高,请参见图中的L5,推荐数值范围5~10cm,建议值5cm。所述外套管的上端部凸出现状室外地坪,方便试桩,请参见图1中的L1,
L1为复合钢套管高出现状室外地坪的长度。请参见图1,试桩长度为L1+L2+L3,其中L3为工程桩的实际长度。
[00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套管是由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一节外套管上节管1

1、至少一节外套管中节管1

2和一节外套管下节管1

3拼装而成的,所述止土环板1

6设置在所述外套管下节管1

3的下端部内侧;所述内套管是由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一节内套管上节管2

1、至少一节内套管中节管2

2和一节内套管下节管2

3拼装而成的,所述外套管上节管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去除无效侧阻力的预制装配式试桩结构,包括混凝土试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凝土试桩顶部无效长度范围内设置有复合钢套管,所述复合钢套管采用预制装配结构,包括外套管和内套管,在所述内套管与所述外套管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外套管和所述内套管上端部通过销栓连接,所述外套管是由多节外套管管节串连而成的,相邻的两个外套管管节之间通过可拆连接结构进行固定,在所述外套管的下端部内侧设有止土环板,在所述止土环板与所述内套管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内套管是由多节内套管管节串连而成的,相邻的两个内套管管节之间通过可拆连接结构进行固定;所述内套管的底标高与工程桩顶标高相同,所述混凝土试桩长于工程桩的桩段浇筑在所述内套管内,所述内套管的顶标高与所述混凝土试桩的顶标高相同、比所述外套管的顶标高高,所述外套管的上端部凸出现状室外地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去除无效侧阻力的预制装配式试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是由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一节外套管上节管、至少一节外套管中节管和一节外套管下节管拼装而成的,所述止土环板设置在所述外套管下节管的下端部内侧;所述内套管是由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一节内套管上节管、至少一节内套管中节管和一节内套管下节管拼装而成的,所述外套管上节管、所述外套管中节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黎蓬张书鸳冯海涛金明昌贾莉安海玉陈昆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