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毛细管网辐射系统吊顶的装配式安装设计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67441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毛细管网辐射系统吊顶的装配式安装设计结构,属于建筑装饰技术领域,包括:龙骨基层,其固定安装在墙顶基层上;保温隔层,其固定安装在所述龙骨基层的底面上;毛细管网机构;软膜天花,其位于毛细管网机构的下方,所述软膜天花通过木方固定连接在所述保温隔层和墙面基层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石膏板固定安装在龙骨基层上作为保温隔层,使得毛细管网辐射系统的辐射不会向上散失到屋顶上,模块化安装的毛细管网机构独立于保温隔层,便于对毛细管本体的检修与维护,同时也便于模块化施工,无需使用腻子涂抹,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也不会因为保温隔层的安装错位使得毛细管本体破裂,从而避免了漏水的风险。从而避免了漏水的风险。从而避免了漏水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毛细管网辐射系统吊顶的装配式安装设计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装饰
,尤其涉及一种毛细管网辐射系统吊顶的装配式安装设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是一种可代替常规中央空调的新型节能舒适空调。系统以水作为冷媒载体,通过均匀紧密的毛细管席(一般管体4.3mm*0.8mm,间距10mm20mm40mm)辐射传热。由于该系统所需的夏季冷冻源供水温度只需17

19度供回水温度,冬季只需32

30度供回水温度,大大低于常规水空调夏季7

12度和冬季45

40度供回水所需的能耗,因而系统更节能。
[0003]中国专利(CN201620205701.3)公开了一种毛细管网辐射换热吊顶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整体呈扁平的长方体状且具有中空腔室的吊顶板壳体,吊顶板壳体的底面板为导热材料板;所述中空腔室内位于导热材料板上并行排列地分布贴设有若干用于供换热介质流动的毛细导热管,且导热材料板上与毛细导热管相接触位置处形成向下凹陷且与毛细导热管的下侧管壁形状相匹配的沟槽,使得毛细导热管的下侧管壁陷入所述沟槽中且与沟槽的槽壁相贴合接触,所述毛细导热管凸出于所述沟槽部分的管壁位置处以及导热材料板朝向中空腔室的一面上位于沟槽之间的间隔位置处均紧贴敷设有反射膜,且反射膜的上方与吊顶板壳体顶面板之间的间隙空间内填充有保温隔热材料。
[0004]中国专利(CN201720386268.2)公开了毛细管冷辐射吊顶,其包括主龙骨、副龙骨及铝板,于铝板的背侧铺设有毛细管网栅,于毛细管网栅顶侧设有隔热层,毛细管网栅包括进水管及回水管,进水管、回水管平行延伸且于二者之间设有等间距排列的毛细管,毛细管两端分别接通进水管、回水管;其中,进水管的入水端连接分水器的供水主管,分水器进水端设有水泵,水泵的进水端接入制冷水罐内,回水管的出水端通过软管连接集水器的回水主管,该回水主管的出水端接入制冷水罐内。
[0005]中国专利(CN201820387326.8)公开了一种辐射式恒温系统吊顶结构,它包括恒温辐射面层和吊顶机构,恒温辐射面层包括纸面石膏板层、石膏层及涂料层,纸面石膏板层上设有毛细辐射管,毛细辐射管通过卡件连接件固定在纸面石膏板层上,并嵌入石膏层中,毛细辐射管两端与集水管连接,集水管连接地源热泵,吊顶机构将纸面石膏板层与楼板连接。
[0006]目前,毛细管网粘接在吊顶的石膏板上,然后腻子将突出来的毛细管网抹平,这使得吊顶的整体厚度增加,施工过程繁琐,另外,当石膏板模块的位置发生偏差时,脆弱的毛细管网将会被破坏,造成漏水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毛细管网粘接在吊顶安装好的石膏板上,导致毛细管网的安装位置局限、毛细管网无法进行快速的检修与维护、施工过程繁琐、毛细管网易碎漏水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毛细管网辐射系统吊顶的装配式安装设计结构。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毛细管网辐射系统吊顶的装配式安装设计结构,其包括:
[0009]龙骨基层,其固定安装在墙顶基层上;
[0010]保温隔层,其固定安装在所述龙骨基层的底面上;
[0011]毛细管网机构,其固定安装在所述保温隔层的底面上;
[0012]软膜天花,其位于毛细管网机构的下方,所述软膜天花通过木方固定连接在所述保温隔层和墙面基层上;
[0013]所述毛细管网机构包括固定框、多根固定钢条和多根毛细管本体,所述固定框固定安装在所述保温隔层上,所述固定钢条的相对两端通过连接件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框上,多根所述固定钢条位于所述固定框内,且多根所述固定钢条之间相互平行布置,多根所述毛细管本体卡接在所述固定钢条上,且所述毛细管本体与所述固定钢条一一对应。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所述固定框的内侧壁上开设有贯穿所述固定框的滑槽,所述连接件滑动设于所述滑槽内。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7]所述连接件上螺接有止动栓,所述止动栓位于所述固定框的外侧,且所述止动栓抵住所述固定框。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9]所述固定钢条上滑动连接有多个卡扣,所述毛细管本体卡接在所述卡扣上。
[00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1]所述固定框的相对两端皆固定安装有汇流管,所述毛细管本体的相对两端分别连通两个所述汇流管。
[00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3]所述软膜天花的相对两端皆卷绕有扣码本体,所述木方上固定安装有扣码龙骨,所述扣码本体卡接在所述扣码龙骨上。
[002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5]所述保温隔层为石膏板。
[002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7]所述软膜天花上粘贴有防水层。
[0028]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9]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采用石膏板固定安装在龙骨基层上作为保温隔层,使得毛细管网辐射系统的辐射不会向上散失到屋顶上,模块化安装的毛细管网机构独立于保温隔层,便于对毛细管本体的检修与维护,同时也便于模块化施工,无需使用腻子涂抹,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也不会因为保温隔层的安装错位使得毛细管本体破裂,从而避免了漏水的风险,下方再以软膜天花作为吊顶装饰,扣码本体可以快速地从扣码龙骨上拆装,从而便于对吊顶内部结构的检修与维护。
[0030]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模块化安装毛细管网机构,将两个毛细管网机构上的汇流管连通即可完成连接,沿着滑槽滑动调节连接件的位置,即可调节固定钢条的位置,从而使得毛细管本体的位置可以灵活调节,避开安装机构中的其他结构,安装调节灵活方便。
[0031]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当毛细管本体发生意外破裂,水分会洒在软膜天花上,然后经过防水层的防水作用,水分不会立马洒在室内空间中,提醒客户及时关闭水阀并对软膜天花上的积水进行处理,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一种毛细管网辐射系统吊顶的装配式安装设计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一种毛细管网辐射系统吊顶的装配式安装设计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
[0034]图3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35]图4为一种毛细管网辐射系统吊顶的装配式安装设计结构的爆炸图。
[0036]图5为一种毛细管网辐射系统吊顶的装配式安装设计结构中毛细管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6为图5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38]图例说明:
[0039]1、龙骨基层;2、墙顶基层;3、保温隔层;4、毛细管网机构;41、固定框;42、固定钢条;43、毛细管本体;5、软膜天花;6、木方;7、墙面基层;8、连接件;9、滑槽;10、止动栓;11、卡扣;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毛细管网辐射系统吊顶的装配式安装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龙骨基层(1),其固定安装在墙顶基层(2)上;保温隔层(3),其固定安装在所述龙骨基层(1)的底面上;毛细管网机构(4),其固定安装在所述保温隔层(3)的底面上;软膜天花(5),其位于毛细管网机构(4)的下方,所述软膜天花(5)通过木方(6)固定连接在所述保温隔层(3)和墙面基层(7)上;所述毛细管网机构(4)包括固定框(41)、多根固定钢条(42)和多根毛细管本体(43),所述固定框(41)固定安装在所述保温隔层(3)上,所述固定钢条(42)的相对两端通过连接件(8)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框(41)上,多根所述固定钢条(42)位于所述固定框(41)内,且多根所述固定钢条(42)之间相互平行布置,多根所述毛细管本体(43)卡接在所述固定钢条(42)上,且所述毛细管本体(43)与所述固定钢条(42)一一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毛细管网辐射系统吊顶的装配式安装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4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贯穿所述固定框(41)的滑槽(9),所述连接件(8)滑动设于所述滑槽(9)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毛细管网辐射系统吊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骏顾跃强刘森森章鑫李爽邢南方周宏宇许祯李友营吴明苏永亮秦晋吴正华
申请(专利权)人:金螳螂精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