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向移载机构及医疗器械清洗输送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7354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向移载机构及预灌封注射管清洗输送线,换向移载机构包括机架、摆动组件和取料组件,摆动组件可转动连接于机架,取料组件随动安装于摆动组件;摆动组件能够在预设角度范围内往复摆动,用于从注射管输送设备上逐个或以组为单位获取注射管,并移送注射管至清洗设备用于在注射管输送设备和清洗设备之间对注射管进行中转换向操作,取料组件取得注射管后,摆动组件带动注射管转动过预设角度后即可将该注射管的管体位态/管口朝向角度调整到清洗作业所要求的位态/朝向角度,因此当该机构用于预灌封注射管清洗输送线时,该清洗输送线便具备了对注射管自动化移送和角度调节功能,无需人工参与。无需人工参与。无需人工参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向移载机构及医疗器械清洗输送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换向移载机构及医疗器械清洗输送线。

技术介绍

[0002]预灌封注射器具有注射快捷方便、无需医护人员手动采集注射液的优点,因而受到医疗机构的欢迎。为了保证注射剂的清洁安全,生产预灌封注射器中有一项重要环节:对预灌封注射管进行清洗和烘干。
[0003]实现高效清洗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使到达清洗设备的注射管保持特定的管口朝向角度和管体位态,并且要确保所有注射管管体位态的一致性,以便于清洗剂充分洗刷。采用常规运输设备向清洗设备移送注射管,虽然移送量更大,但是位于输送设备上的注射管的管体位态或管口朝向角度难以符合清洗作业所要求的管体位态/管口朝向角度,并且常规运输设备也不具备调节注射管位态/角度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换向移载机构,用于医疗器械清洗输送线,包括机架、摆动组件和取料组件,所述摆动组件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所述取料组件随动安装于所述摆动组件;
[0005]所述摆动组件用于从注射管输送设备上获取注射管,并通过在预设角度范围内摆动将注射管移送至清洗设备。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换向移载机构,用于在注射管输送设备和清洗设备之间对注射管进行中转换向操作,取料组件取得注射管后,摆动组件带动注射管转动过预设角度后即可将该注射管的管体位态/管口朝向角度调整到清洗作业所要求的位态/朝向角度,因此当该机构用于医疗器械清洗输送线时,该清洗输送线便具备了对注射管自动化移送和角度调节功能,无需人工参与。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取料组件跟随所述摆动组件转动至预备取料位置时能够相对靠近或远离注射管输送设备平移运动。
[0008]如此设置,取料组件可以平移靠近注射管输送设备来获取注射管,这便于取料组件采用负压吸附注射管的方向获取注射管,还可以平移远离注射管输送设备运动,带动注射管与注射管输送设备分离从而避免注射管输送设备撞击取料组件上的注射管。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换向移载机构还包括换向驱动组件,所述摆动组件可转动安装于所述换向驱动组件,所述机架还包括与所述换向驱动组件滑动配合的第一导向部;
[0010]所述换向驱动组件能够在所述摆动组件转动至预备取料位置时沿所述第一导向部的轴向滑动,以带动所述摆动组件与所述取料组件沿第一导向部轴向同步平移运动。
[0011]如此设置,取料组件平移靠近或远离注射管输送设备的运动方向与第一导向部的
导向方向保持一致,也能够提高取料组件和注射管接触部位的一致性。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向部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导柱,所述换向驱动组件至少与其中两个导柱保持滑动配合。
[0013]如此设置,换向驱动组件与机架之间的转动自由度被消除,使得换向驱动组件只能在导柱轴向上进行升降平移运动,这样可以确保取料组件在靠近注射管输送设备运动时能始终指向输送料槽。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取料组件跟随所述摆动组件转动至预备放料位置时能够相对靠近或远离清洗设备平移运动。
[0015]如此设置,取料组件既可以通过相对靠近清洗设备将注射管放入夹持装置,还可以通过相对远离清洗设备运动以使取料组件退出夹持装置,避免夹持装置撞击取料组件。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换向移载机构还包括活动连接的承载结构及换向驱动源,所述承载结构连接于所述机架,所述换向驱动源驱动连接所述摆动组件;
[0017]所述承载结构上设有第二导向部,所述换向驱动源能够带动所述摆动组件转动至预备放料位置时中止运行,并沿所述第二导向部与所述摆动组件同步平移运动。
[0018]如此设置,取料组件平移靠近或远离清洗设备夹持装置的运动方向与第二导向部的延伸方向保持一致,也能够提高取料组件向夹持装置中放置注射管的位置一致性。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换向移载机构还包括辅助驱动源以及与所述换向驱动源固定连接的滑动配合座,所述第二导向部与所述滑动配合座滑动导向连接;所述辅助驱动源安装于所述承载结构,并驱动连接所述滑动配合座与所述换向驱动源中的至少一者。
[0020]如此设置,滑动配合座直接用来滑动接触第二导向部,而不必对换向驱动源和第二导向部之间设置滑动副。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换向移载机构还包括连接承载结构的辅助驱动源、连接换向驱动源的升降驱动源,以及设置于承载结构上的第一导向部;
[0022]辅助驱动源驱动承载结构沿第二导向部平移运动,以带动换向驱动源跟随承载结构同步平移;
[0023]在摆动组件转动至预备取料位置时,升降驱动源能够驱动换向驱动源沿第一导向部平移运动,以使取料组件相对靠近注射管输送设备。
[002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医疗器械清洗输送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射管输送设备、清洗设备以及上述换向移载机构;
[0025]所述清洗设备包括用于定位注射管的夹持装置,所述注射管输送设备具有可回环运动的输送料槽,所述换向移载机构用于将注射管从所述输送料槽中移载至所述夹持装置。
[0026]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医疗器械清洗输送线还包括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注射管输送设备上的注射管排布情况。
[0027]如此设置,注射管输送设备输送料槽上出现缺件、其中某个输送料槽中的注射管朝向异常、其中某个输送料槽中的注射管破损等来件异常都可以被检测单元检测到,检测到来件异常后可以向控制系统反馈信息。例如当检测单元检测到缺件或注射管破损时,控制系统可以控制换向移载机构中止运行以跳过该异常,并对下一个正常来件进行转动移
送;当检测单元检测到注射管朝向不一致时,控制系统可以控制改变摆动组件转动的方向,以使注射管转动移送到清洗设备时的管体位态/管口朝向角度一致。
[0028]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输送料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输送料槽两两平行排布并能够回环运动;所述输送料槽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摆动组件的转动中心线。
[0029]如此设置,输送料槽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摆动组件绕转动中心线转动轨迹所处的平面,因此注射管的移载轨迹能够被限定在一个平面内,不容易和医疗器械清洗输送线中的其他器件碰撞干涉。
[0030]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清洗设备还包括回转移送机构,所述回转移送机构具有自转轴线,所述夹持装置安装于所述回转移送机构的周向外侧,能够绕所述自转轴线转动;所述摆动组件的转动中心线垂直于所述自转轴线。
[0031]如此设置,回转移送机构能够带动夹持装置绕自转轴线回环运动,以更少的夹持装置对逐个到达清洗设备的注射管进行连续夹持定位,摆动组件能够带动取料组件在平行于自转轴线的平面内往复转动移送注射管。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换向移载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医疗器械清洗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向移载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摆动组件和取料组件,所述摆动组件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所述取料组件随动安装于所述摆动组件;所述摆动组件用于从注射管输送设备上获取注射管,并通过在预设角度范围内摆动将注射管移送至清洗设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移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组件跟随所述摆动组件转动至预备取料位置时能够相对靠近或远离注射管输送设备平移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向移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移载机构还包括换向驱动组件,所述摆动组件可转动安装于所述换向驱动组件,所述机架还包括与所述换向驱动组件滑动配合的第一导向部;所述换向驱动组件能够在所述摆动组件转动至预备取料位置时沿所述第一导向部滑动,以带动所述摆动组件与所述取料组件沿第一导向部同步平移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向移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部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导柱,所述换向驱动组件至少与其中两个导柱保持滑动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移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组件跟随所述摆动组件转动至预备放料位置时能够相对靠近或远离清洗设备的夹持装置平移运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向移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移载机构还包括活动连接的承载结构及换向驱动源,所述承载结构连接于所述机架,所述换向驱动源驱动连接所述摆动组件;所述承载结构上设有第二导向部,所述换向驱动源能够带动所述摆动组件转动至预备放料位置时中止运行,并沿所述第二导向部与所述摆动组件同步平移运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向移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移载机构还包括辅助驱动源以及与所述换向驱动源固定连接的滑动配合座,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江王学元陈鑫炜郑根福
申请(专利权)人:迈得医疗工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