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门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7334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门,包括:壳体、车窗、呢槽导轨和车锁,其中,壳体为环形四边结构,车窗位于环形四边结构的内侧,呢槽导轨位于车窗和壳体之间,车窗通过呢槽导轨与壳体抵接;壳体设有容置腔,容置腔位于环形四边结构的第一边;环形四边结构的第一边与第二边交界处设有第一开口,环形四边的第一边和第三边交界处设有第二开口;呢槽导轨的第一端穿过第一开口并设在容置腔内;呢槽导轨的第二端穿过第二开口并设在容置腔内;容置腔通过第三开口于所述壳体的外侧连通,所述第三开口位于所述第一开口远离所述第二开口的方向;车锁位于第三开口内,且车锁与第三开口内壁连接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呢槽导轨和容置腔将水流导出,从而避免了水流进入车锁内。流进入车锁内。流进入车锁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门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涉及一种车门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加深,车辆越来越被大众所需要。高性价比的车辆是大众关注的焦点。在现有技术中,为了降低车辆的生产成本,在车辆车门生产的过程中采用密封条和玻璃之间的活动连接结构。但在采用了密封条和玻璃之间的活动连接结构之后,出现了再暴雨天气或高压洗车的情况下水流进入车门导致车门内部门锁损坏的情况。
[0003]可见,现有技术中存在着车门进水导致门锁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门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着车门进水导致门锁损坏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门,包括:壳体、车窗、呢槽导轨和车锁,其中,
[0006]所述壳体为环形四边结构,所述车窗位于所述环形四边结构的内侧,所述呢槽导轨位于所述车窗和所述壳体之间,所述车窗通过所述呢槽导轨与所述壳体抵接;
[0007]所述壳体设有一容置腔,所述容置腔位于所述环形四边结构的第一边;
[0008]所述环形四边结构的第一边与第二边交界处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环形四边的第一边和第三边交界处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环形四边结构内侧的第一边和第二边相邻,所述环形四边结构内侧的第一边和第三边相邻,所述环形四边结构内侧的第二边和第三边相对,所述第一边靠近地面;
[0009]所述呢槽导轨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开口并设在所述容置腔内部;
[0010]所述呢槽导轨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二开口并设在所述容置腔内部;
[0011]所述容置腔通过第三开口于所述壳体的外侧连通,所述第三开口位于所述第一开口远离所述第二开口的方向;
[0012]所述车锁位于所述第三开口内,且所述车锁与所述第三开口内壁连接固定。
[0013]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呢槽导轨的第一端设有导水槽结构,所述导水槽朝向远离所述第三开口的方向,且所述导水槽与所述呢槽导轨之间设为固定的角度。
[0014]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导水槽的形状和大小与所述第三开口的位置相适配。
[0015]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呢槽导轨和所述导水槽的横截面为U型结构。
[0016]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呢槽导轨和所述导水槽的材料为丙烯腈

丁二烯

苯乙烯的三元共聚物材料。
[0017]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容置腔为四边形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容置腔的第四边,所述第三开口位于所述容置腔的第二边;
[0018]所述容置腔的第二边与所述容置腔的第一边设为固定角度;
[0019]所述容置腔的第一边靠近地面,所述容置腔的第一边与第四边相对,所述容置腔的第一边和第二边相邻。
[0020]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容置腔第一边设有第四开口,所述第四开口与所述壳体的外侧连通。
[002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容置腔内部设有多个加强筋。
[0022]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呢槽导轨的形状大小与所述车窗的形状大小适配,所述车窗的形状大小与所述壳体的环形四边结构内侧的形状大小适配。
[002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车门。
[002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呢槽将水流导入容置腔内部,经过容置腔的第二边将水流导出车门外,避免了水流直接流入车锁内,降低了车锁因水流进入导致的损坏率,提高了车锁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7]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呢槽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请参考图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其车门包括:壳体10、车窗20、呢槽导轨30和车锁40,其中,
[0031]壳体10为环形四边结构,车窗20位于环形四边结构的内侧,呢槽导轨30位于车窗20和壳体10之间,车窗20通过呢槽导轨30与壳体10抵接;
[0032]壳体10设有一容置腔101,容置腔101位于环形四边结构的第一边;
[0033]环形四边结构的第一边与第二边交界处设有第一开口102,环形四边的第一边和第三边交界处设有第二开口103,环形四边结构内侧的第一边和第二边相邻,环形四边结构内侧的第一边和第三边相邻,环形四边结构内侧的第二边和第三边相对,第一边靠近地面;
[0034]呢槽导轨30的第一端穿过第一开口102并设在容置腔101内部;
[0035]呢槽导轨30的第二端穿过第二开口103并设在容置腔101内部;
[0036]容置腔101通过第三开口104于壳体10的外侧连通,第三开口104位于第一开口102远离第二开口103的方向;
[0037]车锁40位于第三开口104内,且车锁40与第三开口104内壁连接固定。
[0038]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呢槽导轨30的第一端设在第一开口102内,将呢槽导轨30的第二端设在第二开口103内,将水流从第一开口102和第二开口103导入容置腔101,再通过容置腔101排出车门,避免了水流进入车锁40内,实现了降低车锁40的损坏率,提高了车锁40的使用寿命。
[0039]具体的,在下雨的情况下,水流沿着车窗20流入呢槽导轨30,呢槽导轨30通过第一开口102和第二开口103将水流导入容置腔101内;从第一开口102进入容置腔101的水流沿着容置腔101内壁流动,由于第三开口104位于第一开口102远离第二开口103的方向,水流难以流入第三开口104,从而降低了水流造成车锁40损坏的可能;从第二开口103进入容置腔101的水流沿着容置腔101内壁流动,同样难以进入第三开口104;水流经过容置腔101排出车门,由于难以流入第三开口104,从而降低了车锁40的损坏率。
[0040]其中,呢槽导轨30设为凹型,这样能够将车窗20上的水流收集在呢槽导轨30内;另外,呢槽使用防水的塑料材质制成,使水流能够沿着呢槽导轨30的方向进入容置腔101内。
[0041]同样的,容置腔101内设为平滑的疏水结构,例如设为圆柱形或梯形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车窗、呢槽导轨和车锁,其中,所述壳体为环形四边结构,所述车窗位于所述环形四边结构的内侧,所述呢槽导轨位于所述车窗和所述壳体之间,所述车窗通过所述呢槽导轨与所述壳体抵接;所述壳体设有一容置腔,所述容置腔位于所述环形四边结构的第一边;所述环形四边结构的第一边与第二边交界处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环形四边的第一边和第三边交界处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环形四边结构内侧的第一边和第二边相邻,所述环形四边结构内侧的第一边和第三边相邻,所述环形四边结构内侧的第二边和第三边相对,所述第一边靠近地面;所述呢槽导轨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开口并设在所述容置腔内部;所述呢槽导轨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二开口并设在所述容置腔内部;所述容置腔通过第三开口于所述壳体的外侧连通,所述第三开口位于所述第一开口远离所述第二开口的方向;所述车锁位于所述第三开口内,且所述车锁与所述第三开口内壁连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呢槽导轨的第一端设有导水槽结构,所述导水槽朝向远离所述第三开口的方向,且所述导水槽与所述呢槽导轨之间设为固定的角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槽的形状和大小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玉涛张晓生张凤利于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