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焕发专利>正文

一种内分泌科氧疗吸入前处理湿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72193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分泌科氧疗吸入前处理湿化装置,其包括瓶体和瓶盖,所述瓶盖上设有进氧接头和出氧接头,所述瓶体内设有进氧管道、分流罩和导流片,其中,所述进氧管道设置在瓶体中央;所述分流罩设置在瓶体底面上,分流罩呈锥台状,分流罩上布设有大量分流孔,分流罩上端与所述进氧管道下端相连通;所述导流片包括间隔布设的内挡片和外挡片,所述内挡片内沿连接在所述进氧管道的外壁上,所述外挡片外沿连接在所述瓶体内壁上,内挡片和外挡片均自连接处向斜上方延伸倾斜。本内分泌科氧疗吸入前处理湿化装置,增大了氧气与湿化液接触面的相对表面积并延长了接触时间和路径,从而使氧气充分湿化,同时杜绝的大气泡鼓出产生的噪音。音。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分泌科氧疗吸入前处理湿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内分泌科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分泌科氧疗吸入前处理湿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除传统的药物治疗方法外,氧疗也对糖尿病的控制起到较好的作用,持续氧疗直接作用于提升血氧含量,配合三磷酸腺苷的生成量提升辅助胰岛功能,共同使有氧代谢使葡萄糖消耗增多,进而血糖进而维持在可控范围。糖尿病人的氧疗频率一般为每日2至4次,每次0.5至1小时,由于频率较高,一般在家中使用制氧机进行。现有制氧机输出的氧气在机器内部湿化效果不佳,直接吸入会引起病患呼吸道干燥不适,故在吸入前一般使用病房氧站供氧湿化瓶对制出的氧气进行湿化,再经导管和面罩供病患吸氧。上述湿化瓶具有以下缺陷:(1)进氧管于底端开口排出氧气遇水形成大气泡,不但产生较大噪音,而且大氧气泡的相对表面积小,不利于氧气充分湿化;(2)氧气与湿化液的接触行程仅为氧气在瓶内湿化液中的上升路径,无法充分湿化;(3)氧气潮化过程伴随放热,进而会在瓶外壁凝集水珠,顺流而下随处滴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氧气过滤湿化瓶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便于糖尿病患者在自行氧疗过程中使用的,能够对制氧气机输出氧气进行充分湿化和过滤,且具有噪音小、安全性高等优点的内分泌科氧疗吸入前处理湿化装置。
[0004]本内分泌科氧疗吸入前处理湿化装置包括可拆卸式连接的瓶体和瓶盖,所述瓶盖上设有进氧接头和出氧接头,所述瓶体内设有进氧管道、分流罩和导流片,其中,所述进氧管道设置在瓶体中央;所述分流罩设置在瓶体底面上,分流罩呈锥台状,分流罩上布设有大量分流孔,分流罩上端与所述进氧管道下端相连通;所述导流片包括间隔布设的内挡片和外挡片,所述内挡片内沿连接在所述进氧管道的外壁上,所述外挡片外沿连接在所述瓶体内壁上,内挡片和外挡片均自连接处向斜上方延伸倾斜。
[0005]为方便与氧气瓶或氧气口上的压力计接头连接,并在保证密封性的同时尽量减少瓶体在丝接时的旋拧,所述瓶盖的进氧接头上设有限位缘、连接套筒和密封垫,其中,所述限位缘形成于进氧接头上端;所述连接套筒套装于进氧接头外部,连接套筒内壁上设有丝部;所述密封垫套装于在进氧接头外部,并位于限位缘和连接套筒之间。
[0006]为对进氧进行颗粒物过滤,并在保证气密性的同时便于瓶盖与瓶体中进氧通道的对接,所述瓶盖内部设有芯管,所述芯管上端设有与所述出氧接头相连通的筛孔,芯管下端收缩,并于该收缩部位外壁上固定有密封套。
[0007]为在将进氧分流而在分流罩上形成均匀的小气泡,并防止进氧通道在于分流罩连接处形成大气泡鼓出所导致的噪音,所述瓶体底面上设有破泡锥,所述破泡锥向上延伸至所述分流罩与进氧管道的连接处。
[0008]防止氧气湿化过程放热在瓶体外壁上形成的冷凝水滴落,并防止瓶体掉落砸伤患者,所述瓶体外壁下部设有一周防滴落缘,瓶体底部设有聚氨酯隔离垫。
[0009]为实现瓶体与瓶盖的密封连接,所述瓶体外壁上部设有外丝,所述瓶盖设有内丝,并于内丝设置部位上方设有密封垫圈,通过内、外丝的丝接,并配合密封垫圈封挡,实现瓶体与瓶盖的密封连接。
[0010]本技术一种内分泌科氧疗吸入前处理湿化装置的有益效果为:
[0011](1)进氧通道底部设置分流罩,配合破泡锥对通往瓶体内部的氧气进行破碎、分流和小气泡分隔,增大了氧气与湿化液接触面的相对表面积,从而使氧气充分湿化,同时杜绝的大气泡鼓出产生的噪音;
[0012](2)间隔布设的内、外导流片,使氧气曲折上升,且倾斜设计不会阻碍气泡的上行趋势而积存氧气,延长了氧气与湿化液的接触时间和路径,进一步促进氧气充分湿化;
[0013](3)底部的防滴落缘能够承接瓶体外壁上的凝结水滴,聚氨酯垫在隔热的防凝的基础上还能够在瓶体掉落时起到缓冲作用,防止砸伤患者;
[0014](4)芯管顶部筛孔能够对制氧机或其他储氧设备输出的氧气进行颗粒物过滤,防止分流罩上的细孔因长期积存颗粒物而发生堵塞。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一种内分泌科氧疗吸入前处理湿化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0016]图1是本内分泌科氧疗吸入前处理湿化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的A

A向剖面示意图;
[0018]图3是本内分泌科氧疗吸入前处理湿化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0019]图4是图3的纵向半剖截面立体图;
[0020]图5是本内分泌科氧疗吸入前处理湿化装置的俯视视角爆炸结构图;
[0021]图6是本内分泌科氧疗吸入前处理湿化装置的仰视视角爆炸结构图。
[0022]图中:
[0023]1‑
瓶体;11

进氧管道、12

分流罩、13

导流片、14

破泡锥、15

防滴落缘16
‑ꢀ
聚氨酯隔离垫;121

分流孔、131

内挡片132

外挡片;
[0024]2‑
瓶盖;21

进氧接头、22

出氧接头、23

芯管、24

密封垫圈;211

限位缘、 212

连接套筒、213

密封垫、231

筛孔、232

密封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
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如图1至6所示,本内分泌科氧疗吸入前处理湿化装置包括可拆卸式连接的瓶体1和瓶盖2,所述瓶盖2上设有进氧接头21和出氧接头22,所述瓶体1 内设有进氧管道11、分流罩12和导流片13,其中,所述进氧管道11设置在瓶体1中央;所述分流罩12设置在瓶体1底面上,分流罩12呈锥台状,分流罩 12上布设有大量分流孔121,分流罩12上端与所述进氧管道11下端相连通;所述导流片13包括间隔布设的内挡片131和外挡片132,所述内挡片131内沿连接在所述进氧管道11的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分泌科氧疗吸入前处理湿化装置,包括可拆卸式连接的瓶体(1)和瓶盖(2),所述瓶盖(2)上设有进氧接头(21)和出氧接头(22),其特征是:所述瓶体(1)内设有进氧管道(11)、分流罩(12)和导流片(13),其中,所述进氧管道(11)设置在瓶体(1)中央;所述分流罩(12)设置在瓶体(1)底面上,分流罩(12)呈锥台状,分流罩(12)上布设有大量分流孔(121),分流罩(12)上端与所述进氧管道(11)下端相连通;所述导流片(13)包括间隔布设的内挡片(131)和外挡片(132),所述内挡片(131)内沿连接在所述进氧管道(11)的外壁上,所述外挡片外沿连接在所述瓶体(1)内壁上,内挡片(131)和外挡片(132)均自连接处向斜上方延伸倾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分泌科氧疗吸入前处理湿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瓶盖(2)的进氧接头(21)上设有限位缘(211)、连接套筒(212)和密封垫(213),其中,所述限位缘(211)形成于进氧接头(21)上端;所述连接套筒(212)套装于进氧接头(21)外部,连接套筒(212)内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焕发
申请(专利权)人:丁焕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