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与轴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7180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齿轮与轴固定结构。一种齿轮与轴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齿轮和轴,所述齿轮形成有内花键结构,所述轴形成有外花键结构,所述内花键结构和外花键结构均形成有呈环形间隔设置的若干花键齿,相邻两花键齿间均形成有齿槽,所述花键齿包括形成于轴的若干外花键齿,所述若干外花键齿处的大径均相同,所述齿槽包括形成于齿轮上的若干第一齿槽和若干第二齿槽,所述外花键齿处的大径大于所述第一齿槽处的大径并小于所述第二齿槽处的大径,当齿轮与轴固定时,所述轴的一部分外花键齿过盈配合在齿轮的第一齿槽内,所述轴的另一部分外花键齿间隙配合在齿轮的第二齿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生产成本较低、便于装配、同轴精度较高的优点。精度较高的优点。精度较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齿轮与轴固定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齿轮与轴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为实现零部件间的联动,常通过过盈紧配的方式实现齿轮与轴间的固定,齿轮与轴之间多设置有花键结构。为保证齿轮与轴间的同轴同步联动,齿轮的内花键结构与轴的外花键结构间会过盈配合。如果齿轮负载较大,因考虑花键强度需求,会将齿轮和轴上的花键设计制作的较大较长,会导致齿轮和轴间的压装十分困难,实际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齿轮和轴间无法压装,或者压装后出现大量铁屑的情况。
[0003]为便于齿轮和轴的花键配合,会在齿轮内表面或轴外表面加工出若干条形凸棱,通过一个零部件的表面与另一个零部件表面的凸棱过盈配合以实现齿轮和轴间的固定,但上述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需要进行凸棱的加工,生产成本较高,花键之间没有过盈配合,难以保证两个零部件回转中心的同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成本较低、便于装配,且同轴精度较高的齿轮与轴固定结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齿轮与轴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齿轮和轴,所述齿轮呈环形并套设在轴外,所述齿轮周向内壁形成有内花键结构,所述轴周向外壁形成有用于与所述内花键结构配合的外花键结构,所述内花键结构和外花键结构均形成有呈环形间隔设置的若干花键齿,相邻两花键齿间均形成有齿槽,所述花键齿包括形成于轴上的若干外花键齿和形成于齿轮上的若干内花键齿,所述若干外花键齿处的大径均相同,所述齿槽包括形成于齿轮上的若干第一齿槽和若干第二齿槽、形成于轴上的第三齿槽,所述外花键齿处的大径大于所述第一齿槽处的大径并小于所述第二齿槽处的大径,当齿轮与轴套设固定时,所述轴的一部分外花键齿过盈配合在齿轮的第一齿槽内,所述轴的另一部分外花键齿间隙配合在齿轮的第二齿槽内。
[0006]本技术通过在确定花键参数的情况下,减少齿轮用于参与过盈配合的花键齿齿数以降低压装力,以便于齿轮与轴间的压装,同时齿轮与轴之间是通过花键大径过盈压装配合的,能提高齿轮与轴的回转中心同轴精度。其中,本技术不需要在轴外壁或齿轮内壁上加工出若干凸棱,成本更低。其中,可通过拉刀加工的方式对齿轮的内花键结构进行加工,也可以通过加热的方式使齿轮膨胀,从而实现齿轮大径尺寸的增大。
[0007]作为优选,所述内花键齿的小径均大于相邻两外花键齿之间所构成第三齿槽处的小径。当轴与齿轮压装后,由于齿轮的小径均大于轴的小径,齿轮与轴的小径处不会接触,能进一步降低齿轮与轴的压装难度。
[0008]作为优选,所述齿轮的第一齿槽的齿槽宽度和第二齿槽的齿槽宽度均大于所述轴的外花键齿的宽度。当轴与齿轮压装后,由于齿轮的内花键结构处的齿槽宽度均大于轴的
外花键结构处的齿槽宽度,齿轮的内花键齿侧面与轴的外花键齿侧面不会接触,能进一步降低齿轮与轴的压装难度。
[0009]作为优选,所述齿轮的每相邻的两个第一齿槽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齿槽,且每相邻的两个第一齿槽之间所设置的第二齿槽数量相同。上述设置以使本技术的齿轮的内花键结构设置的更为均匀,能在保证压装效果的情况下,能提高齿轮与轴压装后的同轴度。
[0010]本技术具有生产成本较低、便于装配,且同轴精度较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齿轮与轴压装后的内花键与外花键接触时的局部放大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齿轮的内花键结构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4]由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齿轮与轴固定结构,包括齿轮1和轴2,齿轮2呈环形并套设在轴1外,齿轮2周向内壁形成有内花键结构20,轴1周向外壁形成有用于与内花键结构20配合的外花键结构10。其中,图1中的虚线为轴2的外花键结构10在压装前的外形轮廓线。
[0015]内花键结构10和外花键结构20均形成有呈环形间隔设置的若干花键齿,相邻两花键齿间均形成有齿槽。花键齿包括形成于轴2上的若干外花键齿21和形成于齿轮1上的若干内花键齿11,若干外花键齿21处的大径均相同。齿槽包括形成于齿轮1上的若干呈环形均匀间隔的第一齿槽12和若干呈环形均匀间隔的第二齿槽13、形成于轴2上的第三齿槽22,外花键齿21处的大径大于第一齿槽12处的大径并小于第二齿槽13处的大径。其中,齿轮1的每相邻的两个第一齿槽12之间设有一个第二齿槽13,每相邻的两个第二齿槽13之间设有一个第一齿槽12。
[0016]当齿轮1与轴2压装套设固定时,轴2的一部分外花键齿过盈配合在齿轮1的第一齿槽12内,轴2的另一部分外花键齿间隙配合在齿轮1的第二齿槽13内。
[0017]其中,内花键齿11的小径均大于相邻两外花键齿21之间所构成第三齿槽22处的小径。其中,齿轮1的第一齿槽12的齿槽宽度和第二齿槽13的齿槽宽度均大于轴1的外花键齿21的宽度。
[0018]本技术具有生产成本较低、便于装配,且零部件回转中心同轴精度较高的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齿轮与轴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齿轮和轴,所述齿轮呈环形并套设在轴外,所述齿轮周向内壁形成有内花键结构,所述轴周向外壁形成有用于与所述内花键结构配合的外花键结构,所述内花键结构和外花键结构均形成有呈环形间隔设置的若干花键齿,相邻两花键齿间均形成有齿槽,所述花键齿包括形成于轴上的若干外花键齿和形成于齿轮上的若干内花键齿,所述若干外花键齿处的大径均相同,所述齿槽包括形成于齿轮上的若干第一齿槽和若干第二齿槽、形成于轴上的第三齿槽,所述外花键齿处的大径大于所述第一齿槽处的大径并小于所述第二齿槽处的大径,当齿轮与轴套设固定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方博李会姚维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里扬新能源驱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