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启岳专利>正文

双灯丝矿用帽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7118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灯丝矿用帽灯,具有灯壳和灯泡。其特点:灯泡中的灯丝分为主灯丝和备用副灯丝,灯泡后端的电极分为与主灯丝连接的主电极,与副灯丝连接的副电极;灯壳外侧装有供选择主、副灯丝的转换开关。优点:灯泡的使用寿命大为提高,有利于安全生产,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照明技术中的便携式照明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矿灯;本技术还涉及基本电气元件中的白炽灯,是一种具有分开加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发光体的灯,具体地说,是一种当一个发光体损坏时能提供代用件的灯。目前井下工人使用的矿灯由于井下环境和作业时的影响,使用寿命较短,通常只有200-250小时,从而时常造成井下工人作业期间突然损坏(主要是断丝),严重影响了生产,并且不利于安全。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寿命大为提高,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双灯丝矿用帽灯。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双灯丝矿用帽灯,具有灯壳和灯泡,其与现有技术的不同之处是灯泡中的灯丝分为主灯丝和备用副灯丝,灯泡后端的电极分为与主灯丝连接的主电极、及与备用副灯丝连接的副电极;灯壳外侧装有供选择主、副灯丝的转换开关。本技术中的主副灯丝各为一根,并共用一根公共灯丝,相应地,灯泡后部金属端帽为一个公共电极,当然,主副灯丝的结构与电极位置可作其他合适的变化。本技术中的转换开关具有三个转换档。当然,也可设置其他合适数目的转换档。本技术的灯泡中充有氙气。当然也可仍充氩气和其他合适的惰性气体。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不高,只比原矿用帽灯稍增加一些结构,但使用寿命却从原来的200-250小时提高到400-500小时,若加上改充氩气为氙气的效果,则可将使用寿命提高到500-600小时。从而有效地保证了井下作业的正常进行,并且有利于工人的安全,也有助于提高生产质量。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新型的一种双灯丝矿用帽灯中所采用的一种双灯丝灯泡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采用的灯壳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双灯丝矿用帽灯工作原理示意图。图1、图2描述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图1中灯泡的玻璃泡体1内充有氙气,泡体1中的灯丝支架3、4上装有主灯丝6,灯丝支架3、5上装有备用副灯丝7,灯丝支架3、4、5由一个绝缘玻璃体8连接定位,支架3、4、5下端由另一个绝缘玻璃体9与泡体后端的金属端帽2固定,在金属端帽2侧面焊接有公共电极12,在金属端帽2后端固定有与主灯丝6相连的主电极10、与副灯丝7相连的副电极11。图2描述了灯壳的外部结构。在壳体21前端装有盖22,壳体21内的灯座上装有前述双丝灯泡,灯座与普通灯座类似,只是底端与灯泡主、副电极相接触的电极触片相应有两个,并分别有连线接至壳体21上的转换开关23中,转换开关23有三个选择档,分别由标记24、25、26标出,标记24代表关灯位置(可用白色标志),标记25代表主灯丝位置(可用红色标志),标记26代表备用副灯丝位置(可用黄色标志),当然,上述标记的色彩可用其他颜色替换。在壳体21后端装有一个卡子27,用来卡在矿工帽上,在壳体21的下端则为一个线缆接头28,线缆29的一端由此接头接入灯内,线缆29另一端则接蓄电池。图3描述了本技术的电路工作原理。在该电路中,灯泡中的两根灯丝的一端连接,并由一个公共电极接蓄电池一极,两根灯丝的另一端则由一个开关进行选择,并接蓄电池的另一极。本技术若在使用时,遇到主灯丝断丝,灯熄灭时,即可扳动转换开关,接通备用副灯丝,使灯恢复点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灯丝矿用帽灯,具有灯壳和灯泡,其特征在于:灯泡中的灯丝分为主灯丝和备用副灯丝,灯泡后端的电极分为与主灯丝连接的主电极、及与副灯丝连接的副电极;灯壳外侧装有供选择主、副灯丝的转换开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灯丝矿用帽灯,具有灯壳和灯泡,其特征在于灯泡中的灯丝分为主灯丝和备用副灯丝,灯泡后端的电极分为与主灯丝连接的主电极、及与副灯丝连接的副电极;灯壳外侧装有供选择主、副灯丝的转换开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灯丝矿用帽灯,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启岳
申请(专利权)人:王启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