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储热式取暖器,它包括相互上下贯通的发热部件和储热部件;发热部件内设有发热体,发热体与控制器电连接,发热体的下方设有风扇,风扇与控制器电连接;储热部件内设有若干纵向设置的密闭换热柱,密闭换热柱内设有换热介质,密闭换热柱内设有换热风管,换热风管的顶端与储热部件顶端的出风口对应。发热体产生的热量除了直接排出取暖外,还能与储热部件内的换热介质进行热交换,断电后还能持续供热一定的时间,实现节能减排和降低能耗的目的。发热部件设置在储热部件的底部,防止与外界接触安全性高,利于热量扩散。陶瓷发热体安全性高,蜂窝状的密闭换热柱利于热量的充分交换,单个损坏时还可以单独更换,便于维护使用。维护使用。维护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热式取暖器
[0001]本技术属于取暖器
,具体涉及一种储热式取暖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季取暖分为城市集中取暖和个人自主取暖两种方式,偏远地区或城市配套不全的地区多是每个家庭自主取暖;自主取暖的方式有多种,如燃煤、燃气和电热取暖,燃煤取暖既不卫生也不安全,而且需要不定时的添加燃煤,使用过程十分不便;燃气和电热取暖卫生清洁,但是花费大,使用成本高;并且,目前采用较多的电热油汀的电暖器虽然能够产生热量供暖,但是导热介质油比重比热都很小,储热能力差,断电后冷却很快,不能断电持续供暖。电取暖的方式对城市供电供应能力上有很大的依赖,在用电高峰期电力供应不足时,严重影响正常取暖,甚至出现断电无法取暖的现象。
[0003]其次,目前的蓄热式或储热式取暖器普遍采用储热砖作为储热体,虽然可以起到保存热量的目的,但是储热砖的体积大,重量沉,移动搬运十分,且占据空间大,家庭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传统取暖方式花费大和蓄热式取暖器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储热式取暖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储热式取暖器,它包括相互上下贯通的发热部件和储热部件;
[0007]所述发热部件内设有发热体,所述发热体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互电连接,所述发热体的下方设有风扇,所述风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互电连接;
[0008]所述储热部件内设有若干纵向设置的密闭换热柱,所述密闭换热柱内设有换热介质,所述密闭换热柱内设有若干贯通轴向方向的换热风管,所述换热风管的顶端与所述储热部件顶端的出风口相互对应。
[0009]进一步,所述密闭换热柱之间通过固定架相互连接。
[0010]进一步,所述密闭换热柱轴向方向呈蜂窝状结构。
[0011]进一步,所述发热体为陶瓷发热体。
[0012]进一步,所述换热介质为储热液。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发热体产生的热量除了直接排出取暖外,还能与储热部件内的换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当断电后还能持续供热一定的时间,实现节能减排和降低能耗的目的。
[0015]发热部件设置在储热部件的底部,防止与外界直接接触安全性高,发热部件产生的热量也便于向上传递,利于热量扩散。陶瓷发热体安全性高,蜂窝状的密闭换热柱利于热量的充分交换,单个损坏时还可以单独更换,便于维护使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中密闭换热柱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0018]图中1
‑
发热部件
ꢀꢀ2‑
储热部件
ꢀꢀ3‑
发热体
ꢀꢀ4‑
风扇
ꢀꢀ5‑
出风口
ꢀꢀ6‑
密闭换热柱
ꢀꢀ7‑
换热风管
ꢀꢀ8‑
换热介质
ꢀꢀ9‑
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图1和图2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一种储热式取暖器,它包括相互上下贯通的发热部件1和储热部件2;
[0021]所述发热部件1内设有发热体3,所述发热体3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互电连接,所述发热体3的下方设有风扇4,所述风扇4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互电连接;
[0022]所述储热部件2内设有若干纵向设置的密闭换热柱6,所述密闭换热柱6内设有换热介质8,所述密闭换热柱6内设有若干贯通轴向方向的换热风管7,所述换热风管7的顶端与所述储热部件2顶端的出风口5相互对应。
[0023]进一步,所述密闭换热柱6之间通过固定架9相互连接。
[0024]进一步,所述密闭换热柱6轴向方向呈蜂窝状结构。
[0025]进一步,所述发热体3为陶瓷发热体。
[0026]进一步,所述换热介质8为储热液。
[002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8]发热体产生的热量除了直接排出取暖外,还能与储热部件内的换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当断电后还能持续供热一定的时间,实现节能减排和降低能耗的目的。
[0029]发热部件设置在储热部件的底部,防止与外界直接接触安全性高,发热部件产生的热量也便于向上传递,利于热量扩散。陶瓷发热体安全性高,蜂窝状的密闭换热柱利于热量的充分交换,单个损坏时还可以单独更换取出,便于维护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热式取暖器,其特征是:它包括相互上下贯通的发热部件和储热部件;所述发热部件内设有发热体,所述发热体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互电连接,所述发热体的下方设有风扇,所述风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互电连接;所述储热部件内设有若干纵向设置的密闭换热柱,所述密闭换热柱内设有换热介质,所述密闭换热柱内设有若干贯通轴向方向的换热风管,所述换热风管的顶端与所述储热部件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云国,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泰安亿美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