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流体装置用流动相调温装置及超临界流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6721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07
超临界流体装置用流动相调温装置是在包括分离柱的超临界流体装置中使用,且包括筒式加热器、流路部、以及第一温度传感器。筒式加热器具有棒状。流路部卷绕于筒式加热器,且利用流路部将流动相导向超临界流体装置的分离柱。流动相至少在分离柱中成为超临界状态。第一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流路部,且利用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流路部的温度。检测流路部的温度。检测流路部的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超临界流体装置用流动相调温装置及超临界流体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临界流体装置用流动相调温装置及超临界流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超临界流体色谱仪(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SFC)或超临界流体萃取装置(超临界流体萃取器(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or,SFE))等超临界流体装置中,使用超临界流体作为流动相来进行试样的分析或分取。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SFC中,利用送液泵将液化二氧化碳作为流动相供给至流动相流路。另外,利用试样注入部将试样注入至流动相流路。
[0003]流动相及试样在配置于流动相流路的分离柱中经过。此处,以流动相至少在分离柱内成为超临界状态的方式,利用背压阀维持流动相流路内的压力,并利用管柱烘箱维持分离柱的温度。试样通过在分离柱中经过而按照每一试样成分分离,并由检测器检测出。
[0004]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6

17334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0006]在超临界流体装置中,将流动相冷却至低温,并且将大容量的流动相供给至管柱,因此由于周围环境的温度等的影响,而在分离柱内流动相容易产生温度梯度。此处,若流动相中产生温度梯度,则利用分离柱进行的试样的分离的精度、以及利用检测器进行的检测的精度降低。尤其是,在SFE中,由于使用更大容量的流动相,因此所述问题变得显著。因此,期望抑制在分离柱中流动相产生温度梯度的情况。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超临界流体装置用流动相调温装置及超临界流体装置,其能够抑制在分离柱中流动相产生温度梯度的情况。
[0008][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0009]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的形态涉及一种超临界流体装置用流动相调温装置,其在包括分离柱的超临界流体装置中使用,所述分离柱被供给超临界状态的流动相,所述超临界流体装置用流动相调温装置包括:棒状的筒式加热器;流路部,卷绕于所述筒式加热器、且将所述流动相导向所述分离柱;以及第一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流路部,且对所述流路部的温度进行检测。
[0010][专利技术的效果][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抑制在分离柱中流动相产生温度梯度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形态所涉及的超临界流体装置的结构的图。
[0013]图2是表示图1的流动相调温装置的结构的图。
[0014]图3是图2的流动相调温装置的A

A线剖面图。
[0015]图4是表示图1的控制部的结构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1)超临界流体装置的结构
[0017]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所涉及的超临界流体装置用流动相调温装置(以下,简称为流动相调温装置)以及超临界流体装置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形态所涉及的超临界流体装置的结构的图。如图1所示那样,超临界流体装置100是超临界流体色谱仪(SFC),包括:流动相调温装置10、流动相供给部20、试样供给部30、分离柱40、检测器50、背压阀60及控制部70。在以下说明中,将流动相流动的方向定义为下游方向,将其相反方向定义为上游方向。
[0018]流动相供给部20包括:两个瓶21、瓶22、两个供给部23、供给部24及混合部25。在瓶21,贮存例如冷却至约5℃的液化二氧化碳作为流动相。在瓶22,贮存有机溶媒等改性剂(modifier)作为流动相。供给部23、供给部24例如为送液泵,压送分别贮存于瓶21、瓶22中的流动相。供给部23、供给部24分别为第一供给部及第二供给部的例子。混合部25例如为梯度混合器(gradient mixer),对分别由供给部23、供给部24压送的流动相以预先规定的比进行混合,同时加以供给。
[0019]流动相调温装置10设置于较分离柱40更靠上游的液化二氧化碳的流路。在本实施形态中,流动相调温装置10设置于供给部23与混合部25之间。流动相调温装置10以由流动相供给部20供给的流动相中的液化二氧化碳至少在分离柱40内成为超临界状态的方式,将由供给部23压送的液化二氧化碳预热至临界温度以上(在本例中为约40℃)。关于流动相调温装置10的详细情况,将在后叙述。
[0020]试样供给部30例如为喷射器(injector),将作为分析对象的试样与由流动相供给部20供给的流动相一起导入至分离柱40。分离柱40被收容于未图示的管柱恒温槽的内部,且以所导入的流动相中的液化二氧化碳成为超临界状态的方式,被加热到规定的温度(在本例中为约40℃)。分离柱40对所导入的试样根据化学性质或组成的不同而按照每一成分进行分离。
[0021]检测器50例如为吸光度检测器,对由分离柱40分离的试样的成分进行检测。利用检测器50而获得的检测结果例如被用于生成表示各成分的保持时间与检测强度的关系的超临界流体色谱图。背压阀60以流动相中的液化二氧化碳至少在分离柱40内成为超临界状态的方式,将流动相的流路的压力维持为二氧化碳的临界压力以上(例如8MPa)。
[0022]控制部70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中央运算处理装置)及存储器、或微型计算机等,对流动相调温装置10、流动相供给部20、试样供给部30、分离柱40(管柱恒温槽)、检测器50及背压阀60各自的运行进行控制。另外,于在背压阀60的下游设置馏分收集器(fraction collector)等分取装置的情况下,控制部70基于利用检测器50而获得的检测结果,进而控制分取装置的运行。再者,控制部70也可设置于背压阀60。
[0023](2)流动相调温装置的结构
[0024]图2是表示图1的流动相调温装置10的结构的图。图3是图2的流动相调温装置10的A

A线剖面图。在以下说明中,将图2及图3中的纸面的左右方向称为宽度方向,将图2中的纸面的上下方向称为长度方向,将图3中的纸面的上下方向称为高度方向。宽度方向、长度方
向及高度方向彼此正交。
[0025]如图2及图3所示那样,流动相调温装置10包括:多个筒式加热器1、流路部2、金属板3、金属板4、固定件5、第一温度传感器6、第二温度传感器7及多个第三温度传感器8。另外,流动相调温装置10进而包括用于驱动多个筒式加热器1的驱动部9(参照后述的图9)。驱动部9例如为24V电源。
[0026]各筒式加热器1具有线圈状的发热体由金属制的筒状体被覆而成的结构。因此,各筒式加热器1具有在一方向上延伸的棒状(在本例中,为外径10mm及长度45mm的圆柱形状)。在本例中,发热量100W的四个筒式加热器1串联连接。因此,四个筒式加热器1整体的发热量为400W。四个筒式加热器1配置成在长度方向上延伸且在宽度方向上大致等间隔地排布。
[0027]流路部2例如为配管,设置成将图1的供给部23与混合部25之间连接且卷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超临界流体装置用流动相调温装置,在包括分离柱的超临界流体装置中使用,所述分离柱被供给超临界状态的流动相,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临界流体装置用流动相调温装置包括:棒状的筒式加热器;流路部,卷绕于所述筒式加热器、且将所述流动相导向所述分离柱;以及第一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流路部,且对所述流路部的温度进行检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流体装置用流动相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式加热器具有圆柱形状的外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临界流体装置用流动相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路部包括与所述筒式加热器接触的上游端部与下游端部,且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流路部的较所述上游端部更靠近所述下游端部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临界流体装置用流动相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式加热器设置有多个,多个筒式加热器并列配置,所述流路部卷绕于所述多个筒式加热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临界流体装置用流动相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筒式加热器电串联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临界流体装置用流动相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安装于较所述多个筒式加热器中配置于最上游的筒式加热器更靠近配置于最下游的筒式加热器的位置。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临界流体装置用流动相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较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更靠上游,进而包括安装于所述流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良智寻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