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6454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水处理装置。其中包括进水管路;出水管路;热水部件,热水部件分别与进水管路、出水管路连接;净化组件,设置于出水管路,净化组件被配置为净化出水管路内的流体;旁路管路,旁路管路的第一端与位于热水部件和净化组件之间的出水管路连接,旁路管路的第二端与进水管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出水管路上设置净化装置,可以对从热水部件流出的水进行净化,可以达到过滤、阻垢及去除有害离子的效果,保证了水质。并且避免进入到净化组件中的水温度过高对净化组件造成损坏,提高了净化组件的使用寿命。使用寿命。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现代化工业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生活用水的质量也越来越差。有些电热水器采用简单的滤网过滤装置和添加特定物质,来对水进行过滤以达到过滤及阻垢作用,但未能除去水质中对皮肤有害的离子,不能满足家庭中不同用水水质的要求,而且在洗浴过程中,水中的余氯及其他有害物质还会对人体的皮肤造成损伤或引起过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水处理装置。
[0005]有鉴于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水处理装置,包括:进水管路;出水管路;热水部件,热水部件分别与进水管路、出水管路连接;净化组件,设置于出水管路,净化组件被配置为净化出水管路内的流体;旁路管路,旁路管路的第一端与位于热水部件和净化组件之间的出水管路连接,旁路管路的第二端与进水管路连接。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水处理装置包括热水部件、与热水部件相连的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设置在出水管路上的净化组件以及与出水管路和进水管路相连的旁路管路。其中,旁路管路的第二端与进水管路相连接,使进水管路中的流体能够进入到旁路管路中,旁路管路的第一端与出水管路相连接,使出水管路中的流体能够与旁路管路中的流体混合,旁路管路的第一端位于热水部件和净化组件之间,即热水部件中的流体在进入净化组件之前会与旁路管路中的流体汇流后进入到净化组件中,使进入净化组件中的流体为混合后的流体。
[0007]热水部件中设置有加热件,热水部件能够对热水部件内部的水进行加热处理,进水管路向热水部件内部输送温度较低的冷水,经过热水部件的加热处理后,冷水变为温度较高的热水,将净化组件设置在出水管路上,热水通过出水管留置净化组件对水进行净化,在进水管路与出水管路的热水部件与净化组件之间的位置连接有旁路管路,实现通过在出水管路上设置净化装置,可以对从热水部件流出的水进行净化,可以达到过滤、阻垢及去除有害离子的效果,保证了水质。通过旁路管路使得经净化装置净化后的水与进水管路中水进行混水后供用户使用。将进水管路中温度较低的冷水引至出水管路,冷水与出水管路中的热水混合后进入到净化组件中,使从净化组件中流出的水均为净化后的水,满足用户的净水需求,并且避免进入到净化组件中的水温度过高对净化组件造成损坏,提高了净化组件的使用寿命。
[0008]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水处理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0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恒温阀,第一恒温阀设置于出水管路,第一恒温阀与旁路管路的第一端连接。
[0010]在该设计中,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恒温阀,第一恒温阀设置在出水管路,并与旁路管路的第一端相连,将旁路管路中从进水管路引入的流体与出水管路中的流体在第一恒温阀中进行混合,进水管路中的水相比于出水管路中水温较低,第一恒温阀能够对进入到净化组件中的水温进行控制,实现进入到净化组件中的水的温度在设定温度范围,避免了水温过高对净化组件造成的损伤。
[0011]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恒温阀可选为机械恒温阀,将第一恒温阀配置为使混合流出的水的温度在30至50摄氏度之间,进而保证进入到净化组件中的水温度不会超过50摄氏度,避免了水温过高对净化组件造成的损伤。
[001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出水管路包括:出水主管路,出水主管路的第一端与热水部件连接;第一出水支管路,第一出水支管路的第一端与出水主管路的第二端连接,旁路管路的第一端与第一出水支管路连接,净化组件设置于第一出水支管路上。
[0013]在该设计中,出水管路包括出水主管路和第一出水支管路,出水主管路的第一端与热水部件相连,热水部件中加热处理后的热水流入出水主管路中,第一出水支管路与出水主管路相连,流入出水主管路中的热水继续流至第一出水支管路中,净化组件设置在第一出水支管路上,并且旁路管路的第一端与第一出水支管路相连接。使经过热水部件加热处理后的热水流至第一出水支管路,再与旁路管路中的冷水进行混合后进入到净化组件中,实现了流经第一出水支管路的水均会流经净化组件进行净化,提高水的清洁程度,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满意度。
[001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净化组件包括:电渗析膜堆;第一过滤装置,第一过滤装置位于第一恒温阀与电渗析膜堆之间。
[0015]在该设计中,净化组件包括电渗析膜堆和第一过滤装置,通过限定在第一恒温阀与电渗析膜堆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滤装置,第一过滤装置能够对进入到电渗析膜堆之前的水进行初步的离子去除作用,降低电渗析膜堆对高离子浓度水的处理量,提高了电渗析膜堆的工作效率的同事,还解决了电渗析膜堆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0016]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过滤装置可选为能够过滤部分离子的复合滤芯,例如能够过滤氯离子的滤芯。
[001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二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设置于出水主管路。
[0018]在该设计中,设置出水主管路上的第二过滤装置能够对从热水部件中流出的水进行过滤,能够有效减少进入到第一出水支管路水的泥沙,减少电渗析膜堆因为泥沙过多而出现堵塞,进而出现使用寿命过低的问题,通过设置第二过滤装置,减少了上述情况的出现,确保了电渗析膜堆的使用寿命。
[001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净化组件包括:废水管路,废水管路连接至电渗析膜堆的废水排出口。
[0020]在该设计中,净化组件还包括废水管路,通过废水管路与电渗析膜堆的废水排出口相连,实现废水排出的同时,便于通过调整废水管路的布设方式以适应于多种使用场景。
[002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出水管路还包括:第二出水支管路,第二出水支管路的第一端与出水主管路的第二端连接;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二恒温阀,第二恒温阀的第一进水端与第一出水支管路的第二端相连,第二恒温阀的第二进水端与第二出水支管路的第二端相
连,第二恒温阀包括出水端。
[0022]在该设计中,出水管路还包括第二出水支管路,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二恒温阀,热水部件中的水经过出水主管路分别流入第一出水支管路和第二出水支管路,流入第一出水支管路中的水经过净化组件进行净化;第二出水支管路上并不设置净化组件,使流入第二出水支管路的水不会得到净化,并且第二出支管路并不与旁路管路相连,即第二出水支管路流出的水为未经过混水降温的水,第二恒温阀的第一进水端与第一出水支管路相连,第二进水端与第二出水支管路相连,第二恒温阀能够将第一出水支管路中混合降温后的水与第二出水支管路中的未降温的水混合后排出,实现了通过出水管路流出的水经过净化组件过滤和降低离子浓度后,还能够以较高的温度流出,提高了水处理装置的热水利用率。
[002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阀体,设置于第一出水支管路,且位于电渗析膜堆与热水部件之间;第二阀体,设置于第二出水支管路;其中,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中的一个开启、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路;出水管路;热水部件,所述热水部件分别与所述进水管路、所述出水管路连接;净化组件,设置于所述出水管路,所述净化组件被配置为净化所述出水管路内的流体;旁路管路,所述旁路管路的第一端与位于所述热水部件和所述净化组件之间的出水管路连接,所述旁路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进水管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恒温阀,所述第一恒温阀设置于所述出水管路,所述第一恒温阀与所述旁路管路的第一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路包括:出水主管路,所述出水主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热水部件连接;第一出水支管路,所述第一出水支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出水主管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旁路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水支管路连接,所述净化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出水支管路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组件包括:电渗析膜堆;第一过滤装置,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恒温阀与所述电渗析膜堆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二过滤装置,所述第二过滤装置设置于所述出水主管路。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组件包括:废水管路,所述废水管路连接至所述电渗析膜堆的废水排出口。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路还包括:第二出水支管路,所述第二出水支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出水主管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二恒温阀,所述第二恒温阀的第一进水端与所述第一出水支管路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恒温阀的第二进水端与所述第二出水支管路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恒温阀包括出水端。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阀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出水支管路,且位于所述电渗析膜堆与所述热水部件之间;第二阀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出水支管路;其中,所述第一阀体和所述第二阀体中的一个开启、另一个关闭,以对所述第一进水支管路和所述第二进水支管路进行切换。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一出水支管,且位于所述电渗析膜堆与所述第二恒温阀之间,所述第一单向阀被配置为沿所述电渗析膜堆至所述第二恒温阀的方向单向导通;第二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二出水支管,且位于所述第二阀体与所述热水部件之间,所述第二单向阀被配置为沿所述热水部件至所述第二阀体的方向单向导通;第三单向阀,设置于所述旁路管路,所述第三单向阀被配置为沿所述进水管路至所述
第一恒温阀的方向单向导通。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装置还包括:限压阀,所述限压阀设置于所述第一出水支管路,且位于所述电渗析膜堆与所限压阀,所述限压阀设置于所述第一出水支管路,且位于所述电渗析膜堆与所述第一恒温阀之间。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出水主管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出水支管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出水支管路连接。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三阀体,所述第三阀体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恒温阀之间。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瑞伦王明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