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6436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03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穿戴设备、虚拟现实设备、无线U盘等具有天线的移动或固定终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组件,通过天线组件中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之间设置接地层,接地层可以对电磁波起到屏蔽作用,减小了第二天线对第一天线的影响,在第一天线和接地层上开设缝隙,这样第二天线在第一天线和接地层上的缝隙处也可以向外发射或接收电磁波,这样减小了接地层和第一天线对第二天线的遮挡,从而降低了第一天线对第二天线的影响,本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组件,降低了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影响。相互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终端
,特别涉及一种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手机等智能终端需通过运营商提供的移动通信网络实现通信,其还能够通过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蓝牙、红外等多种方式实现智能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对于手机而言,通信信号是通过天线实现收发的,因此在手机内部就需要设置比较多的天线,例如近距离无线通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天线、无线充电天线、蓝牙天线、WIFI天线、GPS天线等。随着5G技术的应用,手机内还需要设置5G频段的天线,例如sub-6G天线。
[0003]目前,天线在手机内设置时,主要设置在手机的电池盖或中框,而随着后置摄像头的增多,使得电池盖上可供后置摄像头设置的空间增大,这样造成天线在电池盖上设置的空间减小,所以部分天线,例如NFC天线或无线充电天线往往会与sub-6G天线在垂直于显示屏的方向上重叠设置,例如NFC天线或无线充电天线位于sub-6G天线的正前方。
[0004]然而,两个天线在空间上重叠设置时,两个天线之间相互影响,造成天线的辐射性能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减少了层叠设置的两个天线之间的相互影响,提高了天线的辐射性能,解决了现有两个天线重叠时相互影响而导致天线辐射性能降低的问题。
[0006]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天线组件,包括:
[0007]层叠且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所述第一天线朝向所述第二天线的正投影区域与所述第二天线至少部分重叠;
[0008]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之间的接地层;
[0009]所述第一天线至少与所述第二天线重叠的区域上开设第一缝隙,所述接地层上开设与所述第一缝隙对应的第二缝隙。
[0010]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之间设置接地层,这样通过接地层,降低第二天线对第一天线的影响,通过在第一天线和接地层上开设缝隙,这样第二天线通过第一天线和接地层上的缝隙向外发射电磁波,这样减小了第一天线对第二天线的遮挡,降低第一天线对第二天线的影响,确保了电子设备内两个层叠设置的天线相互影响可以降低,提升了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辐射性能,解决了现有两个天线(sub-6G天线与NFC天线或无线充电天线)重叠设置时相互影响而导致辐射性能降低的问题。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所述接地层至少覆盖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之间的重叠区域。这样接地层至少可以减小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之间重叠区域的相互影响。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缝隙沿着所述第一天线上馈入的电流的方向开设。这样确保第一天线上的高频电流与第一缝隙的延伸方向一致,这样第一天线上的高频电流的路径不易发生改变,从而使得第一天线的谐振频率不易发生改变,避免了第一天线上的高频电流的路径发生改变而造成第一天线的谐振频率发生改变的问题,因此,通过所述第一缝隙沿着所述第一天线上馈入的电流的方向开设,确保了第一天线的谐振频率不易发生改变。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缝隙和所述第二缝隙的宽度介于0.1-2mm。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天线包括:第一天线辐射体和第一馈电点;
[0015]所述第二天线包括:第二天线辐射体以及与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电连接的至少一个馈电点;
[0016]所述接地层位于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和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之间,且所述接地层至少覆盖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和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之间的重叠区域;
[0017]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上开设所述第一缝隙。
[00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内具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具有馈源;
[0019]所述第一馈电点和所述至少一个馈电点位于所述电路板上且与所述馈源电连接,所述第一馈电点用于向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馈入高频电流,所述至少一个馈电点用于向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馈入高频电流。
[00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天线还包括:耦合金属层,所述耦合金属层靠近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设置且与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耦合,所述第一馈电点与所述耦合金属层电连接,所述第一馈电点通过所述耦合金属层与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耦合向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馈入高频电流。这样实现第一天线辐射体与第一馈电点非接触耦合馈电的目的,避免了第一馈电点与第一天线辐射体的直接接触,而天线与馈电点直接连接时,天线与馈电点上需设置柔性缓冲材料(例如弹接焊盘或柔性金属缓冲材料),因此,第一天线辐射体与第一馈电点通过耦合金属层实现了耦合馈电,避免了天线与馈电点直接连接时天线上设置弹接焊盘或柔性金属缓冲材料,以及避免了在馈电点上设置弹脚和柔性金属缓冲材料。
[00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地层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至少覆盖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和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之间的重叠区域;
[0022]所述第二区域沿着远离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的方向延伸;
[0023]所述第二缝隙开设在所述第一区域和部分所述第二区域上;
[0024]所述第一缝隙开设在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部分第二区域对应的区域上。
[002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耦合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二区域朝向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的一侧,且所述耦合金属层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一天线之间。
[002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天线组件还包括:支架,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位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设在所述电路板上。通过支架将第二天线辐射体进行支撑。
[002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天线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电连接的第一接地点,所述第一接地点位于所述电路板上,或者所述第一接地点与所述接地层电连接。
[002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天线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电连接的第二接地点,所述第二接地点位于所述电路板上,或者所述第二接地点与所述接地层电连接。
[002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地层为金属层,所述金属层接地。
[003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天线为sub-6G天线。
[003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天线包括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天线或无线充电天线。
[0032]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至少包括:显示屏、电池盖以及上述任一所述的天线组件,所述天线组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电池盖内表面的一侧。
[003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天线组件中的第一天线设置在所述电池盖的内表面,所述天线组件中的第二天线和所述接地层位于所述第一天线朝向所述显示屏的一侧。
[003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天线组件中的第一天线设置在所述电池盖的外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组件,应用于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叠且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所述第一天线朝向所述第二天线的正投影区域与所述第二天线至少部分重叠;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之间的接地层;所述第一天线至少与所述第二天线重叠的区域上开设第一缝隙,所述接地层上开设与所述第一缝隙对应的第二缝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层至少覆盖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之间的重叠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缝隙沿着所述第一天线上馈入的电流的方向开设。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缝隙和所述第二缝隙的宽度介于0.1-2mm。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包括:第一天线辐射体和第一馈电点;所述第二天线包括:第二天线辐射体以及与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电连接的至少一个馈电点;所述接地层位于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和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之间,且所述接地层至少覆盖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和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之间的重叠区域;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上开设所述第一缝隙。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内具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具有馈源;所述第一馈电点和所述至少一个馈电点位于所述电路板上且与所述馈源电连接,所述第一馈电点用于向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馈入高频电流,所述至少一个馈电点用于向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馈入高频电流。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还包括:耦合金属层,所述耦合金属层靠近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设置且与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耦合,所述第一馈电点与所述耦合金属层电连接,所述第一馈电点通过所述耦合金属层与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耦合向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馈入高频电流。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层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至少覆盖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和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之间的重叠区域;所述第二区域沿着远离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的方向延伸;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伟余冬储嘉慧侯猛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