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鼠尾静脉注射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6322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2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验小鼠尾静脉注射固定装置,包括:安装板;容器,其设于安装板,容器的内部设有容纳内腔,容纳内腔设有开口与通孔,开口与通孔分别设于容器的前后两侧;套筒,其设于安装板,套筒位于容器的后方,套筒设有沿前后反向贯通的容纳孔,套筒的侧壁设有第一储水内腔,第一储水内腔具有第一进水口与第一出水口;放置块,其设于安装板,放置块的顶面设有凹槽,凹槽沿前后方向延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验小鼠尾静脉注射固定装置,从第一进水口向第一储水内腔注入热水,使鼠尾的静脉血管充盈,便于准确定位鼠尾静脉,有助于实验人员对放置块凹槽中的鼠尾进行注射给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应用于为手术目的支撑或束缚动物的器械领域中。域中。域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实验小鼠尾静脉注射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为手术目的支撑或束缚动物的器械领域,特别涉及实验小鼠尾静脉注射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常见的实验小鼠注射给药方法为鼠尾静脉注射给药,通常将实验小鼠固定并固定实验小鼠的尾部,对尾部的静脉进行穿刺注射。目前,利用固定装置夹持实验小鼠,并通过夹子固定实验小鼠的尾部,然而实验小鼠尾静脉细小,注射针头难以准确穿刺,造成鼠尾静脉注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验小鼠尾静脉注射固定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实验小鼠尾静脉注射固定装置,包括:
[0006]安装板;
[0007]容器,其设于所述安装板,所述容器的内部设有容纳内腔,所述容纳内腔设有开口与通孔,所述开口与所述通孔分别设于所述容器的前后两侧;
[0008]套筒,其设于所述安装板,所述套筒位于所述容器的后方,所述套筒设有沿前后反向贯通的容纳孔,所述套筒的侧壁设有第一储水内腔,所述第一储水内腔具有第一进水口与第一出水口;
[0009]放置块,其设于所述安装板,所述放置块的顶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沿前后方向延伸。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实验鼠从开口放入容器中,实验鼠的鼠尾从通孔伸出于容器后方,鼠尾放入套筒的容纳孔中,鼠尾穿过容纳孔后置于放置块的凹槽上,利用手指按压凹槽中的鼠尾使鼠尾固定,随后从第一进水口向第一储水内腔注入热水,热水对套筒容纳孔中的鼠尾进行加热,使鼠尾的静脉血管充盈,便于准确定位鼠尾静脉,有助于实验人员对放置块凹槽中的鼠尾进行注射给药。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放置块的内部设有第二储水内腔,所述第二储水内腔具有第二进水口与第二出水口,所述容器内壁与外壁之间设有第三储水内腔,所述第三储水内腔具有第三进水口与第三出水口。
[0012]从第二进水口向第二储水内腔注入热水,使放置块的温度升高令鼠尾升温,则实验鼠的静脉更加充盈,从第三进水口向第三储水内腔注入热水,使容器的温度升高从而令实验鼠所在环境的温度升高,有助于加速实验鼠的血液流动,有助于充盈实验鼠的尾部静脉。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二进水口连通,所述
第二出水口与所述第三进水口连通。
[0014]第一出水口与第二进水口连通,第二出水口与第三进水口连通,使第一储水内腔、第二储水内腔、第三储水内腔形成水流通路,则从第一进水口注入热水,热水加热套筒、放置块、容器后从第三出水口流出,提高热水的利用效率。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实验小鼠尾静脉注射固定装置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具有加热腔与水泵,所述加热腔设有进水管与出水管,所述水泵设于所述出水管中,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第三出水口,所述出水管连通所述第一进水口。
[0016]加热腔的进水管连通第三出水口、加热腔的出水管连通第一进水口,使得加热腔、第一储水内腔、第二储水内腔、第三储水内腔形成水流循环回路,加热装置的加热腔加热水,水泵将加热后的水注入第一进水口中,使水循环利用,有助于节省水资源。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套筒的侧壁设有开槽,所述开槽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开槽与所述容纳孔连通。
[0018]套筒侧壁的开槽连通容纳孔,实验鼠的鼠尾可从开槽放入容纳孔中,使得鼠尾放入容纳孔的操作更加便捷。
[00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板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位于所述容器与所述放置块之间,所述安装座的顶部设有前后贯通的安装槽,所述套筒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安装槽中。
[0020]套筒可转动地放置于安装座的安装槽中,当实验鼠的鼠尾从开槽放入容纳孔后,转动套筒使开槽被安装槽封闭,从而对鼠尾进行限位,防止鼠尾摆动后从容纳孔脱出。
[00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放置块的后端向下折弯形成折弯部,所述凹槽向后延伸到所述折弯部的顶面,所述折弯部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可拆卸地盖设于所述凹槽。
[0022]实验鼠的鼠尾置于凹槽中,放置块的后端设有折弯部,折弯部使鼠尾向下弯折,有助于暴露鼠尾静脉,而限位件用于封盖折弯部的凹槽,使鼠尾被固定于凹槽中。
[00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的底壁设有凹腔,所述凹腔位于所述折弯部的前方,所述实验小鼠尾静脉注射固定装置还包括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设于所述凹腔中。
[0024]凹槽底壁的凹腔位于折弯部的前方,凹腔中设有照明装置,则照明装置位于鼠尾的穿刺位置处,照明装置用于照射鼠尾,便于观察鼠尾的静脉。
[002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容器、所述套筒、所述放置块均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安装板。
[0026]容器、套筒、放置块均可拆卸连接于安装板,则容器、套筒、放置块可从安装板拆卸,便于对容器、套筒、放置块进行清洁消毒。
附图说明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8]图1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实验小鼠尾静脉注射固定装置,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实验小鼠尾静脉注射固定装置,其一实施例另一角度
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实验小鼠尾静脉注射固定装置,其一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0031]图4是图3中A

A的剖视示意图。
[0032]100、安装板,110、安装座,200、容器,210、容纳内腔,211、开口,212、通孔,220、第三储水内腔,221、第三进水口,222、第三出水口,300、套筒,310、容纳孔,320、第一储水内腔,321、第一进水口,322、第一出水口,330、开槽,400、放置块,410、凹槽,411、凹腔,420、第二储水内腔,421、第二进水口,422、第二出水口,430、折弯部,431、限位件,500、加热装置,510、进水管,520、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3]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3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如果具有“若干”之类的词汇描述,其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小鼠尾静脉注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00);容器(200),其设于所述安装板(100),所述容器(200)的内部设有容纳内腔(210),所述容纳内腔(210)设有开口(211)与通孔(212),所述开口(211)与所述通孔(212)分别设于所述容器(200)的前后两侧;套筒(300),其设于所述安装板(100),所述套筒(300)位于所述容器(200)的后方,所述套筒(300)设有沿前后反向贯通的容纳孔(310),所述套筒(300)的侧壁设有第一储水内腔(320),所述第一储水内腔(320)具有第一进水口(321)与第一出水口(322);放置块(400),其设于所述安装板(100),所述放置块(400)的顶面设有凹槽(410),所述凹槽(410)沿前后方向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小鼠尾静脉注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块(400)的内部设有第二储水内腔(420),所述第二储水内腔(420)具有第二进水口(421)与第二出水口(422),所述容器(200)内壁与外壁之间设有第三储水内腔(220),所述第三储水内腔(220)具有第三进水口(221)与第三出水口(2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验小鼠尾静脉注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口(322)与所述第二进水口(421)连通,所述第二出水口(422)与所述第三进水口(221)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验小鼠尾静脉注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小鼠尾静脉注射固定装置还包括加热装置(500),所述加热装置(500)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小康姚婕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