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壳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6197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2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入壳设备,包括机座、第一承载装置、第二承载装置和移送装置;第一承载装置设置于机座;第二承载装置设置于机座,第一承载装置和第二承载装置中的其一用于承载壳体,另一用于承载电芯;移送装置包括第一安装座、夹持机构和第一驱动件,夹持机构安装于第一安装座,夹持机构包括承托板和压板,压板与承托板配合以夹持电芯,第一安装座活动安装于机座,第一驱动件与第一安装座连接,第一驱动件能够驱动夹持机构移动以将电芯移送至壳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电芯精准入壳,避免电芯损坏,效率高。效率高。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入壳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制造
,尤其是涉及入壳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电池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电芯放入壳体内进行组装,传统的电芯入壳方式主要采用推动的方式,即将电芯推进壳体内,但是,选用此种方式在进行电芯与壳体装配时,初始阶段电芯容易发生偏移,会导致电芯与壳体相互接触产生摩擦,对电芯造成磨损,对电池品质造成影响,且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入壳设备,能够使电芯精准入壳,避免电芯损坏,效率高。
[000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入壳设备,包括:机座;第一承载装置,设置于所述机座;第二承载装置,设置于所述机座,所述第一承载装置和所述第二承载装置中的其一用于承载壳体,另一用于承载电芯;移送装置,包括第一安装座、夹持机构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承托板和压板,所述压板与所述承托板配合以夹持电芯,所述第一安装座活动安装于所述机座,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安装座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夹持机构移动以将电芯移送至壳体内。
[0005]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将壳体和电芯分别放置于第一承载装置和第二承载装置,初始时,承托板和压板配合夹持电芯,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安装座向壳体移动,将电芯的端部移送至壳体内,承托板和压板松开电芯后,由第一驱动件驱动复位并再次夹持电芯,第一驱动件再次驱动第一安装座向壳体移动,如此重复,即可逐步将电芯的大部分移送至壳体内,最后由压板的端部将电芯剩下的下部分推进壳体内,从而将电芯整体移送至壳体内,由于通过承托板和压板夹持并移送电芯,能够防止电芯在移送过程中发生偏移,提高入壳精准度,减小电芯与壳体之间的刮碰摩擦,有效避免电芯损坏,且效率高。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压板设置于所述承托板的上方,所述压板与所述承托板沿竖直方向配合夹持电芯。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承托板设置有两个承托梁,两个所述承托梁间隔设置,减小电芯与承托板之间的接触面积。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压板的端部设置有凹位,所述凹位与电芯的顶盖凸起匹配,以避让电芯的顶盖凸起。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承托板沿上下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设置有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承托板连接并驱动所述承托板沿上下方向移动,避免承托板与电芯之间产生滑动摩擦而造成电芯损坏。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座包括安装板和安装架,所述安装板沿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机座,所述安装架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板,
所述安装板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安装架的推块,所述推块与所述安装架之间设置有压力检测元件,以检测移送电芯入壳时的压力。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架设置有避让口,所述避让口正对于所述夹持机构,避让电芯以入壳。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设置有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承载装置与所述移送装置之间,所述导向装置设置有多个第一吸口件和多个第二吸口件,所述第一吸口件和所述第二吸口件配合以扩开壳体的开口,多个所述第一吸口件和多个所述第二吸口件均沿入壳方向依次设置。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向装置还设置有承托块,所述承托块位于靠近所述移送装置的一侧,所述承托板设置有与所述承托块匹配的避让槽,使电芯稳定入壳并可避让承托块。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承载装置靠近所述导向装置的一端设置有凸出块,所述凸出块设置有避空槽。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承载装置背离所述凸出块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基准块,所述第二基准块设置有避让位,避让电芯的极柱,避免造成极柱损坏。
[0016]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7]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入壳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移送装置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移送装置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移送装置的第三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导向装置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导向装置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机座100,第一滑轨110;
[0026]导向装置200,第二安装座210,第一吸口件211,第九驱动件212,第二吸口件213,第十驱动件214,承托块215,第三驱动件216,第一导向板220,缺口221,第七驱动件222,第二导向板230,第八驱动件231,导向孔240;
[0027]第一承载装置300,第三安装座310,凸出块311,避空槽312,第一基准块320,限位块330,第四驱动件331,第二基准块340,避让位341;
[0028]第二承载装置400,第四安装座410,承载平台420,第五驱动件421,定位板430;
[0029]移送装置500,第一安装座510,安装板511,推块5111,安装架512,避让口5121,通孔5122,压力检测元件513,第二驱动件514,第二滑轨515,夹持机构520,承托板521,承托梁5211,第二滑块5212,避让槽5213,压板522,凹位5221,第六驱动件523。
具体实施方式
[0030]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33]本技术的描述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入壳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第一承载装置,设置于所述机座;第二承载装置,设置于所述机座,所述第一承载装置和所述第二承载装置中的其一用于承载壳体,另一用于承载电芯;移送装置,包括第一安装座、夹持机构和第一驱动件,所述夹持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承托板和压板,所述压板与所述承托板配合以夹持电芯,所述第一安装座活动安装于所述机座,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安装座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夹持机构移动以将电芯移送至壳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设置于所述承托板的上方,所述压板与所述承托板沿竖直方向配合夹持电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入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板设置有两个承托梁,两个所述承托梁间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入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的端部设置有凹位,所述凹位与电芯的顶盖凸起匹配。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入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板沿上下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设置有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承托板连接并驱动所述承托板沿上下方向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昭权董强王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