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止弧光放电造成爆灯的单端卤钨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6196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防止弧光放电造成爆灯的单端卤钨灯,包括泡壳、工作电流回路和玻珠,所述的工作电流回路由灯丝、电极钼丝、钼箔和灯脚连接而成,电极钼丝和灯丝的支撑钼丝固定在玻珠上,两个灯脚向泡壳外部伸出,在所述的灯丝与电极钼丝的连接处,至少有一处设有包裹该连接处的绝缘层;该绝缘层可以与泡壳成一体,并且在相应于该绝缘层的泡壳外壁具有凹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避免两电极间弧光放电造成泡壳爆裂的现象,不仅可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而且使用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单端卤钨灯,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防止弧光放电造成爆灯的单端卤钨灯。现有的单端卤钨灯主要由泡壳、灯丝、玻珠、电极钼丝、钼箔和灯脚组成,由于灯泡内所充气压为3~5atm,直接用于电网电压的灯在燃点过程中,两电极间会产生弧光放电,以致于灯泡泡壳爆裂,因此,一般要求此类灯必须安装在设有保护装置的灯具中,或者在使用的回路中加装保护装置,这样,一方面会致使灯具或工作回路的结构复杂化,另一方面,在某些场合,由于灯具或工作电流回路本身结构的限制,无法加装保护装置,造成卤钨灯的使用范围受限。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防止弧光放电造成爆灯的单端卤钨灯。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该单端卤钨灯包括泡壳、工作电流回路和玻珠,所述的工作电流回路由灯丝、电极钼丝、钼箔和灯脚连接而成,电极钼丝和灯丝的支撑钼丝固定在玻珠上,两个灯脚向泡壳外部伸出,在所述的灯丝与电极钼丝的连接处,至少有一处设有包裹该连接处的绝缘层。所述的绝缘层可以只设置在灯丝与电极钼丝的一个连接处,也可以设置在灯丝与电极钼丝的两个连接处。所述的绝缘层可以与泡壳成一体,并且在相应于该绝缘层的泡壳外壁具有凹陷。制作时,只需在软化时将泡壳外部相应位置的相对侧壁同时向泡壳内夹压,直至玻璃泡壳在上述位置的相对侧壁相互融合,并使上述连接处包裹其中,在此情形下,绝缘层实质上由泡壳构成。所述的绝缘层可以是与泡壳材质相同的玻璃层。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本技术在灯丝与电极钼丝的连接处,至少有一处设有包裹该连接处的绝缘层,因此可避免两电极间弧光放电造成泡壳爆裂的现象,不仅可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而且使用安全可靠。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图3是图1中的B-B剖视图。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主视图,该单端卤钨灯包括泡壳1、工作电流回路和玻珠4,其中的工作电流回路由灯丝2、电极钼丝3、钼箔5和灯脚6连接而成,电极钼丝3和灯丝2的支撑钼丝7固定在玻珠4上,两个灯脚7向泡壳1的外部伸出,在灯丝2与电极钼丝3的两个连接处均设置有绝缘层8,该绝缘层将上述连接处包裹其中。绝缘层8是与泡壳1材质相同的透明玻璃层,并且与泡壳1成一体,在相应于绝缘层8的泡壳外壁具有凹陷,如图2和图3所示。制作时,只需在软化时将泡壳1外部相应于电极钼丝3和灯丝2的连接处的两相对侧壁同时向泡壳内夹压,直至在上述位置的相对侧壁相互融合,并使上述连接处包裹其中,此时,绝缘层8实质上由泡壳构成。绝缘层8所覆盖的区域可延伸至玻珠4。本实施例是本技术中较好的实施方式,其制作工艺也较为简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防止弧光放电造成爆灯的单端卤钨灯,包括泡壳、工作电流回路和玻珠,所述的工作电流回路由灯丝、电极钼丝、钼箔和灯脚连接而成,电极钼丝和灯丝的支撑钼丝固定在玻珠上,两个灯脚向泡壳外部伸出,其特征是:在所述的灯丝与电极钼丝的连接处,至少有一处设有包裹该连接处的绝缘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防止弧光放电造成爆灯的单端卤钨灯,包括泡壳、工作电流回路和玻珠,所述的工作电流回路由灯丝、电极钼丝、钼箔和灯脚连接而成,电极钼丝和灯丝的支撑钼丝固定在玻珠上,两个灯脚向泡壳外部伸出,其特征是在所述的灯丝与电极钼丝的连接处,至少有一处设有包裹该连接处的绝缘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止弧光放电造成爆灯的单端卤钨灯,其特征是所述的绝缘层设置在灯丝与电极钼丝的一个连接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止弧光放电造成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亦军解庆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