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冲头润滑装置。该冲头润滑装置包括压射室和下料口,所述压射室设有两端,一端为冲头进入端,另一端为金属出料口,其内壁形成压射室内腔,所述下料口设置在靠近所述冲头进入端的压射室顶部,所述下料口连通所述压射室内腔,在所述冲头进入端和所述下料口之间在压射室顶部还设有润滑油孔道,在所述压射室内腔上开设有润滑油槽,以及所述润滑油槽连通所述压射室内腔和所述润滑油孔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整个冲头包裹油膜,而延长冲头的使用寿命,从而依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冲头润滑装置就能完成金属压射的同时避免了多余的部件的使用,大大的节省了生产材料和成本。大大的节省了生产材料和成本。大大的节省了生产材料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头润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压铸设备
,特别是一种冲头润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冲头润滑主要是通过将润滑油管放置在压射室末端与冲头接触的边缘处,当冲头位于压射室末端(压射初位点)时,润滑油通过润滑油管从压射室末端与冲头接触的边缘流向冲头,由此润滑油能够在冲头向压射室前端推动时,牢固地附在冲头上,在冲头上形成油膜,减少了冲头在高速推动时与压射室的内壁接触产生的摩擦。然而,当冲头从压射室末端进入压射室内腔时,冲头有20
‑
30mm长度置于压射室内腔,因此润滑油从压射室末端流入,首先附着在冲头末端,对于冲头前端,无法快速形成油膜,因此往往在冲头高速推动前进时造成冲头前端拉毛,大大降低了冲头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冲头润滑装置,通过润滑结构,即在金属下料口前端设置润滑油孔道并在压射室中设置与孔道连通的润滑油槽,实现冲头推动时润滑油能够较好附着在冲头前端,从而减少因为冲头在压射室内高速推动时产生的摩擦影响,更好的延长了冲头的使用寿命,同时避免了使用额外的部件来保护冲头前端,大大的节省了生产材料和成本。
[0004]本技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
[0005]一种冲头润滑装置,包括压射室和金属下料口,所述压射室设有两端,一端为冲头进入端,另一端为金属出料口,且所述压射室为圆柱形筒体结构,其内壁形成压射室内腔,压射室内腔为与压射室同中轴线的圆柱形结构,所述金属下料口设置在靠近所述冲头进入端的压射室顶部,所述金属下料口连通所述压射室内腔,在所述冲头进入端和所述金属下料口之间在压射室顶部还设有润滑油孔道,在所述压射室内腔上开设有润滑油槽,以及所述润滑油槽连通所述压射室内腔和所述润滑油孔道。
[0006]优选地,所述金属下料口的下料角为90
°
。
[0007]优选地,所述润滑油孔道开设有螺纹。
[0008]优选地,所述润滑油孔道直径为Φ8号钻孔大小。
[0009]优选地,润滑油孔道与冲头进入端之间距离不大于15mm。
[0010]优选地,在润滑油孔道外设置有泵、控制阀和计量器。
[0011]优选地,在所述润滑油槽(7)为内凹设置在所述压射室内腔(5)内壁上的环形槽。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3]采用上述方案,可以保证冲头的前端得到足够的润滑油附着,并且在冲头前进推动时,流入的润滑油能够溅射到整个冲头,使得整个冲头包裹油膜,而延长冲头的使用寿命,从而依靠本申请的冲头润滑装置就能完成金属压射的同时避免了多余的部件的使用,大大的节省了生产材料和成本。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一种冲头润滑装置的主视图;
[0015]图2为该冲头润滑装置的俯视图;
[0016]图3为该冲头润滑装置中压射室的A
‑
A剖面图;以及
[0017]图4为所述冲头润滑装置中润滑结构的B
‑
B剖面图。
[0018]附图标记:
[0019]1‑
压射室;2
‑
金属下料口;3
‑
冲头进入端;4
‑
金属出料口;5
‑
压射室内腔;6
‑
润滑油孔道;7
‑
润滑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具体的描述。附图中给出的为本技术的优选实例,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体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技术的内容对本技术做出一些非本质的修改、改进和调整。
[0021]如图1
‑
4所示,一种冲头润滑装置,包括压射室1和金属下料口2,所述压射室1设有两端,一端为冲头进入端3,另一端为金属出料口4,且所述压射室1为圆柱形筒体结构,其内壁形成压射室内腔5,压射室内腔5为与压射室1同中轴线的圆柱形结构,所述金属下料口2设置在靠近所述冲头进入端3的压射室1顶部,所述金属下料口2连通所述压射室内腔5,在所述冲头进入端3和所述金属下料口2之间在压射室1顶部还设有润滑油孔道6,且所述润滑油孔道6距离冲头进入端3的长度不超过整个冲头的长度,在所述压射室内腔5上开设有润滑油槽7,以及所述润滑油槽7连通所述压射室内腔5和所述润滑油孔道6,且所述润滑油槽7的长度不大于冲头的长度。
[0022]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金属下料口2的下料角为90
°
,如图3所示。
[0023]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润滑油孔道6开设有螺纹,以防止在冲头高速推动前进时润滑油灌入润滑油孔道引起的飞溅。
[0024]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润滑油孔道6直径为Φ8号钻孔大小。
[0025]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该润滑油孔道6与冲头进入端3之间距离为15mm。由于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冲头其长度为20
‑
30mm,将润滑油孔道设置在整个冲头刚进入压射室内腔后靠近冲头前端的位置可以最大限度地改善润冲头进入压射室内腔后润滑油附着在冲头前端的效果。
[0026]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润滑油孔道6外设置有泵(未示出)、控制阀(未示出)和计量器(未示出),它们一起用于控制加入的润滑油量,避免加入的润滑油量超过润滑油槽的最大储油量。
[0027]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所述润滑油槽7为内凹设置在所述压射室内腔5内壁上的环形槽,见图4。
[0028]工作原理:在压铸机工作过程中,冲头从冲头进入端进入压射室内腔,润滑油通过油管顺着润滑油孔道流入润滑油槽到压射室内腔的壁上和冲头前端,冲头压射前进并推动从金属下料口进入的金属液,附着在冲头上的润滑油会随着冲头前进粘附在冲动运动轨迹上的压射室内腔中,使得冲头和与冲头接触过的压射室内壁都附着润滑油,润滑油导致它
们彼此之间的摩擦大大减小,降低了冲头高速推动前进时其前端得不到润滑油而造成的拉毛,随后冲头完成前进压射后退回压射初位点,重新加入润滑油准备下一次压射前进,冲头前端得到润滑油的充分保护,避免了多次使用冲头压铸后产生的冲头拉毛现象,延长了冲头的使用寿命。
[0029]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被认为在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头润滑装置,包括压射室(1)和金属下料口(2),所述压射室(1)设有两端,一端为冲头进入端(3),另一端为金属出料口(4),所述压射室(1)内壁形成压射室内腔(5),所述金属下料口(2)设置在靠近所述冲头进入端(3)的压射室(1)顶部,所述金属下料口(2)连通所述压射室内腔(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冲头进入端(3)和所述金属下料口(2)之间在压射室(1)顶部还设有润滑油孔道(6),在所述压射室内腔(5)上开设有润滑油槽(7),所述润滑油槽(7)连通所述压射室内腔(5)和所述润滑油孔道(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头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下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团,程文浩,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德志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