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大水专利>正文

螺旋盘管的生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6037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2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螺旋盘管的生产设备,沿生产流水线依次包括:矫直送料机、生产主机及水平辊道托架,其中:矫直送料机包括上下多组矫直辊轮,用于矫直送入生产主机的管体;生产主机,包括盘管主机及立托料架,其中,盘管主机上有导引辊轮及调整辊轮组件,通过导引辊轮及调整辊轮组件的导引及调整作用,将送入生产主机内的管体旋转为预定直径及螺距的螺旋盘管;立托料架固定设置于盘管主机上方,用于在螺旋盘管旋转形成过程中,顺次支撑各螺旋单元的顶端;水平辊道托架用于支撑最终形成的螺旋盘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生产出的螺旋盘管直径及螺距稳定,管体壁面损伤微小,管壁减薄量可忽略不计,管径直径椭圆度可忽略不计。具有产品外观齐整,使用寿命长的特点。由于螺距可控,所以最终产品中螺旋盘管的头数不受限。以最终产品中螺旋盘管的头数不受限。以最终产品中螺旋盘管的头数不受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螺旋盘管的生产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螺旋盘管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螺旋盘管的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螺旋盘管广泛用于热媒炉、水套炉、气化炉、换热器及各种形式的水冷壁中,已有的螺旋盘管生产方法是直接将管体由导引辊轮导引至调整辊轮,由调整辊轮将管体抬高,且远离导引辊轮所在平面预定距离,从而使管体形成预定直径和螺距的螺旋盘管。然而,这种生产方式存在如下弊端:
[0003]1、由于管体是由多根管体焊接而成,本身结构不稳定,在将管体送入导引辊轮及调整辊轮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轮转管不向前移动的现象,或者出现在将管体送入导引辊轮及调整辊轮之前管体的自旋转,从而使调整出的螺旋盘管直径及螺距不稳定,出现一定的椭圆率,不易保证产品质量,影响产品使用寿命;
[0004]2、螺距的产生使得管体需要由导引辊轮所在平面向调整辊轮所在平面倾斜,从而使得管体与调整辊轮产生摩擦,导致管壁受损,增加其减薄量,影响产品外观,且使得螺距的尺寸受限,并直接影响产品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螺旋盘管的生产设备,沿生产流水线依次包括:矫直送料机、生产主机及水平辊道托架,其中:
[0006]矫直送料机包括上下多组矫直辊轮,用于矫直送入生产主机的管体;
[0007]生产主机包括盘管主机及立托料架,其中,盘管主机上有导引辊轮及调整辊轮组件,通过导引辊轮及调整辊轮组件的导引及调整作用,将送入生产主机内的管体旋转为预定直径及螺距的螺旋盘管;立托料架固定设置于盘管主机上方,用于在螺旋盘管旋转形成过程中,顺次支撑各螺旋单元的顶端;
[0008]水平辊道托架用于支撑最终形成的螺旋盘管。
[0009]其中,矫直送料机包括上下多组矫直辊轮,其中,沿管体送入方向的第一组上矫直辊轮及第一组下矫直辊轮位置对应,剩余的上矫直辊轮及下矫直辊轮位置交错设置;多组矫直辊轮旋转方向相同,且各矫直辊轮沿直径方向剖切面具有一对用于容置管体的圆弧缺口,该圆弧缺口相对于矫直辊轮垂直于管体走向的中心线对称。
[0010]其中,上矫直辊轮活动设置于矫直送料机上,其高度可上下调节。
[0011]其中,所述盘管主机上设置有三组导引辊轮,第一导引辊轮相对于第二导引辊轮和第三导引辊轮靠近管体送入方向,第二导引辊轮和第三导引辊轮竖直方向上位置对应,第一导引辊轮和第三导引辊轮水平方向上位置对应,三组导引辊轮旋转方向相同,且各导引辊轮沿直径方向剖切面具有一对用于容置管体的圆弧缺口,该圆弧缺口相对于导引辊轮垂直于管体走向的中心线对称。改变圆弧缺口尺寸可生产不同管径规格的螺旋盘管。
[0012]其中,调整辊轮组件相对于导引辊轮设置于管体送出的方向,调整辊轮组件包括
组件支架以及活动设置于组件支架上可相对于组件支架水平位移及竖直位移的调整辊轮,调整辊轮通过于组件支架上变换位置使管体以预定方向弯曲送出以形成具有预定直径和螺距的螺旋盘管。
[0013]其中,组件支架上设置有竖直滑移轨道及能够相对于竖直滑移轨道上下滑移的水平滑移轨道,调整辊轮通过其旋转轴与支撑座体连接,支撑座体间接设置于水平滑移轨道上,通过变换支撑座体在水平滑移轨道上的位置以及水平滑移轨道在竖直滑移轨道上的位置变换调整辊轮的位置。
[0014]其中,支撑座体依次通过旋转座体及容置腔设置于水平滑移轨道上,旋转座体与容置腔螺纹活动连接,通过旋转座体相对于容置腔的转动带动支撑座体进而带动调整辊轮的转动,使调整辊轮在实现高度及水平位置调整的基础上同时实现自旋转角度调整;
[0015]调整辊轮沿直径方向剖切面具有一对用于容置管体的圆弧缺口,该圆弧缺口相对于调整辊轮垂直于管体走向的中心线对称。
[0016]其中,盘管主机上还活动设置有第一托架,第一托架活动设置于导引辊轮及调整辊轮组件后方管体送出方向,用于固定形成的螺旋盘管。
[0017]其中,立托料架上设置有托架本体以及能够沿托架本体上下滑动的第二托架,第二托架用于固定螺旋盘管的顶端。
[0018]本技术提供螺旋盘管的生产设备,生产出的螺旋盘管直径及螺距稳定,管径椭圆度几乎为0,产品使用寿命长,外观齐整,管体壁面损伤小,减薄量几乎为0,螺距及最终产品中螺旋盘管的头数不受限。
附图说明
[0019]图1:本技术的螺旋盘管生产设备的主视图。
[0020]图2:本技术的螺旋盘管生产设备的侧视图。
[0021]图3:本技术的矫直送料机的剖切图。
[0022]图4:本技术的矫直送料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本技术的调整辊轮组件的主视方向的剖视图。
[0024]图6:本技术的调整辊轮组件的侧视方向的剖视图。
[0025]图7:本技术的立托料架的侧视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10

矫直送料机;
[0028]11、12、13、14、15、16、17

矫直辊轮、18

圆弧缺口;
[0029]20

生产主机;
[0030]30

盘管主机、31

第一导引辊轮、32

第二导引辊轮、33

第三导引辊轮;
[0031]34

调整辊轮组件、341

调整辊轮、3411

旋转轴、3412

圆弧缺口、342

组件支架、343

竖直滑移轨道、344

水平滑移轨道、345

支撑座体、346

旋转座体、347

容置腔;
[0032]35

第一托架;
[0033]40

立托料架、41

托架本体、42

第二托架;
[0034]50、51、52、53、54

螺旋盘管;
[0035]60

水平辊道托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产生的有益效果。
[0037]图1及图2分别为本技术提供的螺旋盘管生产设备的主视图及侧视图,箭头方向代表管体走向,如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螺旋盘管的生产设备,沿生产流水线依次包括:矫直送料机10、生产主机20及水平辊道托架60(图1未视),矫直送料机10用于矫直送入生产主机20的管体,生产主机20用于使管体按照预定的走向形成具有预定直径及螺距的螺旋盘管,水平辊道托架60用于支撑形成的螺旋盘管,各设备的结构及功效下文一一展开。
[0038]图3及图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盘管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沿生产流水线依次包括:矫直送料机、生产主机及水平辊道托架,其中:矫直送料机包括上下多组矫直辊轮,用于矫直送入生产主机的管体;生产主机包括盘管主机及立托料架,其中,盘管主机上有导引辊轮及调整辊轮组件,通过导引辊轮及调整辊轮组件的导引及调整作用,将送入生产主机内的管体旋转为预定直径及螺距的螺旋盘管;立托料架固定设置于盘管主机上方,用于在螺旋盘管旋转形成过程中,顺次支撑各螺旋单元的顶端;水平辊道托架用于支撑最终形成的螺旋盘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盘管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矫直送料机包括上下多组矫直辊轮,其中,沿管体送入方向的第一组上矫直辊轮及第一组下矫直辊轮位置对应,剩余的上矫直辊轮及下矫直辊轮位置交错设置;多组矫直辊轮旋转方向相同,且各矫直辊轮沿直径方向剖切面具有一对用于容置管体的圆弧缺口,该圆弧缺口相对于矫直辊轮垂直于管体走向的中心线对称。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盘管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上矫直辊轮活动设置于矫直送料机上,其高度可上下调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盘管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主机上设置有三组导引辊轮,第一导引辊轮相对于第二导引辊轮和第三导引辊轮靠近管体送入方向,第二导引辊轮和第三导引辊轮竖直方向上位置对应,第一导引辊轮和第三导引辊轮水平方向上位置对应,三组导引辊轮旋转方向相同,且各导引辊轮沿直径方向剖切面具有一对用于容置管体的圆弧缺口,该圆弧缺口相对于导引辊轮垂直于管体走向的中心线对称。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大水
申请(专利权)人:杨大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