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心血管内科临床的手脚锻炼装置,属于复健技术领域,其包括底框,所述底框的上表面设置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内壁滑动连接有两个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底端通过销轴铰接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底端设置有第一轴承。该用于心血管内科临床的手脚锻炼装置,通过设置脚板、传动组件、转盘、电动液压杆、挤压板、活动杆、指环和支撑框,同时转盘转动,此时电动液压杆带动挤压板进行左右方向的往复移动,可实现挤压板带动多个指环和手指进行上下摆动锻炼,本装置可实现手脚锻炼过程的联动,避免一处受伤影响整体锻炼情况,同时可实现对患者手指处的活动锻炼,使本装置的实用性更加理想。实用性更加理想。实用性更加理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心血管内科临床的手脚锻炼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复健
,具体为一种用于心血管内科临床的手脚锻炼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心血管病全称心血管疾病,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是指循环系统的一系列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心悸、眩晕、紫绀、呼吸困难等症状。心血管内科临床锻炼是病人躺在病床上,借助锻炼器械进行锻炼。
[0003]心血管内科病人的心血管相关病情部分需要活动肢体加快血液流动,恢复肌肉活性,现有锻炼装置手脚锻炼多是分开进行,若是手脚中一处为创伤位置时,部分身体正在恢复期间的病人不具备较大力量使用锻炼装置,可能存在无力控制锻炼过程的情况,同时不同患者的腿部长度和适合的动作幅度并不相同,同时手部锻炼时并未考虑对患者手指处的活动锻炼,因此需要一种用于心血管内科临床的手脚锻炼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心血管内科临床的手脚锻炼装置,解决了锻炼装置手脚锻炼多是分开进行,若是手脚中一处为创伤位置时,部分身体正在恢复期间的病人不具备较大力量使用锻炼装置,可能存在无力控制锻炼过程的情况,同时不同患者的腿部长度和适合的动作幅度并不相同,同时手部锻炼时并未考虑对患者手指处的活动锻炼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心血管内科临床的手脚锻炼装置,包括底框,所述底框的上表面设置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内壁滑动连接有两个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底端通过销轴铰接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底端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设置在滑动杆的外表面。
[0008]所述滑动杆滑动连接在曲轴的左侧面,所述曲轴的外表面通过传动组件与第一锥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设置在支撑框的右侧面,所述支撑框设置在连接框的上表面。
[0009]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通过第二轴承设置在横板的上表面,所述横板设置在支撑框的右侧面,所述第二锥齿轮的顶端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上表面设置有手掌组件。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移动杆的顶端设置有脚板,所述移动杆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设置在连接框内壁。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曲轴的外表面设置有两个连接轴承,所述连接轴承设置在底框内壁的下表面,所述滑动杆的下表面设置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设
置在曲轴的下表面。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撑框的左右两侧面均设置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位于第一锥齿轮的下侧,所述底框的上表面设置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顶端设置有座板,所述底框的正面设置有前门。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手掌组件包括放置板,所述放置板设置在转盘的上表面,所述放置板内壁设置有橡胶带,所述放置板的背面设置有锻炼组件,所述锻炼组件包括锻炼框,所述锻炼框设置在放置板的背面,所述锻炼框内壁设置有五个活动套,所述活动套内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底端设置有指环,所述活动杆的顶端与挤压板的下表面搭接,所述挤压板的左右两侧面均通过电动液压杆与锻炼框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挤压板具有与活动杆相反的磁性。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1、该用于心血管内科临床的手脚锻炼装置,通过设置脚板、传动组件、转盘、电动液压杆、挤压板、活动杆、指环和支撑框,直接踩踏脚板向下移动,此时可通过曲轴和传动组件控制第一锥齿轮转动,同时转盘转动,此时电动液压杆带动挤压板进行左右方向的往复移动,可实现挤压板带动多个指环和手指进行上下摆动锻炼,本装置可实现手脚锻炼过程的联动,避免一处受伤影响整体锻炼情况,同时可实现对患者手指处的活动锻炼,使本装置的实用性更加理想。
[0017]2、该用于心血管内科临床的手脚锻炼装置,通过设置调节螺杆和滑动杆,转动调节螺杆可控制滑动杆和联动杆向下移动,方便控制脚板上下移动的幅度,方便根据患者腿部长度和受伤情况对其进行灵活调整,使本装置的适用范围更加理想。
[0018]3、该用于心血管内科临床的手脚锻炼装置,通过设导向块和导向槽,可保证移动杆向上移动过程不易出现晃动情况,同时避免导向槽与导向块分离,保证移动杆上下移动过程的顺利稳定进行,保证脚部锻炼过程较为顺利。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手掌组件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锻炼组件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移动杆正视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联动杆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底框、2前门、3调节杆、4座板、5连接框、6移动杆、7脚板、8联动杆、9导向块、10导向槽、11第一轴承、12滑动杆、13调节螺杆、14曲轴、15连接轴承、16传动组件、17第一锥齿轮、18第二锥齿轮、19第二轴承、20横板、21转盘、22手掌组件、221放置板、222锻炼组件、2221锻炼框、2222活动套、2223活动杆、2224指环、2225挤压板、2226电动液压杆、223橡胶带、23支撑框、24防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7]如图1
‑
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心血管内科临床的手脚锻炼装置,包括底框1,底框1的上表面设置有连接框5,连接框5内壁滑动连接有两个移动杆6,移动杆6的底端通过销轴铰接有联动杆8,联动杆8的底端设置有第一轴承11,通过设置第一轴承11,可实现联动杆8与滑动杆12之间的活动连接,保证联动杆8向下移动同时与转动的滑动杆12保持连接,第一轴承11设置在滑动杆12的外表面。
[0028]滑动杆12滑动连接在曲轴14的左侧面,曲轴14的外表面通过传动组件16与第一锥齿轮17传动连接,通过设置第一锥齿轮17、第二锥齿轮18、传动组件16和曲轴14,可实现脚板7和转盘21之间动力的传递连接过程,实现手脚锻炼过程的同步进行,第一锥齿轮17设置在支撑框23的右侧面,支撑框23设置在连接框5的上表面。
[0029]第一锥齿轮17与第二锥齿轮18啮合,第二锥齿轮18通过第二轴承19设置在横板20的上表面,横板20设置在支撑框23的右侧面,第二锥齿轮18的顶端设置有转盘21,转盘21的上表面设置有手掌组件22。
[0030]具体的,如图5所示,移动杆6的顶端设置有脚板7,移动杆6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导向槽10,导向槽10内设置有导向块9,导向块9设置在连接框5内壁,通过设导向块9和导向槽10,可保证移动杆6向上移动过程不易出现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心血管内科临床的手脚锻炼装置,包括底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1)的上表面设置有连接框(5),所述连接框(5)内壁滑动连接有两个移动杆(6),所述移动杆(6)的底端通过销轴铰接有联动杆(8),所述联动杆(8)的底端设置有第一轴承(11),所述第一轴承(11)设置在滑动杆(12)的外表面;所述滑动杆(12)滑动连接在曲轴(14)的左侧面,所述曲轴(14)的外表面通过传动组件(16)与第一锥齿轮(17)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17)设置在支撑框(23)的右侧面,所述支撑框(23)设置在连接框(5)的上表面;所述第一锥齿轮(17)与第二锥齿轮(18)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18)通过第二轴承(19)设置在横板(20)的上表面,所述横板(20)设置在支撑框(23)的右侧面,所述第二锥齿轮(18)的顶端设置有转盘(21),所述转盘(21)的上表面设置有手掌组件(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心血管内科临床的手脚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6)的顶端设置有脚板(7),所述移动杆(6)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导向槽(10),所述导向槽(10)内设置有导向块(9),所述导向块(9)设置在连接框(5)内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心血管内科临床的手脚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14)的外表面设置有两个连接轴承(15),所述连接轴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英英,
申请(专利权)人:高英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