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围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5294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坑围护结构,包括导水机构和排水机构,所述导水机构呈阵列分布并斜向插置在基坑的斜坡面上,所述导水机构包括排水管、管托以及滤水层,所述管托内侧与所述排水管外侧填充有滤水层,所述滤水层包括活性炭层和滤水棉,其中,所述排水管与所述管托的管壁上均开设有若干渗水孔,并且所述排水管的管口伸出基坑的斜坡面;所述排水机构包括集水槽以及喷水机构,所述集水槽环绕基坑的底部设置,所述喷水机构包括气泵以及水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平铺设置在基坑的斜坡面上,所述气泵的出气口正对所述水流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排水效果好、排水效果稳定且合理排水的优点。排水效果稳定且合理排水的优点。排水效果稳定且合理排水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坑围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基坑排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坑围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

2012对基坑支护的定义如下:为保护地下主体结构施工和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采用的临时性支挡、加固、保护与地下水控制的措施。在基坑施工时,基坑斜坡内的含水层被切断,地下水会不断的从斜坡大面积渗出,使斜坡基体流失变形,增加支护的承重力,甚至会导致至支护系统变形倒塌,因此基坑施工时会在斜坡上插接向上倾斜的排水管,然而,现有的基坑施工中的排水管只通过在排水管的管壁上设置若干渗水孔来排水,这样会导致水中杂质混入,久而久之排水管上的渗水孔被堵塞,排水效果越来越差;在基坑施工过程中,通过排水管排出的水常常直接排入基坑底部,容易造成基坑底部形成水洼,影响施工进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坑围护结构,至少解决现有基坑围护结构排水效果差、排水效果不稳定与乱排水的问题,具有排水效果好、排水效果稳定且合理排水的优点。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坑围护结构,包括导水机构和排水机构,所述导水机构呈阵列分布并斜向插置在基坑的斜坡面上,所述导水机构包括排水管、管托以及滤水层,所述管托的截面呈圆弧状,且所述排水管设置于管托内侧,所述管托内侧与所述排水管外侧填充有滤水层,所述滤水层包括活性炭层和滤水棉,所述活性炭层抵靠所述排水管的外侧,所述滤水棉设置在所述活性炭层的外侧并抵靠所述管托的内侧,其中,所述排水管与所述管托的管壁上均开设有若干渗水孔,并且所述排水管的管口伸出基坑的斜坡面;
[0007]所述排水机构包括集水槽以及喷水机构,所述集水槽环绕基坑的底部设置,并且水流穿过所述排水管的管口落入所述集水槽内,所述喷水机构包括气泵以及水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平铺设置在基坑的斜坡面上,所述气泵的出气口正对所述水流通道。
[0008]进一步设置,所述管托内侧壁上设有若干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背离所述管托一端均设有形状轮廓配合排水管管壁的圆弧状的托板,所述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分别通过托板抵靠在排水管上。
[0009]如此设置,通过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抵靠于排水管上,排水管与管托之间从而形成足够容纳滤水层的空腔。
[0010]进一步设置,所述托板背离所述管托一侧铺设有海绵垫,所述海绵垫背离所述托
板一侧设有若干凸起。
[0011]如此设置,在托板上设置海绵垫,使得托板抵靠排水管时,海绵垫能够增加滤水效果,通过滤水层的水分可经过海绵垫再经过排水管上的渗水孔进入排水管内,并且海绵垫上的凸起,在水分浸湿海绵垫时,凸起可形变从而塞进排水管的渗水孔内,从而起到增大摩擦力,更好地固定排水管的效果。
[0012]进一步设置,所述水流通道上设有挡水罩,所述挡水罩呈圆弧形,且材质为透明材料。
[0013]如此设置,在气泵喷气推送水流时,容易产生水花,因此增设一挡水罩,防止水花散落至水流通道外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并且透明材料制成的挡水罩,使得工作过程中更容易观察水流通道内的水流情况。
[0014]进一步设置,所述集水槽具有一定坡度,其中,水流通过集水槽汇聚至气泵的出气口。
[0015]如此设置,当集水槽的坡度为1%至3%时,水流缓慢增速流至气泵前,不易造成水流流速过大而导致水资源浪费的情况。
[0016]进一步设置,所述排水管的出水端套设有一水管套,且所述排水管的出水端的管壁上设有一通孔,所述水管套上设有一弹簧插销,所述水管套通过弹簧插销穿过通孔卡紧配合于所述排水管上。
[0017]如此设置,安装水管套时只需将弹簧插销拔起,将其套上排水管上,并将弹簧插销对准通孔,接着放松弹簧插销即可完成固定,接着插接水管至水管套上,水管的出水端对准集水槽,从而达到精准排水至集水槽内的效果。
[0018](三)有益效果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坑围护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0]1.因为设置了导水机构,导水机构呈阵列分布并斜向插置在基坑的斜坡面上,所述导水机构包括排水管、管托以及滤水层,排水管上设有若干渗水孔,排水管设置在管托内壁上,且排水管与管托之间填充滤水层,滤水层包括活性炭层和滤水棉,活性炭层能够过滤大颗粒杂质,滤水棉能够过滤小颗粒杂质,克服了现有的基坑围护中通过排水管斜向插置在基坑的斜坡面上而排水效果却越来越差的问题,从而达到了排水效果好与排水效果的稳定的效果。
[0021]2.因为设置了排水机构,所述排水机构包括集水槽以及喷水机构,所述集水槽环绕基坑的底部设置,并且水流穿过所述排水管的管口落入所述集水槽内,所述喷水机构包括气泵以及水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平铺设置在基坑的斜坡面上,所述气泵的出气口正对所述水流通道,克服了现有基坑围护结构中直接将水流排入基坑中的问题,从而达到了合理排水的效果,避免了基坑中容易形成水洼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导水机构主观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的基坑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的水流通道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的管托示意图。
[0026]其中:1、导水机构;2、排水机构;3、水管套;4、渗水孔;10、排水管;100、通孔;11、管托;110、支撑架;1101、第一支杆;1102、第二支杆;1103、托板;1104、海绵垫;12、滤水层;120、活性炭层;121、滤水棉;20、喷水机构;21、集水槽;201、气泵;202、水流通道;2021、挡水罩;30、弹簧插销;A、斜坡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导水机构主观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基坑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水流通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管托示意图。
[0029]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坑围护结构,包括导水机构1和排水机构2,导水机构1呈阵列分布并斜向插置在基坑的斜坡面A上,导水机构1包括排水管10、管托11以及滤水层12,管托11的截面呈圆弧状,且排水管10设置于管托11内侧,管托11内侧与排水管10外侧填充有滤水层12,滤水层12包括活性炭层120和滤水棉121,活性炭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水机构(1)和排水机构(2),所述导水机构(1)呈阵列分布并斜向插置在基坑的斜坡面(A)上,所述导水机构(1)包括排水管(10)、管托(11)以及滤水层(12),所述管托(11)的截面呈圆弧状,且所述排水管(10)设置于管托(11)内侧,所述管托(11)内侧与所述排水管(10)外侧填充有滤水层(12),所述滤水层(12)包括活性炭层(120)和滤水棉(121),所述活性炭层(120)抵靠所述排水管(10)的外侧,所述滤水棉(121)设置在所述活性炭层(120)的外侧并抵靠所述管托(11)的内侧,其中,所述排水管(10)与所述管托(11)的管壁上均开设有若干渗水孔(4),并且所述排水管(10)的管口伸出基坑的斜坡面(A);所述排水机构(2)包括集水槽(21)以及喷水机构(20),所述集水槽(21)环绕基坑的底部设置,并且水流穿过所述排水管(10)的管口落入所述集水槽(21)内,所述喷水机构(20)包括气泵(201)以及水流通道(202),所述水流通道(202)平铺设置在基坑的斜坡面(A)上,所述气泵(201)的出气口正对所述水流通道(2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托(11)内侧壁上设有若干支撑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泽阳王京华林小云张梦捷
申请(专利权)人:中能厦门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