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地形车,所述全地形车包括:车架、发动机、变速器、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发动机固定在所述车架上,所述变速器与所述发动机连接且设置在所述发动机的一侧,所述进气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变速器连通,所述进气管的第二端具有多个进气口,出气管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出气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变速器连通,所述出气管的第二端连通大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全地形车方便进气且散热性能高。型的全地形车方便进气且散热性能高。型的全地形车方便进气且散热性能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地形车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地,涉及一种全地形车。
技术介绍
[0002]全地形车通常有实用型全地形车和娱乐型全地形车,实用型全地形车通常在车辆后部加一个货箱,以便于装载运输货物。相关技术中,实用型全地形车的货箱体积较大,致使发动机和变速器等周边间隙变小,从而不便于发动机和变速器的进气和排气的布局,进而影响发动机和变速器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方便进气且散热性能高的全地形车。
[0005]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全地形车,包括:车架;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固定在所述车架上;变速器,所述变速器与所述发动机连接且设置在所述发动机的一侧;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变速器连通,所述进气管的第二端具有多个进气口;出气管,出气管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出气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变速器连通,所述出气管的第二端连通大气。
[0006]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全地形车,可以通过进气管进气和出气管出气以对变速器进行冷却,从而降低变速器的温度,并且由于进气管有多个进气口,可以提高进气管的进气效率,加速变速器的冷却,提高变速器的散热性能。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部分所述进气口朝向所述全地形车的左侧或者右侧。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变速器上设有多个入风口,所述进气管的第一端具有多个连通口,多个所述连通口与多个所述入风口一一对应地连通。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入风口包括第一入风口和第二入风口,且所述第一入风口和所述第二入风口沿所述变速器的前后方向布置,所述连通口包括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所述第一连通口与所述第一入风口相连,所述第二连通口与所述第二入风口相连。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管包括硬管段和软管段,所述软管段的第一端与所述变速器连通,所述软管段的第二端与所述硬管段的第一端连通,多个所述进气口设于所述硬管段的第二端。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全地形车还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设于所述进气口处。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管的第二端设有进气管头,所述进气管头自所述进气管朝上延伸,所述进气口形成在所述进气管头的侧面上。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全地形车还包括排气组件,所述排气组件与所述发动机相连,所述出气管的第二端的开口朝向所述排气组件。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全地形车还包括驾驶舱和货箱,所述驾驶舱和所述货箱沿所述全地形车的长度方向排布,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驾驶舱和所述货箱之间。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的高度不高于所述货箱的高度。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全地形车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去除货箱后的全地形车的示意图。
[0018]图3是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全地形车的局部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全地形车的局部俯视图。
[0021]附图标记:
[0022]1、变速器;
[0023]2、进气管;21、进气口;211、第一进气口;212、第二进气口;22、连通口;221、第一连通口;222、第二连通口;23、硬管段;24、软管段;
[0024]3、出气管;
[0025]4、过滤网;
[0026]5、发动机;
[0027]6、排气组件;
[0028]7、驾驶舱;
[0029]8、货箱;
[0030]9、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2]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全地形车。
[0033]如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全地形车,包括:车架9、发动机5、变速器1、进气管2和出气管3。发动机5固定在车架9上,变速器1与发动机5驱动连接且变速器1设置在发动机5的一侧。
[0034]进气管2的第一端(如图4中进气管2的后端)与变速器1连通,进气管2的第二端(如图4中进气管2的前端)具有多个进气口21。出气管3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出气管3的第一端与变速器1连通,出气管3的第二端连通外界的大气。可以理解的是,变速器1通过进气管2的多个进气口21同时进气,以对变速器1的内部进行冷却,然后再将气体从出气管3的第二端排出。
[0035]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全地形车,可以通过进气管2进气和出气管3出气以对变速器1进行冷却,从而降低变速器1的温度,并且由于进气管2有多个进气口21,可以提高进气管2的进气效率,加速变速器1的冷却,提高变速器1的散热性能。
[0036]可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至少部分进气口21朝向全地形车的左侧或者右侧。换言之,至少部分进气口21沿全地形车的宽度方向(如图2中的左右方向)开口。例如,多个进气口21包括第一进气口211和第二进气口212,第一进气口211沿全地形车的宽度方向朝向左
侧开口,第二进气口212沿全地形车的宽度方向朝向右侧开口。进一步地,进气管2 的第二端设有进气管头,进气管头为大体四棱锥形,第一进气口211和第二进气口212形成在进气管头沿全地形车的宽度方向的左右侧面上。可以理解的是,当全地形车前进或后退时,第一进气口211和第二进气口212周围的气流受到的扰动较小,从而可以保证第一进气口 211和第二进气口212的进气时流畅性,进一步地提高变速器1的散热性能。
[0037]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5所示,变速器1为CVT变速器,变速器1上设有多个入风口(未示出),进气管2的第一端具有多个连通口22,多个连通口22与多个入风口一一对应地连通。例如,入风口包括第一入风口和第二入风口,连通口22包括第一连通口221 和第二连通口222,第一连通口221与第一入风口相连,第二连通口222与第二入风口相连,可以理解的是,进气管2可以通过第一连通口221和第二连通口222同时向变速器1内供气,以进一步地加快变速器1的冷却,从而提高变速器1的散热性能。
[0038]可选地,如图4和图5所示,进气管2包括硬管段23和软管段24,软管段24的第一端与变速器1连通,软管段24的第二端与硬管段23的第一端连通,多个进气口21设于硬管段23的第二端。例如,硬管段23由金属或者塑料制成,以提高进气管2的刚度,从而避免进气管2因外力而发生形变,软管段24由橡胶制成,由于软管段24位于硬管段23和变速器1之间,从而可以提高进气管2与变速器1之间的安装误差,便于进气管2和变速器1 的装配,并且由于软管段24具有缓冲减震的作用,因此减少了进气管2与变速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固定在所述车架上;变速器,所述变速器与所述发动机连接且设置在所述发动机的一侧;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变速器连通,所述进气管的第二端具有多个进气口;出气管,出气管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出气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变速器连通,所述出气管的第二端连通大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进气口朝向所述全地形车的左侧或者右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上设有多个入风口,所述进气管的第一端具有多个连通口,多个所述连通口与多个所述入风口一一对应地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入风口包括第一入风口和第二入风口,且所述第一入风口和所述第二入风口沿所述变速器的前后方向布置,所述连通口包括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所述第一连通口与所述第一入风口相连,所述第二连通口与所述第二入风口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赛格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