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变形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4932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44
一种集装箱变形检测装置属于集装箱变形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装箱变形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使用效果好的集装箱变形检测装置的硬件基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门架1,其特征在于门架1左侧设置有左侧3D激光雷达2,门架1右侧设置有右侧3D激光雷达3,门架1上端中部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有前侧激光测距传感器6、中部激光测距传感器5、后侧激光测距传感器4,门架1一侧设置有语音报警器7。门架1一侧设置有语音报警器7。门架1一侧设置有语音报警器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装箱变形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集装箱变形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集装箱变形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集装箱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磕碰或者内部货物的挤压容易导致箱体变形。变形严重的集装箱会影响到集装箱码垛和装船作业。因此有必要对集装箱的变形情况进行检测,筛选出变形严重的集装箱,以保证集装箱码头作业的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效果好的集装箱变形检测装置的硬件基础。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门架1,其特征在于门架1左侧设置有左侧3D激光雷达2,门架1右侧设置有右侧3D激光雷达3,门架1上端中部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有前侧激光测距传感器6、中部激光测距传感器5、后侧激光测距传感器4,门架1一侧设置有语音报警器7;
[0005]语音报警器7的控制信号输入接口与PLC 12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口相连,PLC 12的检测信号输入端口分别与前侧激光测距传感器6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中部激光测距传感器5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后侧激光测距传感器4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相连,左侧3D激光雷达2的信号传输端口、右侧3D激光雷达3的信号传输端口、PLC 12的信号传输端口、嵌入式工控机9的信号传输端口分别与交换机10的信号传输端口相连。
[000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语音报警器7设置在门架1左侧上部。
[0007]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PLC 12采用西门子S7

200 PLC,PLC的Q0.0端口通过继电器12

1的控制端接24V,PLC 12的Q0.1端口通过继电器12

2的控制端接24V,PLC 12的Q0.2端口通过继电器12

2的控制端接24V,PLC 12的Q0.3端口通过继电器12

3的控制端接24V,PLC 12的0V端接0V,PLC 12的24V端接24V;
[0008]所述语音报警器7采用凯昆KSV

S型语音报警器,语音报警器7的CH0端通过继电器12

1的受控开关接24V,语音报警器7的CH1端通过继电器12

2的受控开关接24V,语音报警器7的CH3端通过继电器12

3的受控开关接24V,语音报警器7的0V端接0V,语音报警器7的24V端接24V。
[0009]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前侧激光测距传感器6、中部激光测距传感器5和后侧激光测距传感器4采用KLH

01T

20hz型激光测距传感器;
[0010]后侧激光测距传感器4的485A、485B端口分别与PLC 12的485A、485B端口对应相连,后侧激光测距传感器4的0V、24V端口分别与0V、24V对应相连;
[0011]中部激光测距传感器5的485A、485B端口分别与PLC 12的485A、485B端口对应相连,中部激光测距传感器5的0V、24V端口分别与0V、24V对应相连;
[0012]前侧激光测距传感器6的485A、485B端口分别与PLC 12的485A、485B端口对应相
连,前侧激光测距传感器6的0V、24V端口分别与0V、24V对应相连。
[0013]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门架1右侧下部外侧设置有不锈钢防水箱8,不锈钢防水箱8内设置嵌入式工控机9、交换机10、开关电源11和PLC 12,开关电源11的24V直流电能输出端口分别与左侧3D激光雷达2的电源端、右侧3D激光雷达3的电源端、前侧激光测距传感器6的电源端、中部激光测距传感器5的电源端、后侧激光测距传感器4的电源端、语言报警器7的电源端、嵌入式工控机9的电源端、PLC 12的电源端相连,开关电源11的输入端接市电。
[0014]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门架横梁一侧下部安装有限速标识牌13。
[0015]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门架1下端左侧设置有左侧车道引导标识线16,门架1下端右侧设置有右侧车道引导标识线15。
[0016]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左侧车道引导标识线16与右侧车道引导标识线15的间距为3000mm。
[0017]其次,本技术所述门架1包括上端横梁,横梁两端与立柱上端相连,横梁的长度为7500mm,立柱高度为5750mm;左侧3D激光雷达2和右侧3D激光雷达3的高度为2100mm,3D激光雷达2和3的距离为6000mm,前侧激光测距传感器6、中部激光测距传感器5、后侧激光测距传感器4安装于门架横梁上的传感器安装槽14上,间距为500mm,安装高度均为5000mm,语音报警器7的高度为4000mm;U型槽开口向下,通过螺栓固定在门架1横梁上。
[0018]另外,本技术所述门架1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结构,立柱和横梁截面尺寸均为600mm
×
600mm;门架两立柱底部浇筑在深度为3米,长宽均为2米的混凝土基座上,混凝土基座上端与地面同高度。
[0019]本技术有益效果。
[0020]本技术通过激光测距传感器来判断集装箱高度和集装箱是否处于测量位置,通过3D激光雷达测得的云点数据和集装箱高度信息获得集装箱侧面的有效测量区域,嵌入式工控机通过有效测量区域内的云点数据来判断集装箱的变形情况。
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以下内容的表述。
[0022]附图1为本技术的各元件在门架正视方向的布置图(图中虚线束为3D激光雷达发出的激光光线示意图。
[0023]附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
[0024]附图3为本技术集装箱卡车(以下简称集卡)驶入门架到达测量工位的示意图。
[0025]附图4为本技术集装箱到达前侧激光测距传感器6时的示意图。
[0026]附图5为本技术垂直方向效测量区域的判别示意图。
[0027]附图6为本技术云点数据排布示意图。
[0028]附图7为本技术3D激光雷达在垂直方向的云点排布示意图。
[0029]附图8为本技术3D激光雷达在水平方向的测量范围示意图。
[0030]附图9为集卡到达测量起始位置示意图。
[0031]附图10为集卡到达测量终止位置示意图。
[0032]附图11为本技术的电气连接示意图。
[0033]附图12为本技术PLC的电气接线图。
[0034]图中,A
‑1‑
集卡,A
‑2‑
集装箱,1

门架,2

左侧3D激光雷达,3

右侧3D激光雷达,4

后侧激光测距传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装箱变形检测装置,包括门架(1),其特征在于门架(1)左侧设置有左侧3D激光雷达(2),门架(1)右侧设置有右侧3D激光雷达(3),门架(1)上端中部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有前侧激光测距传感器(6)、中部激光测距传感器(5)、后侧激光测距传感器(4),门架(1)一侧设置有语音报警器(7);语音报警器(7)的控制信号输入接口与PLC (12)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口相连,PLC (12)的检测信号输入端口分别与前侧激光测距传感器(6)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中部激光测距传感器(5)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后侧激光测距传感器(4)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相连,左侧3D激光雷达(2)的信号传输端口、右侧3D激光雷达(3)的信号传输端口、PLC (12)的信号传输端口、嵌入式工控机(9)的信号传输端口分别与交换机(10)的信号传输端口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集装箱变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报警器(7)设置在门架(1)左侧上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集装箱变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LC (12)采用西门子S7

200 PLC,PLC的Q0.0端口通过继电器(12

1)的控制端接24V,PLC (12)的Q0.1端口通过继电器(12

2)的控制端接24V,PLC (12)的Q0.2端口通过继电器(12

2)的控制端接24V,PLC (12)的Q0.3端口通过继电器(12

3)的控制端接24V,PLC (12)的0V端接0V,PLC(12)的24V端接24V;所述语音报警器(7)采用凯昆KSV

S型语音报警器,语音报警器(7)的CH0端通过继电器(12

1)的受控开关接24V,语音报警器(7)的CH1端通过继电器(12

2)的受控开关接24V,语音报警器(7)的CH3端通过继电器(12

3)的受控开关接24V,语音报警器(7)的0V端接0V,语音报警器(7)的24V端接24V。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集装箱变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激光测距传感器(6)、中部激光测距传感器(5)和后侧激光测距传感器(4)采用KLH

01T

20hz型激光测距传感器;后侧激光测距传感器(4)的485A、485B端口分别与PLC (12)的485A、485B端口对应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本勇李钟李阳刘平孙岳鹏程大庆赵振海高延桐高国军虞学明刘仁初曹玉焕陆天野李宏寰贾军黄守刚母舰杨广宇贾营波赵义阳赵明宇姜伟
申请(专利权)人:万雄集团沈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