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景与园林灌溉的水循环结合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4489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灌溉技术领域,且公开了水景与园林灌溉的水循环结合设备,包括景观池和园林池,所述景观池和园林池的底端固定连通有承接池,所述承接池的右端设有处理池,所述承接池右侧靠近顶端的位置上固定连通有第一输水管。该水景与园林灌溉的水循环结合设备,通过设置有承接池,以及在承接池的一侧设有处理池,而承接池的背面则设有蓄水池,在使用时,景观池和园林池所多余的灌溉水会进入承接池的内部,此时位于顶端的水流会通过第一输水管进入处理池的内部,在经过处理池的处理后随即通过第二输水管进行蓄水池的内部,并通过蓄水池顶端的注水管重新回到景观池和园林池的内部,完成循环,从而实现了具备循环结合的优点。从而实现了具备循环结合的优点。从而实现了具备循环结合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景与园林灌溉的水循环结合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灌溉
,具体为水景与园林灌溉的水循环结合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水景,现多指人文水景观,即喷泉。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城市的喷泉设备已经十分先进,各种音乐喷泉、程控喷泉、激光喷泉已经层出不穷,变化多端。规模可大可小,射程可高可低,喷出的水,大者如珠,细者如雾,变化万千,引人入胜。喷泉,使静水变为动水,使水也有了灵魂,又辅之以各种灯光效果,使水体具有丰富多彩的形态,可以缓冲、软化城市中“凝固的建筑物”和硬质的地面,以增加城市环境的生机,有益与身心健康并能满足视觉艺术的需要;园林,指特定培养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独树一帜,有重大成就的是古典园林建筑。灌溉系统,随着人工费的上涨,好多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都注意到自动灌溉系统发展的必要性,其中喷灌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技术之一,多用于城市综合性公园的灌溉。喷灌是把由水泵加压或自然落差形成的有压水通过压力管道送到田间或园林中,再经喷头喷射到空中,形成细小水滴,均匀地洒落在农田或林地,达到灌溉的目的。
[0003]在一般的公园中一般包含水景和园林,而水景和园林在未降雨天气一般都是需要人工进行辅助灌溉的,现有技术中一般设置两套灌溉系统来对水景和园林进行灌溉,且灌溉系统内部均有收集多余灌溉水的功能,但无法做到水景和园林的相结合做到水循环,耗费的能源和水资源较多,同时收集后的灌溉水不能得到有效的处理,导致水再次循环时其包含了较多的杂质或者泥土对植物的生长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水景与园林灌溉的水循环结合设备,具备循环结合的优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水景与园林灌溉的水循环结合设备,包括景观池和园林池,所述景观池和园林池的底端固定连通有承接池,所述承接池的右端设有处理池,所述承接池右侧靠近顶端的位置上固定连通有第一输水管,所述第一输水管的另一端与处理池的顶端固定连通,所述处理池的底端固定连通有暂存池,所述承接池的后方设有蓄水池,所述暂存池的底端和承接池的底端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二输水管。
[0006]优选的,所述承接池的底端固定连通有排污管,所述蓄水池内腔的顶端对称固定连通有注水管,所述注水管的一端位于景观池和园林池的上方。
[0007]优选的,所述景观池和园林池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位于承接池上方的透水板,所述处理池顶端的一侧固定连通有注药口。
[0008]优选的,所述处理池内腔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上固定架,所述上固定架的下方活动
安装有叶轮,所述叶轮的下方固定安装有主轴,所述主轴的外侧面固定安装有搅拌杆。
[0009]优选的,所述处理池内腔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位于搅拌杆下方的下固定架,所述下固定架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位于处理池内部的活塞板,所述暂存池靠近顶端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位于活塞板下方的滤网。
[0010]优选的,所述处理池的内径和活塞板的直径相同,所述处理池的内径小于暂存池的内径。
[0011]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1、该水景与园林灌溉的水循环结合设备,通过设置有承接池,以及在承接池的一侧设有处理池,而承接池的背面则设有蓄水池,在使用时,景观池和园林池所多余的灌溉水会进入承接池的内部,此时位于顶端的水流会通过第一输水管进入处理池的内部,在经过处理池的处理后随即通过第二输水管进行蓄水池的内部,并通过蓄水池顶端的注水管重新回到景观池和园林池的内部,完成循环,从而实现了具备循环结合的优点。
[0013]2、该水景与园林灌溉的水循环结合设备,通过在承接池的顶端固定有透水板,并在处理池的内部固定有上固定架以及下固定架,当水进入承接池的内部时可通过透水板进行初步过滤,且杂质会残留在承接池的底端,顶端的水流通过第一输水管进入处理池,此时可通过注药口投入絮凝剂,水流会推动叶轮的旋转并带动主轴和搅拌杆的旋转来加速融合,经过絮凝剂的处理后的水流会给与活塞板压力,复位弹簧随即受力带动活塞板位移,当活塞板位移至暂存池内部时即可从缝隙中进入暂存池的内部,并通过滤网的过滤,进入暂存池的内部进行暂存,使其对水流进行充分处理。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底端结构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0017]图4为图3中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0018]图中:1、景观池;2、园林池;3、承接池;4、排污管;5、处理池;6、暂存池;7、第一输水管;8、注药口;9、透水板;10、上固定架;11、叶轮;12、搅拌杆;13、主轴;14、下固定架;15、复位弹簧;16、活塞板;17、第二输水管;18、蓄水池;19、注水管;20、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如图1和图2所示,水景与园林灌溉的水循环结合设备,包括景观池1和园林池2,景观池1和园林池2的底端固定连通有承接池3,承接池3的右端设有处理池5,承接池3右侧靠近顶端的位置上固定连通有第一输水管7,第一输水管7的另一端与处理池5的顶端固定连通,处理池5的底端固定连通有暂存池6,承接池3的后方设有蓄水池18,暂存池6的底端和承接池3的底端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二输水管17,承接池3的底端固定连通有排污管4,蓄水池18
内腔的顶端对称固定连通有注水管19,注水管19的一端位于景观池1和园林池2的上方,景观池1和园林池2所多余的灌溉水会进入承接池3的内部,此时位于顶端的水流会通过第一输水管7进入处理池5的内部,在经过处理池5的处理后随即通过第二输水管17进行蓄水池18的内部,并通过蓄水池18顶端的注水管19重新回到景观池1和园林池2的内部,完成循环。
[0021]如图1和图3所示,景观池1和园林池2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位于承接池3上方的透水板9,处理池5顶端的一侧固定连通有注药口8,水进入承接池3的内部时可通过透水板9进行初步过滤,且杂质会残留在承接池3的底端,顶端的水流通过第一输水管7进入处理池,此时可通过注药口8投入絮凝剂。
[0022]如图3和图4所示,处理池5内腔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上固定架10,上固定架10的下方活动安装有叶轮11,叶轮11的下方固定安装有主轴13,主轴13的外侧面固定安装有搅拌杆12,处理池5内腔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位于搅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水景与园林灌溉的水循环结合设备,包括景观池(1)和园林池(2),其特征在于:所述景观池(1)和园林池(2)的底端固定连通有承接池(3),所述承接池(3)的右端设有处理池(5),所述承接池(3)右侧靠近顶端的位置上固定连通有第一输水管(7),所述第一输水管(7)的另一端与处理池(5)的顶端固定连通,所述处理池(5)的底端固定连通有暂存池(6),所述承接池(3)的后方设有蓄水池(18),所述暂存池(6)的底端和承接池(3)的底端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二输水管(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景与园林灌溉的水循环结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池(3)的底端固定连通有排污管(4),所述蓄水池(18)内腔的顶端对称固定连通有注水管(19),所述注水管(19)的一端位于景观池(1)和园林池(2)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景与园林灌溉的水循环结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景观池(1)和园林池(2)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位于承接池(3)上方的透水板(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永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