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镜头装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4245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镜头装配结构,包括驱动装置、红外镜头以及红外探测电路,红外探测电路包括红外探测器,驱动装置控制红外探测器和红外镜头的间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相互接触的部位可部分或全部采用导热良好的金属材质,保证两者之间具有良好的导热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红外探测器配置有第一散热板供其散热,第一散热板采用导热良好的材质,第一散热板与第一筒体的内壁连接,以便于将热量传导至第一筒体,便于红外探测器的热平衡;采集电路设置有第二散热板,第二散热板采用导热良好的材质,第二散热板可与第一筒体的内壁连接,以便于将热量传导至第一筒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红外镜头与第二筒体采用卡装方式连接,以便于更换。便于更换。便于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镜头装配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红外热像仪领域,涉及一种镜头装配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红外热像仪一般采用驱动镜片的电动聚焦机构来完成聚焦,如通过传统的结构,需换装镜头或叠加镜头,这会导致或换装电动镜头的成本高,或叠加镜头而镜片变多后导致的红外光衰减大,图像变差;另外,现有热像仪的硬件电路一般分为可分为红外热像探测器电路部分和处理电路部分;处理电路部分如进行图像的处理等,其发热量一般较大;由于红外热像仪对热非常敏感,处理电路部分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会影响红外热像探测器的的精度;如何在进行自动聚焦、如何在解决自动聚焦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处理电路部分产生的热量影响红外热像探测器,从而提高热像仪的性能和测温精度,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镜头装配结构。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镜头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装置、红外镜头以及红外探测电路,红外探测电路包括红外探测器,驱动装置控制红外探测器和红外镜头的间距,还包括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红外镜头位于第二筒体内,红外探测器位于第一筒体内,驱动装置通过驱动第一筒体控制红外探测器和红外镜头的间距,红外探测器配置有第一散热板供其散热,第一散热板采用金属材质,第一散热板与第一筒体的内壁连接,便于将热量传导至第一筒体,便于红外探测器的热平衡。
[0005]进一步的;还包括滑动机构、第一筒体或第二筒体,滑动机构与第一筒体或第二筒体连接,滑动机构包括导轨和导槽,红外探测器装配在导轨上,将导轨装配在第二筒体或第一筒体的导槽中,滑动机构通过驱动装置进行驱动。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采用相互嵌套的方式连接,第一筒体嵌套于第二筒体内,第一筒体的外壁与第二筒体的内壁构成嵌套,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相互接触的部位部分或全部采用金属材质,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的形状相配。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筒体设有后壁,后壁采用金属材质,与后壁相对的第一筒体前壁设有开口,红外探测器固设在第一筒体的前壁与后壁之间,且红外探测器与开口位置相对,以接收红外镜头的光。
[0008]进一步的;所述红外探测电路还包括采集电路,采集电路配置有信号采集、模数转换电路,用于将红外探测器输出的模拟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后,输出热像的 AD值数据,采集电路设置有第二散热板,第二散热板采用金属材料,第二散热板与第一筒体的内壁连接,便于将热量传导至第一筒体。
[0009]进一步的;所述红外探测器采用焊接或插座插接的固定方式与采集电路连接,焊接或插座插接的接触位置为红外探测器的连接电路,采用插座插接方式,插座焊接在采集
电路,带有插座电路的采集电路装配在第一筒体的后壁外部或第二筒体外部,后壁留有通过插座的孔口,红外探测器的管脚通过插座与采集电路连接,后壁同时作为红外探测器的散热板,后壁与采集电路之间设置隔热材料层,使采集电路的热量不易传导至红外探测器;红外探测器采用导线、软线或FPC柔性电路的活动方式连接红外探测器管脚和采集电路,采集电路的插座电路和模数转换电路通过导线、软线或软排线连接;红外探测器与采集电路的连接兼具固定以及活动两种连接方式。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筒体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间通过隔块进行隔离,隔块上固设有通口,通过通口将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连通,红外镜头全部或部分位于第一腔体内,第一筒体位于第二腔体内,红外探测器与红外镜头通过通口和开口连通,通口和开口的通道作为光路,便于红外探测器接收红外镜头的光。
[0011]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与第一筒体或第二筒体的其中之一以相对位置固定的方式设置,与另一个以相对位置活动的方式设置,驱动装置与第二筒体相对位置固定的方式进行设置,与第一筒体以相对位置活动的方式进行设置;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以及电机驱动轴,壳体内固设有隔板,电机固设在隔板上,电机驱动轴延伸至第二腔体内并与第一筒体的后壁连接,电机驱动电机驱动轴使第一筒体在第二筒体内轴向运动,控制红外探测器与红外镜头的间距。
[0012]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调节机构、磁环和感应电路,调节机构位于第二筒体的外部,调节机构进行旋转调节,磁环装配在调节机构上,调节机构旋转带动磁环同步转动,感应电路位于壳体上且与磁环对应,磁环旋转时,感应电路产生触发信号,使驱动装置驱动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之间的运动;第二筒体内还包括用于热像校验的档片,档片位于红外探测器接收红外镜头的光路上,档片位于通口、开口或位于通口和开口之间;还包括第三筒体,红外镜头部分或全部位于第三筒体内,第一筒体位于第二筒体内,第三筒体与第二筒体连接;红外镜头与第二筒体的连接方式包括螺纹、卡扣、螺丝固定或磁力吸中一种或多种;采集电路配置为具有热像数据的图像处理电路或其功能,采集电路部分或全部装配在第一筒体内部、第一筒体外部、第二筒体内部或第二筒体外部;采集电路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焊接有红外探测器即红外探测器连接电路,另一部分配置有模数转换电路,两者通过导线或软排线如FPC柔性电路连接,模数转换电路发热量不大,采集电路全部配置在第一筒体内;第二筒体固设有后盖;电机驱动轴以及第一筒体的中心线为共轴;在电机外侧包裹有金属壳体,进行电磁屏蔽;第一筒体、第二筒体以及第三筒体采用金属材料。
[0013]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0014]1)、本技术将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相互接触的部位可部分或全部采用导热良好的金属材质,保证两者之间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0015]2)、本技术在红外探测器配置有第一散热板供其散热,第一散热板采用导热良好的材质,第一散热板与第一筒体的内壁连接,以便于将热量传导至第一筒体,便于红外探测器的热平衡;采集电路设置有第二散热板,第二散热板采用导热良好的材质,第二散热板可与第一筒体的内壁连接,以便于将热量传导至第一筒体。
[0016]3)、本技术将红外镜头与第二筒体采用卡装方式连接,以便于更换。
[0017]4)、本技术设计控制装置控制驱动装置,调节机构旋转带动磁环同步转动,磁环旋转时,感应电路产生触发信号,驱动装置使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之间进行运动,从而达
到调焦的目的。
[0018]5)、本技术为确保红外探测器具备良好的散热性,使第二筒体与红外镜头的金属结构件或其金属连接件良好接触,使红外探测器的热量,能从第一筒体到第二筒体到红外镜头进行传递,或可将第二筒体与壳体的金属结构件或其金属散热件良好接触保持导通,从而使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起到了稳固的作用和散热的作用,且使整体具备电磁干扰、加工简单以及运行稳定的优点。
[0019]6)、本技术为减小驱动装置的电机对电路的干扰,在电机外侧包裹有金属壳体,进行电磁屏蔽。
[0020]7)、本技术将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设计为相互配合的嵌套结构,第一筒体可在第二筒体内活动,第一筒体与电机驱动轴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镜头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装置、红外镜头以及红外探测电路,红外探测电路包括红外探测器,驱动装置控制红外探测器和红外镜头的间距,还包括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红外镜头位于第二筒体内,红外探测器位于第一筒体内,驱动装置通过驱动第一筒体控制红外探测器和红外镜头的间距,红外探测器配置有第一散热板供其散热,第一散热板采用金属材质,第一散热板与第一筒体的内壁连接,便于将热量传导至第一筒体,便于红外探测器的热平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镜头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动机构、第一筒体或第二筒体,滑动机构与第一筒体或第二筒体连接,滑动机构包括导轨和导槽,红外探测器装配在导轨上,将导轨装配在第二筒体或第一筒体的导槽中,滑动机构通过驱动装置进行驱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镜头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采用相互嵌套的方式连接,第一筒体嵌套于第二筒体内,第一筒体的外壁与第二筒体的内壁构成嵌套,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相互接触的部位部分或全部采用金属材质,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的形状相配。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镜头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设有后壁,后壁采用金属材质,与后壁相对的第一筒体前壁设有开口,红外探测器固设在第一筒体的前壁与后壁之间,且红外探测器与开口位置相对,以接收红外镜头的光。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镜头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探测电路还包括采集电路,采集电路配置有信号采集、模数转换电路,用于将红外探测器输出的模拟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后,输出热像的AD值数据,采集电路设置有第二散热板,第二散热板采用金属材料,第二散热板与第一筒体的内壁连接,便于将热量传导至第一筒体。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镜头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探测器采用焊接或插座插接的固定方式与采集电路连接,焊接或插座插接的接触位置为红外探测器的连接电路,采用插座插接方式,插座焊接在采集电路,带有插座电路的采集电路装配在第一筒体的后壁外部或第二筒体外部,后壁留有通过插座的孔口,红外探测器的管脚通过插座与采集电路连接,后壁同时作为红外探测器的散热板,后壁与采集电路之间设置隔热材料层,使采集电路的热量不易传导至红外探测器;红外探测器采用导线、软线或FPC柔性电路的活动方式连接红外探测器管脚和采集电路,采集电路的插座电路和模数转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美盛红外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