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色激光光源投影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63948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激光投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色激光光源投影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双色激光光源投影系统,蓝色半导体发出的光束依次经过第一透镜汇聚、第一反射镜、散色片、小光通管、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后、反绿透红蓝合束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后照射至荧光轮,经荧光轮激发的光束依次经过第五透镜、第四透镜后入射至反绿透红蓝合束镜,经反绿透红蓝合束镜反射的光束依次经过第七透镜、第八透镜后入射至大光通管;红蓝色组合半导体激光器发出的光束依次经过第六透镜、第二反射镜、反绿透红蓝合束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大光通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双色激光光源投影系统的光路传输路径较为简单,体积较小,制作成本低。成本低。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色激光光源投影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激光投影
,具体为一种双色激光光源投影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激光光源是一种光亮度高、方向性强、波长固定的光源,由于激光光源的诸多优点,在过去几年内,以蓝色激光作为发光光源的单色激光投影技术已经成熟,且被广泛应用于影院、家庭、教育、商用等场合。但是由于只以蓝色激光作为主体光源,红色及绿色光都需要蓝色激光激发荧光粉发光实现,且传统中采用红绿荧光粉体公用,因其发光特性差异导致最终整机输出画面白平衡偏离初始值,且荧光粉受激辐射的红色及绿色荧光波长范围不易控制,致使投影画面的红色场偏黄,使得色域值表现偏低,画面效果较差。
[0003]与传统的单色激光光源相比,双色激光采用红色激光、蓝色激光与荧光结合的方式实现投影照明领域的红绿蓝三基色,提高了光源的色彩纯度、色彩亮度以及色域,更好地满足激光投影的色彩需求。但是,相关技术中,为了激发荧光轮发出绿色荧光,蓝色激光的光路传输路径较为复杂,从而双色激光光源的光路系统较为复杂,双色激光光源的体积较大,且传统双色激光光路系统中荧光轮均同时设置有反射区以及投射区两种或者多种,增加了荧光轮制作难度以及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双色激光光源投影系统。
[0005]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双色激光光源投影系统,包括蓝色半导体激光器、第一透镜、第一反射镜、散色片、小光通管、组成倒望远镜系统的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反绿透红蓝合束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反射式绿色荧光轮(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反射式绿色荧光轮是一种表面涂覆有绿色荧光粉材料的反射轮,该反射轮在工作中始终呈现高速旋转状态,与此同时蓝色激光光束刺激高速运转的荧光轮后发出绿色激光,然后绿色激光沿着原来路线反射回去)、红蓝色组合半导体激光器、第六透镜、第二反射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大光通管;
[0007]蓝色半导体发出的光束经过第一透镜汇聚后再经第一反射镜反射进入散色片,经散色片发出的光束经过小光通管后再依次经过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后入射至反绿透红蓝合束镜,经反绿透红蓝合束镜透射的光束再依次经过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后照射至荧光轮,经荧光轮激发后的光束反射后依次经过第五透镜、第四透镜后入射至反绿透红蓝合束镜,经反绿透红蓝合束镜反射的光束依次经过第七透镜、第八透镜后入射至大光通管;
[0008]红蓝色组合半导体激光器发出的光束经过第六透镜汇聚后再经第二反射镜反射进入反绿透红蓝合束镜,之后依次经过第七透镜、第八透镜后入射至大光通管。
[0009]工作原理:蓝色半导体激光器发出的蓝色光束经过第一透镜汇聚后再经第一反射镜进入散色片中,蓝色光束经过散射片后增大光照匀场,使光照面均匀发出至小光通管内,蓝色光束在小光通管内表面发生全发射,其作用为对激光光束进行多次反射的再次匀化处
理,进而提高光斑均匀性以及光能量利用率,经散色片和小光通管二次匀化后的蓝色光束经过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后进入反绿透红蓝合束镜,从反绿透红蓝合束镜透射出的蓝色光束依次经过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后入射至荧光轮,被荧光轮激发后的蓝色光束变为绿色光束并反射后依次经过第五透镜、第六透镜至反绿透红蓝合束镜,然后绿色光束经反绿透红蓝合束镜反射后依次经过第七透镜、第八透镜、大光通管后发出,发出的光束为绿光;
[0010]红蓝色组合半导体激光器发出的红蓝组合光束经过第六透镜汇聚后再经第二反射镜反射进入反绿透红蓝合束镜,红蓝组合光束经过反绿透红蓝合束镜透射出红蓝组合光束,之后依次经过第七透镜、第八透镜后入射至大光通管,光束最后从大光通管发出,发出的光束为红蓝组合光束。
[0011]本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的双色激光光源投影系统的光路传输路径较为简单,体积较小,制作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双色激光光源投影系统中光路的总示意图(图中A处为图2的俯视图,图中B处为图3的俯视图);
[0013]图2为蓝色半导体激光器发出的蓝色光束经第一透镜、第一反射镜的光路示意图;
[0014]图3为红蓝色组合半导体激光器发出的红蓝色组合光束经第六透镜、第二反射镜的光路示意图。
[0015]图中:1—蓝色半导体激光器,2—第一透镜,3—第一反射镜,4—散色片,5—小光通管,6—第二透镜,7—第三透镜,8—反绿透红蓝合束镜,9—第四透镜,10—第五透镜,11—荧光轮,12—红蓝色组合半导体激光器,13—第六透镜,14—第二反射镜,15—第七透镜,16—第八透镜,17—大光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双色激光光源投影系统,包括蓝色半导体激光器1、第一透镜2、第一反射镜3、散色片4、小光通管5、组成倒望远镜系统的第二透镜6与第三透镜7、反绿透红蓝合束镜8、第四透镜9、第五透镜10、反射式绿色荧光轮11(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反射式绿色荧光轮11是一种表面涂覆有绿色荧光粉材料的反射轮,该反射轮在工作中始终呈现高速旋转状态,与此同时蓝色激光光束刺激高速运转的荧光轮11后发出绿色激光,然后绿色激光沿着原来路线反射回去)、红蓝色组合半导体激光器12、第六透镜13、第二反射镜14、第七透镜15、第八透镜16、大光通管17;
[0017]蓝色半导体发出的光束经过第一透镜2汇聚后再经第一反射镜3反射进入散色片4,经散色片4发出的光束经过小光通管5后再依次经过第二透镜6、第三透镜7后入射至反绿透红蓝合束镜8,经反绿透红蓝合束镜8透射的光束再依次经过第四透镜9、第五透镜10后照射至荧光轮11,经荧光轮11激发后的光束反射后依次经过第五透镜10、第四透镜9后入射至反绿透红蓝合束镜8,经反绿透红蓝合束镜8反射的光束依次经过第七透镜15、第八透镜16后入射至大光通管17;
[0018]红蓝色组合半导体激光器12发出的光束经过第六透镜13汇聚后再经第二反射镜14反射进入反绿透红蓝合束镜8,之后依次经过第七透镜15、第八透镜16后入射至大光通管
17。
[0019]工作原理:蓝色半导体激光器1发出的蓝色光束经过第一透镜2汇聚后再经第一反射镜3进入散色片4中,蓝色光束经过散射片后增大光照匀场,使光照面均匀发出至小光通管5内,蓝色光束在小光通管5内表面发生全发射,其作用为对激光光束进行多次反射的再次匀化处理,进而提高光斑均匀性以及光能量利用率,经散色片4和小光通管5二次匀化后的蓝色光束经过第二透镜6、第三透镜7后进入反绿透红蓝合束镜8,从反绿透红蓝合束镜8透射出的蓝色光束依次经过第四透镜9、第五透镜10后入射至荧光轮11,被荧光轮11激发后的蓝色光束变为绿色光束并反射后依次经过第五透镜10、第六透镜13至反绿透红蓝合束镜8,然后绿色光束经反绿透红蓝合束镜8反射后依次经过第七透镜15、第八透镜16、大光通管17后发出,发出的光束为绿光;
[0020]红蓝色组合半导体激光器12发出的红蓝组合光束经过第六透镜13汇聚后再经第二反射镜14反射进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色激光光源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蓝色半导体激光器(1)、第一透镜(2)、第一反射镜(3)、散色片(4)、小光通管(5)、组成倒望远镜系统的第二透镜(6)与第三透镜(7)、反绿透红蓝合束镜(8)、第四透镜(9)、第五透镜(10)、反射式绿色荧光轮(11)、红蓝色组合半导体激光器(12)、第六透镜(13)、第二反射镜(14)、第七透镜(15)、第八透镜(16)、大光通管(17);蓝色半导体发出的光束经过第一透镜(2)汇聚后再经第一反射镜(3)反射进入散色片(4),经散色片(4)发出的光束经过小光通管(5)后再依次经过第二透镜(6)、第三透镜(7)后入射至反绿透红蓝合束镜(8),经反绿透红蓝合束镜(8)透射的光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园胡元元陈海洋兰旭阳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汉威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