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心电机轴内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3873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心电机轴内撑结构,包括:三个相交于一条直线的支撑板,相邻支撑板间夹角为1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心电机轴内撑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电机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心电机轴内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电机转轴多为实心轴,为迎合部分电机的实际需求,减轻转轴重量,出现了空心轴以代替实心轴,而对于空心轴而言,由于其内部中空,虽然减轻了转轴重量,但是其强度和耐用度将会经受较大的考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解决现有空心轴存在的上述问题,加强空心轴的强度,提出一种空心电机轴内撑结构,其结构包括:三个相交于一条直线的支撑板,相邻支撑板间夹角为120
°
,所述支撑板靠外侧一边,为锯齿边并包有聚氨酯层,所述支撑板两端的交汇点处,设有安装孔。
[0004]较佳的,所述聚氨酯层厚度为5

20mm。
[0005]较佳的,所述支撑板厚度为10

30mm。
[0006]较佳的,所述支撑板采用硬质合金制。
[0007]较佳的,所述聚氨酯层包裹所述锯齿边的边缘5

10mm,聚氨酯层远锯齿边一面为平面;还包括连接三个支撑板中部的三个加固板。
[0008]本技术通过在空心轴内安装内撑结构,能加强轴管主体对于径向压力和切向扭力的抗性,通过聚氨酯层的弹性和三个支撑板及加固板的分摊压力,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防止空心轴断裂、变形,相较于无内撑结构的空心轴其耐用性更高,且易于装卸、更换。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侧视图。
[0010]图2为本技术正视图。
>[0011]图中1、支撑板;2、安装孔;3、锯齿边;4、聚氨酯层;5、加固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实施例1
[0013]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空心电机轴内撑结构的一种实施方案,其结构包括:三个相交于一条直线的支撑板1,相邻支撑板1间夹角为120
°
,所述支撑板1靠外侧一边,为锯齿边3并包有聚氨酯层4,所述支撑板1两端的交汇点处,设有安装孔2,设置成锯齿边3能防止聚氨酯层4的滑动。
[0014]作为更具体的实施方案,所述聚氨酯层4厚度为20mm。
[0015]作为更具体的实施方案,所述支撑板1厚度为30mm。
[0016]作为更具体的实施方案,所述支撑板1采用硬质合金制。
[0017]作为更具体的实施方案,所述聚氨酯层4包裹所述锯齿边3的边缘10mm,聚氨酯层4远锯齿边3一面为平面;还包括连接三个支撑板1中部的三个加固板5。
[0018]实施例2
[0019]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空心电机轴内撑结构的一种实施方案,其结构包括:三个相交于一条直线的支撑板1,相邻支撑板1间夹角为120
°
,所述支撑板1靠外侧一边,为锯齿边3并包有聚氨酯层4,所述支撑板1两端的交汇点处,设有安装孔2。
[0020]作为更具体的实施方案,所述聚氨酯层4厚度为5mm。
[0021]作为更具体的实施方案,所述支撑板1厚度为10mm。
[0022]作为更具体的实施方案,所述支撑板1采用硬质合金制。
[0023]作为更具体的实施方案,所述聚氨酯层4包裹所述锯齿边3的边缘5mm,聚氨酯层4远锯齿边3一面为平面;还包括连接三个支撑板1中部的三个加固板5。
[0024]本技术通过在空心轴内安装内撑结构,能加强轴管主体对于径向压力和切向扭力的抗性,通过聚氨酯层的弹性和三个支撑板及加固板的分摊压力,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防止空心轴断裂、变形,相较于无内撑结构的空心轴其耐用性更高,且易于装卸、更换。
[002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心电机轴内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相交于一条直线的支撑板,相邻支撑板间夹角为120
°
,所述支撑板靠外侧一边,为锯齿边并包有聚氨酯层,所述支撑板两端的交汇点处,设有安装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空心电机轴内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层厚度为5

20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空心电机轴内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克桦罗应涛向兴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攀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