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室大棚阳荷笋周年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63768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温室大棚阳荷笋周年栽培方法,涉及农业种植方法领域,包括建堆、覆膜定植、定植管理、大棚管理和采收。该种温室大棚阳荷笋周年栽培方法,根据阳荷笋的生长需求,包括营养、生长环境包括温度、湿度的需求,根据生长发育的需要,通过合理茬口安排,建造秸秆反应堆,对大棚温度和湿度、光照、营养等环境因素进行调节,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栽培技术,阳荷笋生长速度快,生长品质较高,并且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阳荷笋只能在特定的季节采摘,局限性较大的缺陷,实现了周年栽培,极大的满足目前市场对阳荷笋的需求。阳荷笋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室大棚阳荷笋周年栽培方法
[0001]方法领域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方法领域,具体为一种温室大棚阳荷笋周年栽培方法。
[0003]背景方法
[0004]阳荷富含多种维生素,纤维素,铁、锌、硒等多种微量元素及芳香脂等,其嫩茎、嫩芽和花轴都可以食用,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药食同源的膳食纤维蔬菜。
[0005]阳荷笋,阳荷花苞,阳荷姜是阳荷笋是阳荷春季初生的嫩芽嫩茎形成圆锥状笋苔,顶部紫红色,茎基部颜色逐渐变白,经人工栽培后单根鲜笋重可达200g以上,长度可达30cm。与阳荷花苞相比,阳荷笋芳香脂含量较低,气味偏淡,产量高,消费者更易接受,市场潜力大。自然生长的阳荷笋仅在每年3~4月份上市,供应周期较短。目前市场上缺乏专门栽培阳荷笋的技术以及阳荷笋周年栽培供应技术。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温室大棚阳荷笋周年栽培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方法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方法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一种温室大棚阳荷笋周年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建堆:大棚内在种苗定植前15天,用开沟机行下挖沟,定植沟宽70cm,深25cm,在沟槽内装填玉米作物秸秆和腐熟牛粪,且腐熟牛粪的装填量为3000kg每亩,随装随踩,并保证比原地面高出5~10cm,秸秆南北两头露出10cm,以便氧气进入促进分解;接种CM菌种,CM菌种每亩用量为3kg,将扩繁好的CM菌种均匀撒在秸秆上,使菌种与秸秆上下紧密结合,之后用开沟机将土回填于秸秆上,撒施三元复合肥20kg每亩,覆土20cm,做成垄台,定植前10天浇透水,使秸秆充分吸足水分;
[0009]S2、覆膜定植、浇水,浇水后在距苗10cm周围用电动钻机打2~3排孔,且孔深以穿透秸秆层为宜;
[0010]S3、定植管理,在3月下旬采用地下茎繁殖的方式进行定植育苗,选无虫,无病,无腐蚀的嫩芽根块,做出笋子的发芽种子,且每块上至少要有2~3个幼芽,将地下茎平放在其上芽朝上,每亩地种苗2
×
103~3
×
103株,定植后覆土浇水粪肥2.0
×
103kg/亩,让茎与土密接;
[0011]S4、大棚管理:大棚管理包括环境管理、水肥管理和温度光照管理;
[0012]S5、采收,新出的阳荷笋不采收,阳荷花苞在幼小时均打掉,并于晚秋茎叶枯萎时采收地下茎,采收后于4~5℃低温冷库中储存备用。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法方案,所述菌料接种为二层:当秸秆装填1/2时,撒菌种总量的1/3,然后装第二层秸秆,装满踩实,放入剩余菌料。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法方案,所述S4中环境管理,大棚覆盖薄膜及50%遮光度遮阳网进行遮阳处理,使大棚温度维持在16~25℃,通过高温时通风和低温季节大棚、中小棚、地膜的三层覆盖,并在必要时在大棚膜上盖草帘,保证土壤湿度50~70%,空气湿度70~90%。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法方案,所述S4中水肥管理,出苗前控制土壤水分在50~60%,出苗后控制土壤水分在70~80%,每次采收后浇水,控制水分在80~90%;每4周随灌水施入硫酸钾型复合肥2~3kg每亩,EM菌1kg每亩,菌和肥料分开施,均在水中混匀或溶解后施入。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法方案,所述S4中水肥管理,在整个生长期,需追肥四次以上,第一次在返苗后,每亩可用尿素3~4kg,追入或浇施弱苗;第二次在分枝期,每亩可开沟施入硫酸钾型复合肥25~30kg;第三次在块茎膨大旺盛期,每亩冲施肥8~l0kg;第四次在拆棚后,可根据长势决定,对有早衰现象的田块,每亩应施硫酸钾型复合肥15~20kg。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法方案,所述S4中温度光照管理,在不同季节温度需保持在12~30℃,出芽前应保持较高温度,宜在25~28℃,出芽后应保持在15~20℃;采用4~6针遮光度50~60%的遮阳网进行遮阳,阳荷笋出苗时用锯末或粉碎的玉米秸秆覆盖其上进行遮阳。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本专利技术根据阳荷笋的生长需求,包括营养、生长环境包括温度、湿度的需求,根据生长发育的需要,通过合理茬口安排,建造秸秆反应堆,对大棚温度和湿度、光照、营养等环境因素进行调节,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栽培技术,阳荷笋生长速度快,生长品质较高,并且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阳荷笋只能在特定的季节采摘,局限性较大的缺陷,实现了周年栽培,极大的满足目前市场对阳荷笋的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1]实施例:本专利技术一种温室大棚阳荷笋周年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2]S1、建堆:大棚内在种苗定植前15天,用开沟机行下挖沟,定植沟宽70cm,深25cm,在沟槽内装填玉米作物秸秆和腐熟牛粪,且腐熟牛粪的装填量为3000kg每亩,随装随踩,并保证比原地面高出5~10cm,秸秆南北两头露出10cm,以便氧气进入促进分解;接种CM菌种,CM菌种每亩用量为3kg,将扩繁好的CM菌种均匀撒在秸秆上,使菌种与秸秆上下紧密结合,之后用开沟机将土回填于秸秆上,撒施三元复合肥20kg每亩,覆土20cm,做成垄台,定植前10天浇透水,使秸秆充分吸足水分;
[0023]S2、覆膜定植、浇水,浇水后在距苗10cm周围用电动钻机打2~3排孔,且孔深以穿透秸秆层为宜;
[0024]S3、定植管理,在3月下旬采用地下茎繁殖的方式进行定植育苗,选无虫,无病,无腐蚀的嫩芽根块,做出笋子的发芽种子,且每块上至少要有2~3个幼芽,将地下茎平放在其上芽朝上,每亩地种苗2
×
103~3
×
103株,定植后覆土浇水粪肥2.0
×
103kg/亩,让茎与土密接;
[0025]S4、大棚管理:大棚管理包括环境管理、水肥管理和温度光照管理;
[0026]S5、采收,新出的阳荷笋不采收,阳荷花苞在幼小时均打掉,并于晚秋茎叶枯萎时采收地下茎,采收后于4~5℃低温冷库中储存备用。
[0027]其中,菌料接种为二层:当秸秆装填1/2时,撒菌种总量的1/3,然后装第二层秸秆,
装满踩实,放入剩余菌料。
[0028]其中,S4中环境管理,大棚覆盖薄膜及50%遮光度遮阳网进行遮阳处理,使大棚温度维持在16~25℃,通过高温时通风和低温季节大棚、中小棚、地膜的三层覆盖,并在必要时在大棚膜上盖草帘,保证土壤湿度50~70%,空气湿度70~90%。
[0029]其中,S4中水肥管理,出苗前控制土壤水分在50~60%,出苗后控制土壤水分在70~80%,每次采收后浇水,控制水分在80~90%;每4周随灌水施入硫酸钾型复合肥(N、P、k各18%)2~3kg每亩,EM菌1kg每亩,菌和肥料分开施,均在水中混匀或溶解后施入。
[0030]其中,S4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室大棚阳荷笋周年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建堆:大棚内在种苗定植前15天,用开沟机行下挖沟,定植沟宽70cm,深25cm,在沟槽内装填玉米作物秸秆和腐熟牛粪,且腐熟牛粪的装填量为3000kg每亩,随装随踩,并保证比原地面高出5~10cm,秸秆南北两头露出10cm,以便氧气进入促进分解;接种CM菌种,CM菌种每亩用量为3kg,将扩繁好的CM菌种均匀撒在秸秆上,使菌种与秸秆上下紧密结合,之后用开沟机将土回填于秸秆上,撒施三元复合肥20kg每亩,覆土20cm,做成垄台,定植前10天浇透水,使秸秆充分吸足水分;S2、覆膜定植、浇水,浇水后在距苗10cm周围用电动钻机打2~3排孔,且孔深以穿透秸秆层为宜;S3、定植管理,在3月下旬采用地下茎繁殖的方式进行定植育苗,选无虫,无病,无腐蚀的嫩芽根块,做出笋子的发芽种子,且每块上至少要有2~3个幼芽,将地下茎平放在其上芽朝上,每亩地种苗2
×
103~3
×
103株,定植后覆土浇水粪肥2.0
×
103kg/亩,让茎与土密接;S4、大棚管理:大棚管理包括环境管理、水肥管理和温度光照管理;S5、采收,新出的阳荷笋不采收,阳荷花苞在幼小时均打掉,并于晚秋茎叶枯萎时采收地下茎,采收后于4~5℃低温冷库中储存备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室大棚阳荷笋周年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菌料接种为二层:当秸秆装填1/2时,撒菌种总量的1/3,然后装第二层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志斌黄兴学肖敏周国林袁根鸿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