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壁厚可调的胶囊状马铃薯薯种模具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63744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壁厚可调的胶囊状马铃薯薯种模具及使用方法,涉及马铃薯薯种模具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的马铃薯薯块播种时大小、形状规格不一的局限性,壁厚不能调节,不适配多种尺寸马铃薯薯种问题;包括上模具及与其配合使用的下模具以及壁厚调节组件;壁厚调节组件用于调节胶囊状马铃薯薯种模具的模具的壁厚,包括若干个不同直径的空心圆柱,空心圆柱的内部设置有等角度分布的若干个注料孔二,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调节壁厚调节组件内的空心圆柱,使其空心圆柱与第一模具槽之间形成不同厚度的模腔,从而实现得到不同厚度的胶囊状马铃薯薯种外壳,以便于适用不同尺寸的马铃薯薯种。以便于适用不同尺寸的马铃薯薯种。以便于适用不同尺寸的马铃薯薯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壁厚可调的胶囊状马铃薯薯种模具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马铃薯薯种模具
,具体为一种壁厚可调的胶囊状马铃薯薯种模具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马铃薯是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
[0003]现有的马铃薯在种植时,马铃薯薯块大小、形状规格不一,不易于机械化播种;马铃薯种薯体积和重量较大,传统的运输方式有各种弊端(运输成本高、贮藏难度大,制种程序繁琐);马铃薯薯种本身含有大量水分,对外界条件反应敏感,低温容易受冻,高温容易发芽,干燥容易软缩,潮湿容易腐烂,破损容易感染病害等问题;因此,需要一款胶囊状马铃薯薯种外壳,通过胶囊状马铃薯薯种外壳保护马铃薯薯种,同时又可以通过胶囊状马铃薯薯种外壳提供马铃薯薯种所需营养物,从而便于马铃薯机械化种植。
[0004]胶囊状马铃薯薯种外壳需要通过模具进行生产,而现有的马铃薯模具存在壁厚不能调节的局限性,一个模具只能生产一种厚度的马铃薯外壳,导致不适用更多尺寸的马铃薯薯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的现有的马铃薯模具存在壁厚不能调节的局限性,不适配多种尺寸马铃薯薯种问题,而提出一种壁厚可调的胶囊状马铃薯薯种模具及使用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壁厚可调的胶囊状马铃薯薯种模具,包括上模具及与其配合使用的下模具;所述下模具包括模具本体一,模具本体一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模具槽和第二模具槽;
[0007]所述上模具包括模具本体二,模具本体二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三模具槽,第三模具槽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的一端设置有模柱一;第三模具槽内位于模柱一上套接有壁厚调节组件,模具本体二的底端面位于模柱一的一侧安装有模柱二,模具本体二的上端面位于模柱二的正上方开设有注料孔一;
[0008]所述模具本体一与模具本体二通过导向组件连接;
[0009]所述壁厚调节组件用于调节胶囊状马铃薯薯种模具的模具的壁厚,包括若干个不同直径的空心圆柱,空心圆柱的内部设置有等角度分布的若干个注料孔二;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柱一、导向柱二以及与导向柱一、导向柱二配合使用的导向孔一和导向孔二;导向柱一与导向柱二对称安装在模具本体一上端面两侧边缘处,导向孔一和导向孔二对称设置在模具本体二两侧边缘处;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空心圆柱的上端面均连接有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块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与连接杆配合使用的限位矩形通孔,限位矩形通孔的两侧
安装有用于固定连接杆的固定件,固定件由对称安装在限位矩形通孔两侧的弧形弹性块组成;限位矩形通孔的形状与连接杆的横截面形状相等;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模具本体一的底端面位于第一模具槽的正下方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插接有挡板一,模具本体一的底端面位于第二模具槽的正下方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的内部滑动插接有挡板二;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挡板一的一端安装有柱形杆一,挡板二的一端安装有柱形杆二;模柱二的内部安装有模环组件,模环组件由多个套接在依次套接的圆环体组成;
[0014]一种壁厚可调的胶囊状马铃薯薯种模具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步骤一:调整模环组件内的圆环体以得到对应尺寸的马铃薯胶囊帽;将下模具水平放置,然后再将上模具内部的导向孔一和导向孔二依次穿过下模具中的导向柱一和导向柱二,以实现上模具固定在下模具上,同时使得模柱一位于第一模具槽内,模柱二位于第二模具槽内;
[0016]步骤二:将挡板一和挡板二分别插接在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内;以实现对第一模具槽和第二模具槽底部的密封;
[0017]步骤三:向下推动对应的连接杆,使得其底端的空心圆柱位于第一模具槽内;通过限位矩形通孔两侧的弧形弹性块的自身弹力对连接杆进行固定,通过空心圆柱在第一模具槽内分隔多个模腔;进而得到的马铃薯胶囊模腔;
[0018]步骤四:通过物质注料设备向未推动连接杆底端空心圆柱内的注料孔二注入对应的马铃薯营养物质,使得马铃薯营养物质在模腔内进行冷凝成型,成型后,向上拉动相邻两个模腔之间空心圆柱对应的连接杆以及最外面模腔紧邻的空心圆柱对应的连接杆,使得相邻两个模腔之间形成空隙,通过涂层注料设备向拉动连接杆对应空心圆柱内的注料孔二注入具有缓释作用的涂层容溶液已到达空隙内,冷凝后,得到马铃薯胶囊囊体,同时物质注料设备还通过注料孔一向第二模具槽内注入马铃薯营养物质,冷凝后以得到马铃薯胶囊帽,拔出挡板一和挡板二;马铃薯胶囊囊体和马铃薯胶囊帽;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物质注料设备包括储料单元、输送单元和若干个与注料孔二和注料孔一一一对应的注射管;储料单元用于储存马铃薯对应的营养物质;输送单元用于将储料单元内马铃薯对应的营养物质定量的输送至对应的注射管内,通过注射管将马铃薯对应的营养物质送至注料孔二和注料孔一内并流入第一模具槽和第二模具槽内。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涂层注料设备包括包括涂料存储模块、输送模块以及与注料孔二一一对应的输送管,涂料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具有缓释功能的涂层溶液;输送模块用于将涂层溶液输送至输送管内,以将涂层溶液通过注塑孔二进入空隙内。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1、本专利技术根据马铃薯胶囊外壳的尺寸,对应调整模环组件,将下模具水平放置,然后再将上模具内部的导向孔一和导向孔二依次穿过下模具中的导向柱一和导向柱二,以实现上模具固定在下模具上,向下推动对应的连接杆,使得其底端的空心圆柱位于第一模具槽内;通过限位矩形通孔两侧的弧形弹性块的自身弹力对连接杆进行固定,通过空心圆柱在第一模具槽内分隔多个模腔,进而得到的马铃薯胶囊的注料模腔;如图所示,空心圆柱将
第一模具槽分隔成三个模腔;每个模腔注入对应比例的马铃薯营养物质;通过物质注料设备向未推动连接杆底端空心圆柱内的注料孔二注入对应的马铃薯营养物质,使得马铃薯营养物质在模腔内进行冷凝成型,成型后,向上拉动相邻两个模腔之间空心圆柱对应的连接杆以及最外面模腔紧邻的空心圆柱对应的连接杆,使得相邻两个模腔之间形成空隙,通过涂层注料设备向拉动连接杆对应空心圆柱内的注料孔二注入具有缓释作用的涂层容溶液已到达空隙内,冷凝后,得到马铃薯胶囊囊体,同时物质注料设备还通过注料孔一向第二模具槽内注入马铃薯营养物质,冷凝后以得到马铃薯胶囊帽,拔出挡板一和挡板二;马铃薯胶囊囊体和马铃薯胶囊帽构成马铃薯胶囊外壳;
[0023]2、本专利技术通过调节壁厚调节组件内的空心圆柱,使其空心圆柱与第一模具槽之间形成不同厚度的模腔,从而实现得到不同厚度的马铃薯胶囊外壳;以便于适用不同尺寸的马铃薯种。
附图说明
[0024]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壁厚可调的胶囊状马铃薯薯种模具,包括上模具(2)及与其配合使用的下模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1)包括模具本体一(11),模具本体一(11)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模具槽(12)和第二模具槽(13);所述上模具(2)包括模具本体二(21),模具本体二(21)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三模具槽(22),第三模具槽(22)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块(23),连接块(23)的一端设置有模柱一(24);第三模具槽(22)内位于模柱一(24)上套接有壁厚调节组件(3),模具本体二(21)的底端面位于模柱一(24)的一侧安装有模柱二(27),模具本体二(21)的上端面位于模柱二(27)的正上方开设有注料孔一(25);所述模具本体一(11)与模具本体二(21)通过导向组件连接;所述壁厚调节组件(3)用于调节胶囊状马铃薯薯种模具的模具的壁厚,包括若干个不同直径的空心圆柱(31),空心圆柱(31)的内部设置有等角度分布的若干个注料孔二(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壁厚可调的胶囊状马铃薯薯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柱一(14)、导向柱二(15)以及与导向柱一(14)、导向柱二(15)配合使用的导向孔一(28)和导向孔二(26);导向柱一(14)与导向柱二(15)对称安装在模具本体一(11)上端面两侧边缘处,导向孔一(28)和导向孔二(26)对称设置在模具本体二(21)两侧边缘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壁厚可调的胶囊状马铃薯薯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圆柱(31)的上端面均连接有连接杆(32)的一端;连接块(23)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与连接杆(32)配合使用的限位矩形通孔(231),限位矩形通孔(231)的两侧安装有用于固定连接杆(32)的固定件,固定件由对称安装在限位矩形通孔(231)两侧的弧形弹性块(232)组成;限位矩形通孔(231)的形状与连接杆(32)的横截面形状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壁厚可调的胶囊状马铃薯薯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一(11)的底端面位于第一模具槽(12)的正下方开设有第一滑槽(16),第一滑槽(16)的内部滑动插接有挡板一(161),模具本体一(11)的底端面位于第二模具槽(13)的正下方开设有第二滑槽(17),第二滑槽(17)的内部滑动插接有挡板二(17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壁厚可调的胶囊状马铃薯薯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一(161)的一端安装有柱形杆一(162),挡板二(171)的一端安装有柱形杆二(172);模柱二(27)的内部安装有模环组件(29),模环组件(29)由多个套接在依次套接的圆环体(291)组成。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钊彦刘路王华斌申金秀王碧晨刘薰瑶莫雪江玉洁林亚雨朱晓彪侯华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