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厌氧发酵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3508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厌氧发酵循环装置,涉及厌氧发酵技术领域,包括:壁板,壁板环绕形成一个内部的空腔,空腔内设置有循环室一与循环室二;进料口,进料口连接壁板形成的空腔与空腔外部;循环室一包括:气提缝一,三相分离器一,三相分离器一的一端连接气提缝一,下降室一,下降室一上侧连通进料口,厌氧区一,厌氧区一连通下降室一下侧;隔板一,隔板一设置于循环室一的下方;循环室二与循环室一呈水平布置,循环室二包括:三相分离器二,下降室二,厌氧区二,厌氧区二连通下降室二下侧;出料口,出料口连接壁板形成的空腔与空腔外部;盖板,盖板盖住壁板形成的空腔,盖板上设置有气孔,通过水平设置循环室一与循环室二降低进料耗能。平设置循环室一与循环室二降低进料耗能。平设置循环室一与循环室二降低进料耗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厌氧发酵循环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厌氧发酵
,特别涉及到一种厌氧发酵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厌氧生物处理具有投资省、可回收利用能源的特点,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主要方法。目前常见的反应器各有其优缺点,内循环反应器可以通过内循环自动稀释进水,有效保证了第一反应室的进水浓度的稳定性,其次是它仅需要较短的停留时间。但内循环反应器有几个缺点需要解决,首先,由于高径比较大,内循环反应器在进料时耗能过高;其次,在污水可生化性不是太好时产气量不足,不能够形成足够的循环,造成去除率降低;再者,由于依靠气体内循环,特别是对进水水质不太稳定的厂,易导致出水水量不稳定,出水水质也相对不稳定,有时可能会出现短暂不出水现象,对后序处理工艺产生影响。
[0003]如公告号为CN110106068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大中型煤厌氧发酵分层加热实验装置,包括罐体,罐体顶部设置有下料筒,下料筒顶部设置有罐盖,下料筒下部设置有水平推拉式挡料机构,下料筒内部为富集培养区,罐体顶部设置有若干个输气口,罐体内设置有与罐体同中心线的循环导流筒,罐体内部为混合产气区,罐体顶部边缘处和下料筒上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抽气口和第二抽气口,还公开了大中型煤厌氧发酵分层加热实验装置的实验方法,其采用气体加压循环式搅拌装置对厌氧发酵循环提供动力,这样的方法耗能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目的为提供一种厌氧发酵循环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厌氧发酵反应器由于高径比较大,内循环反应器在进料时耗能过高;
[0005]为到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厌氧发酵循环装置,包括:壁板,壁板环绕形成一个内部的空腔,空腔内设置有循环室一与循环室二;进料口,进料口连接壁板形成的空腔与空腔外部;循环室一包括:气提缝一,三相分离器一,三相分离器一一端连接气提缝一,下降室一,下降室一上侧连通进料口,厌氧区一,厌氧区一连通下降室一下侧;隔板一,隔板一设置于循环室一的下方;循环室二与循环室一呈水平布置,循环室二包括:三相分离器二,下降室二,厌氧区二,厌氧区二连通下降室二下侧;出料口,出料口连接壁板形成的空腔与空腔外部;盖板,盖板盖住壁板形成的空腔,盖板上设置有气孔;
[0006]上述技术方案中,本专利技术通过循环室二与循环室一呈水平布置回流至循环室二,从进料口进料反应液后,反应液通过循环室一反应后直接回流至循环室二,工作液的循环耗能低。
[0007]进一步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循环室二还设置有气提缝二,气提缝二连接三相分离器二一端。
[0008]进一步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循环室二还设置有隔板二,隔板二与隔板一上下分布设置;隔板二设置在下降室二上侧。
[0009]进一步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相分离器一与隔板一之间形成回流缝一。
[0010]进一步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相分离器二与壁板之间形成回流缝二。
[0011]更进一步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回流缝一处设置有阻气板一,阻气板一设置于隔板一上。
[0012]更进一步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回流缝二处设置有阻气板二,阻气板二设置于壁板上。
[001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循环室二与循环室一呈水平布置回流至循环室二,从进料口进料反应液后,反应液通过循环室一反应后直接回流至循环室二,降低工作液的循环耗能;通过设置隔板一,防止反应液从厌氧区一下部流向下降室二,通过将隔板二与隔板一上下分布设置,隔板二设置在下降室二上侧,使反应液从循环室一进行较充分反应后回流至循环室二进行进一步反应,能提高产率。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厌氧发酵循环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厌氧发酵循环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厌氧发酵循环装置的反应液循环示意图。
[0018]附图中
[0019]1、进料口
ꢀꢀꢀꢀꢀꢀꢀꢀꢀꢀꢀꢀꢀꢀ
2、气体缝一
ꢀꢀꢀꢀꢀꢀꢀꢀꢀꢀꢀꢀꢀ
3、三相分离器一
[0020]4、下降室一
ꢀꢀꢀꢀꢀꢀꢀꢀꢀꢀꢀꢀ
5、厌氧区一
ꢀꢀꢀꢀꢀꢀꢀꢀꢀꢀꢀꢀꢀ
6、阻气板一
[0021]7、隔板一
ꢀꢀꢀꢀꢀꢀꢀꢀꢀꢀꢀꢀꢀꢀ
8、隔板二
ꢀꢀꢀꢀꢀꢀꢀꢀꢀꢀꢀꢀꢀꢀꢀ
9、气体缝二
[0022]10、三相分离器二
ꢀꢀꢀꢀꢀꢀꢀ
11、下降室二
ꢀꢀꢀꢀꢀꢀꢀꢀꢀꢀꢀꢀ
12、厌氧区二
[0023]13、阻气板二
ꢀꢀꢀꢀꢀꢀꢀꢀꢀꢀꢀ
14、出料口
ꢀꢀꢀꢀꢀꢀꢀꢀꢀꢀꢀꢀꢀꢀ
15、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中”“上”、“下”、“左”、“右”、“内”、“外”、“顶”、“底”、“侧”、“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6]出于简明和说明的目的,实施例的原理主要通过参考例子来描述。在以下描述中,很多具体细节被提出用以提供对实施例的彻底理解。然而明显的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这些实施例在实践中可以不限于这些具体细节。在一些实例中,没有详细地描述公知方法和结构,以避免无必要地使这些实施例变得难以理解。另外,所有实施例可以互相结合使用。
[0027]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厌氧发酵循环装置,包括:壁板,壁板环绕形成一个内部的空腔,空腔内设置有循环室一与循环室二;进料口1,进料口1连接壁板形成的空腔与空腔外部;循环室一包括:气提缝一2,三相分离器一3,三相分离器一3一端连接气提缝一2,下降室一4,下降室一4上侧连通进料口1,厌氧区一5,厌氧区一5连通下降室一4下侧;隔板一7,隔板一7设置于循环室一的下方;循环室二与循环室一呈水平布置,循环室二包括:三相分离器二10,下降室二11,厌氧区二12,厌氧区二12连通下降室二11下侧;出料口14,出料口14连接壁板形成的空腔与空腔外部;盖板,盖板盖住壁板形成的空腔,盖板上设置有气孔15。
[0028]具体地,循环室二还设置有气提缝二9,气提缝二9连接三相分离器二10的一端。
[0029]具体地,循环室二还设置有隔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厌氧发酵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壁板,所述壁板环绕形成一个内部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循环室一与循环室二;进料口(1),所述进料口(1)连接所述壁板形成的空腔与空腔外部;所述循环室一包括:气提缝一(2),三相分离器一(3),所述三相分离器一(3)一端连接所述气提缝一(2),下降室一(4),所述下降室一(4)上侧连通所述进料口(1),厌氧区一(5),所述厌氧区一(5)连通所述下降室一(4)下侧;隔板一(7),所述隔板一(7)设置于循环室一的下方;所述循环室二与所述循环室一呈水平布置,所述循环室二包括:三相分离器二(10),下降室二(11),厌氧区二(12),所述厌氧区二(12)连通所述下降室二(11)下侧;出料口(14),所述出料口(14)连接所述壁板形成的空腔与空腔外部;盖板,所述盖板盖住所述壁板形成的空腔,所述盖板上设置有气孔(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晓慧程德民赵壮壮邵志江曲强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