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煤矿地质研究的模型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3310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12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用于煤矿地质研究的模型箱,包括顶部开口的箱体。其中,箱体内设有承载板,承载板上方从下到上间隔设有放置板,放置板通过布置在承载板上的隔板固定,箱体内底部设有能够与承载板底部形成接触的支撑部件。箱体内底部设有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分别与动力装置和承载板连接。传动装置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能够带动承载板沿箱体的内侧壁上下移动从而使得放置板滑出或滑入箱体内。本申请涉及的模型箱,方便将矿石进行放置和寻找,减少时间精力的浪费,提高实用性。提高实用性。提高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煤矿地质研究的模型箱


[0001]本技术属于煤矿地质研究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煤矿地质研究的模型箱。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煤矿地质包括从煤矿基本建设开始,直到开采结束为止期间的全部地质工作,因而需要对不同的地质进行采集,采集完成的矿石需要将其收集在箱体中。
[0003]现有技术中公开的煤矿地质研究用模型箱,不方便将各种矿石进行分类放置,各种矿石混在一起,容易产生磕碰,并且不方便寻找,浪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导致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的部分或者全部,提供一种煤矿地质研究的模型箱,方便将矿石进行放置和寻找,减少时间精力的浪费,提高实用性。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用于煤矿地质研究的模型箱,包括顶部开口的箱体。其中,箱体内设有承载板,承载板上方从下到上间隔设有放置板,放置板通过布置在承载板上的隔板固定,箱体内底部设有能够与承载板底部形成接触的支撑部件。箱体内底部设有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分别与动力装置和承载板连接。传动装置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能够带动承载板沿箱体的内侧壁上下移动从而使得放置板滑出或滑入箱体内。
[0007]根据本技术的模型箱,通过动力装置驱动传动装置带动承载板向上移动,使得放置板滑出箱体,然后将采集完成的矿石放置在放置板上,方便对矿石进行分类放置和对其进行寻找,同时在矿石放置完毕后,通过动力装置驱动传动装置带动承载板向下移动,使得放置板滑入箱体,方便将矿石进行傲虎,提高实用性。
[0008]对于上述技术方案,还可进行如下所述的进一步的改进。
[0009]根据本技术的用于煤矿地质研究的模型箱,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动力装置包括正反转电机,传动装置包括主动轮、从动轮、螺纹杆、螺纹管。其中,螺纹管布置在承载板上,螺纹杆通过轴承布置在箱体内底部穿过螺纹管并与螺纹管互相螺纹配合。主动轮与正反转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设置且互相连接,从动轮套设在螺纹杆上且与主动轮啮合。
[0010]上述结构形式的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配合,能够很好地实现承载板的上下移动,且使得矿石的放置过程易于操作,整个模型箱结构稳定可靠。在使用时,首先启动电机的电源,通过电机的转动使得主动轮转动,主动轮的转动使得从动轮转动,从动轮带动螺纹杆转动从而带动螺纹管上下移动,螺纹管带动承载板上下移动。
[0011]进一步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隔板交叉布置在承载板上将箱体的内腔分为至少4个放置腔室,螺纹管穿过隔板的连接处。
[0012]上述结构形式的隔板,能够确保承载板上放置板的布置结构稳定可靠,且能够在
箱体内构建多个放置腔室,进一步提高整个模拟箱的实用性。
[0013]进一步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放置腔室的外侧面设有挡门,挡门的其中一侧与隔板的外侧边转动连接。
[0014]通过设置挡门,能够对放置腔室内的矿石起到很好的遮挡保护作用,防止承载板上下移动过程中,矿石从放置腔室内掉落,通过转动连接的形式布置挡板,便于对矿石进行分类放置的操作。
[0015]进一步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挡门的另一侧通过吸铁与隔板的外侧边互相连接。
[0016]通过吸铁连接方式固定挡门,能够进一步提高整个模拟箱的结构稳定性和挡门与隔板之间的密封性,防止矿石滑出放置板,而且吸铁结构简单,易于布置,易于操作。
[0017]进一步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箱体的顶部设有密封板,螺纹管穿过密封板。
[0018]通过在箱体顶部设置密封板,能够进一步对矿石进行保护。
[0019]进一步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箱体的顶端设有限位槽,密封板的底部设有与限位槽相对布置且能够互相形成配合的限位块。
[0020]通过上述限位槽和限位块的结构将密封板固定,一方面能够使得整个模拟箱的结构稳定可靠,增加密封板与箱体之间的密封性,另一方面,便于放置矿石的操作。
[0021]具体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限位槽和限位块均呈矩形结构。
[0022]上述结构形式的限位结构,加工方便,便于装配。
[0023]进一步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承载板的外侧面上对称设有滑块,箱体的内侧壁上对称设有与滑块形成配合的滑轨。
[0024]通过增加滑块和滑轨配合的滑动结构,能够使得承载板的上下移动更加顺畅和稳定可靠。
[0025]具体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支撑部件包括均匀对称布置的支腿。
[0026]将支撑部件设置为支腿结构,一方面便于加工布置在箱体内底部,另一方面能够很好地对承载板起到支撑作用,使得承载板受力均匀。
[0027]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方便将矿石进行放置和寻找,减少时间精力的浪费,提高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28]下面将结合附图来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地描述,在图中:
[0029]图1示意性显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模型箱的主视结构;
[0030]图2示意性显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模型箱的俯视结构;
[0031]图3示意性显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箱体的俯视结构。
[0032]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
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互相结合。
[0034]图1示意性显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模型箱10的主视结构。图2示意性显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模型箱10的俯视结构。图3示意性显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箱体1的俯视结构。
[0035]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煤矿地质研究的模型箱10,包括顶部开口的箱体1。其中,箱体1内设有承载板2,承载板2上方从下到上间隔设有放置板3,放置板3通过布置在承载板2上的隔板8固定,箱体1内底部设有能够与承载板2底部形成接触的支撑部件4。箱体1内底部设有动力装置5和传动装置6,传动装置6分别与动力装置5和承载板2连接。传动装置6在动力装置5的驱动下能够带动承载板2沿箱体1的内侧壁上下移动从而使得放置板3滑出或滑入箱体1内。
[003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模型箱,通过动力装置驱动传动装置带动承载板向上移动,使得放置板滑出箱体,然后将采集完成的矿石放置在放置板上,方便对矿石进行分类放置和对其进行寻找,同时在矿石放置完毕后,通过动力装置驱动传动装置带动承载板向下移动,使得放置板滑入箱体,方便将矿石进行傲虎,提高实用性。
[0037]如图1所示,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动力装置5包括正反转电机,传动装置6包括主动轮61、从动轮6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煤矿地质研究的模型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开口的箱体;其中,所述箱体内设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方从下到上间隔设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通过布置在所述承载板上的隔板固定,所述箱体内底部设有能够与所述承载板底部形成接触的支撑部件;所述箱体内底部设有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分别与所述动力装置和所述承载板连接;所述传动装置在所述动力装置的驱动下能够带动所述承载板沿所述箱体的内侧壁上下移动从而使得所述放置板滑出或滑入所述箱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煤矿地质研究的模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包括正反转电机,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主动轮、从动轮、螺纹杆、螺纹管;其中,所述螺纹管布置在所述承载板上,所述螺纹杆通过轴承布置在所述箱体内底部穿过所述螺纹管并与所述螺纹管互相螺纹配合;所述主动轮与所述正反转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设置且互相连接;所述从动轮套设在所述螺纹杆上且与所述主动轮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煤矿地质研究的模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交叉布置在所述承载板上将所述箱体的内腔分为至少4个放置腔室;所述螺纹管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恩史洪恺忽铁牛
申请(专利权)人: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