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丝杠多节异型升降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3303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丝杠多节异型升降杆,包括升降杆本体,所述升降杆本体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一侧的两端均设置有铰接座,每个铰接座内均通过铰杆铰接有转动板,两个转动板远离底座的一端均通过减震组件连接有行走轮组,所述行走轮组能够绕铰杆转动,每个所述铰接座上均设置有限制行走轮组绕铰杆转动的限位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置在升降杆本体底座上的行走轮组能够帮助搬运人员转移升降杆本体,限位组件能够改变行走轮组的工作状态,当转移升降杆本体时,行走轮组转动到底座下方;当需要使用升降杆本体时,行走轮组转动到底座上方,此时该行走轮组不影响升降杆本体的安装,使用更加便捷,节省了人力。节省了人力。节省了人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丝杠多节异型升降杆


[0001]本技术属于通信设备
,涉及一种单丝杠多节异型升降杆。

技术介绍

[0002]通信指挥车是一种移动的信息化载体,其中配备了现代先进的通信设备,它的通信手段比较齐全,必要时还能够替代基本指挥通信的枢纽,从而成为一个移动的通信指挥枢纽。随着5G技术的不断完善,通信指挥车也配备了5G设备终端,通信指挥车在野外作业时,由于野外信号较弱,需要将5G设备终端升高以增加信号的接收范围,这就需要用到升降杆。
[0003]现有升降杆由于自身重量较重,不便于人员搬运,在搬运时,往往需要两个人甚至多个人前后抬着,耗费人力,而且移动会很慢,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单丝杠多节异型升降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单丝杠多节异型升降杆。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单丝杠多节异型升降杆,包括由多个截面为矩形的塔节构成的升降杆本体,所述升降杆本体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一侧的两端均设置有铰接座,每个铰接座内均通过铰杆铰接有转动板,两个转动板远离底座的一端均通过减震组件连接有行走轮组,所述行走轮组能够绕铰杆转动,每个所述铰接座上均设置有限制行走轮组绕铰杆转动的限位组件。
[0006]进一步地,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固定在转动板上的减震桶体、滑动设置在减震桶体内且具有凸起部的连杆、位于减震桶体内且两端分别抵接在减震桶体与连杆凸起部之间的减震弹簧、固定在减震桶体开口的端盖,端盖上开设有供连杆通过的通孔,所述通孔内径小于连杆凸起部外径。
[0007]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板伸入铰接座的一端绕铰杆间隔开设有多个插孔,所述铰接座的一端侧壁开设有与插孔配合的限位孔,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具有阶梯孔结构的限位壳体、外缘具有限位凸起的限位杆、套设在限位杆上且两端分别抵接在限位壳体阶梯面与限位凸起上的限位弹簧,所述限位杆的一端能够通过限位孔插接到插孔内。
[0008]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转柄结构,所述转柄结构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的转柄固定座、转动设置在转柄固定座上的转轴、固定在转轴一端的转柄,所述转轴背离转柄的一端的相对两侧分别固定有拉绳,每个拉绳远离转柄的一端分别固定在限位杆背离插孔的端面上,且拉绳始终处于张紧状态。
[0009]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杆本体远离底座的侧壁上设置有握持部。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设置在升降杆本体底座上的行走轮组能够帮助搬运人员转移升降杆本体,限位组件能够改变行走轮组的工作状态,当转移升降杆本体时,行走轮组转动到底座下方;当需要使用升降杆本体时,行走
轮组转动到底座上方,此时该行走轮组不影响升降杆本体的安装,使用更加便捷,节省了人力。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一;
[0012]图2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二;
[0013]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4]图4是图3中A部放大图;
[0015]图5是本技术中减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6是本技术中转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升降杆本体;2、底座;3、铰接座;4、转动板;5、减震组件;51、减震桶体;52、连杆;53、减震弹簧;54、端盖;6、行走轮组;7、限位组件;71、限位壳体;72、限位杆;73、限位弹簧;8、插孔;9、限位孔;10、转柄固定座;11、转轴;12、转柄;13、拉绳;14、握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如图1

图6所示,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单丝杠多节异型升降杆,包括由多个截面为矩形的塔节构成的升降杆本体1,该升降杆本体1为现有技术,公告号为CN207260728U公开了一种单丝杠多螺母式升降塔,升降杆本体1为该专利申请文件中的升降塔,该升降杆本体1底部焊接有底座2,该底座2与螺栓配合,从而将升降杆本体1固定在通讯指挥车上,位于底座2同一侧两端上通过螺栓或焊接有铰接座3,该铰接座3的横截面为C型,每个铰接座3内均通过铰杆铰接有转动板4,两个转动板4远离底座2的一端均通过减震组件5连接有行走轮组6,该行走轮组6能够绕着铰杆转动,进而改变行走轮组6的工作状态,即当行走轮组6绕着铰杆顺时针转动,并且行走轮组6低于底座2时,搬运人员将升降杆本体1倾斜放置,能够通过行走轮组6拉动升降杆;当行走轮组6绕着铰杆逆时针转动,并且行走轮组6高于底座2时,行走轮组6不影响升降杆本体1的安装,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螺栓将底座2安装在通讯指挥车上,每个所述铰接座3上均设置有限制行走轮组6绕铰杆转动的限位组件7,当行走轮组6处于工作状态或非工作状态时,该限位组件7都能固定行走轮组6,使其保持工作或非工作状态。
[0020]本实施例中,所述减震组件5包括焊接在转动板4上的减震桶体51、滑动设置在减震桶体51内且具有凸起部的连杆52、位于减震桶体51内且两端分别抵接在减震桶体51与连杆52凸起部之间的减震弹簧53以及固定在减震桶体51开口端的端盖54,该凸起部位于减震桶体51内,从而避免连杆52脱离减震桶体51,该端盖54上开设有供连杆52通过的通孔,该通孔的内径小于连杆52凸起部的外径,当遇到颠簸路面时,该减震组件5能够减缓路面对行走轮组6的冲击,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减缓搬运人员拉动升降杆本体1移动过程中产生的晃动,增加搬运人员搬运升降杆本体1时的稳定性。
[0021]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板4伸入铰接座3的一端侧壁绕铰杆间隔开设有多个插孔8,所述铰接座3的一端侧壁开设有与插孔8配合的限位孔9,转动板4转动时,每个插孔8均能够与限位孔9连通,所述限位组件7包括具有阶梯孔结构的限位壳体71、外缘具有限位凸起的限位杆72、套设在限位杆72上且两端分别抵接在限位壳体71阶梯面与限位凸起上的限位弹簧73,限位孔9和插孔8的内径尺寸优选一致,所述限位杆72背离限位弹簧73的一端能够伸入限位孔9和插孔8内,使用时,将限位弹簧73套设在限位杆72上,接着将限位杆72插接在限位壳体71的大径内孔中,接着将限位壳体71通过螺栓固定在铰接座3上,初始状态下,由于限位弹簧73的弹性压力,限位杆72背离限位弹簧73的一端插接在限位孔9内,转动转动板4,当其中一个插孔8与限位孔9连通时,限位杆72通过限位孔9插接到该插孔8内,从而限制转动板4转动,进而保持行走轮组6的工作状态。
[0022]本实施例中,位于两个铰接座3上的限位组件7相对设置,优选的,两个限位杆72背离与其配合的限位弹簧73的一端相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丝杠多节异型升降杆,包括由多个截面为矩形的塔节构成的升降杆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本体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一侧的两端均设置有铰接座,每个铰接座内均通过铰杆铰接有转动板,两个转动板远离底座的一端均通过减震组件连接有行走轮组,所述行走轮组能够绕铰杆转动,每个所述铰接座上均设置有限制行走轮组绕铰杆转动的限位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丝杠多节异型升降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固定在转动板上的减震桶体、滑动设置在减震桶体内且具有凸起部的连杆、位于减震桶体内且两端分别抵接在减震桶体与连杆凸起部之间的减震弹簧、固定在减震桶体开口的端盖,端盖上开设有供连杆通过的通孔,所述通孔内径小于连杆凸起部外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丝杠多节异型升降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敏宋利源杨彦敏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汇聚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