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平面灯的电极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3297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的平面灯的电极构造,应用于一具备至少一弯折管道的气体放电腔体的平面灯,通过该气体放电腔体内部配置有荧光体及放电气体,且在该气体放电腔体外壁的放电电极上设置有一横跨该弯折管道的导电件,使得导电件可扩大放电电极输入的电力面积,从而达到平面灯最佳的均光效果。(*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平面灯的电极构造,特别涉及一种采用导电件横跨平面灯弯折管道而增加放电电极输入电力面积,藉此达到平面灯最佳均光化效果的平面灯的电极构造。
技术介绍
在平面萤光灯的制作技术上,其所呈现的光源效果必需保持均匀分布,已知被运用于背光光源的平面气体放电灯,其主要的运作原理是通过促使反应气体(一般为惰性气体)放电的方式,来激发涂布在出光侧的萤光材料发光,而其所需的电力是由一反流器(Inverter)所提供。类似的技术可参照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521300号的“底板和盖板之间具有支件的介电质阻障式放电用的放电灯”。而这类平面气体放电灯根据其中电极的设计又可分为外部电极式(参照图1)与内部电极式两种,其中位于出光侧的上层玻璃和位于背光侧的下层玻璃之间形成一密闭的腔体,在此腔体中填充有反应气体,其中上层玻璃的断面形状通常会形成一种具有支撑能力的支撑部,在腔体的内层靠近出光侧的表面涂布有萤光材料,下层玻璃的内壁靠近背光侧的表面则涂布有反光材料,可反射向下行进(即朝向背光侧行进)的光线,外部电极式的下层玻璃的外侧表面贴附着电极,另外还以一绝缘层包覆着电极;而内部电极式的差异处则是将电极设于密闭的腔体内部,并利用一支撑件来支撑上层玻璃和下层玻璃。当电极接受反流器转换后的电力时,促成腔体内部的反应气体产生放电现象放出紫外线进而激发萤光材料发光。以外部电极式的平面气体放电灯为例,反光材料为了不影响放电作用,其厚度必须很薄,所以萤光材料发出的部分光线容易朝向背光侧透出,而包覆着电极的绝缘层又不具有反射光线的作用,更会使得部分光线自平面气体放电灯的背光侧泄漏,影响出光侧实际的发光效率;此外,无论是内部电极或外部电极,电极端大多如图1所示位于平面灯的两端侧,由于两端侧之间电极具备多层弯折管道,因此,在各弯折管道的急转端角处,放电电压必须具备较高启始电压方能达到,但因其距离过长,仍会造成部分区段光源不足的暗黑状况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改进的平面灯的电极构造。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的平面灯的电极构造,该平面灯是一具备至少一弯折管道的气体放电腔体,在该气体放电腔体内部配置有萤光体及放电气体,且在气体放电腔体的外壁配置有放电电极,本技术的特征在于,放电电极设置于气体放电腔体的至少一外壁表面,且放电电极上设置有一横跨弯折管道的导电件。本技术采用外部电极上配置有一横跨平面灯弯折管道的导电件,藉此导电件可扩大输入电力面积以产生放电现象激发各导电管道的发光气体及萤光体作用而发出光源,这样可达到平面灯最佳的均光效果。此外,本技术的导光件是以具备导电胶的碳纤维贴布采用黏贴方式覆盖放电电极,藉此可降低制作成本,提高制造效率及品质。另外,本技术还可应用于U形弯折灯管。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平面灯的放电电极配置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平面灯放电电极的配置示意图;图3是图2在A-A位置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以及图6是本技术应用于U型灯管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及
技术实现思路
,现结合附图说明如下请参阅图2、3所示,是本技术的平面灯10放电电极14a、14b配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应用于一平面灯10,该平面灯10是一具备至少一弯折管道13的气体放电腔体11,弯折管道13的形成可通过气体放电腔体11内部以隔板12区隔,在该气体放电腔体11内部配置有萤光体及惰性气体的放电气体,且在该气体放电腔体11外壁配置有金属电极的放电电极14a、14b,该放电电极14a、14b则电性连接至一反流器30,其中,本技术的放电电极14a、14b设置于该气体放电腔体11的至少一外壁表面,且所述放电电极14a、14b上设置有一横跨该弯折管道13的导电件15a。在图2、3中示出了本技术的放电电极14a、14b及导电件15a配置于该气体放电腔体11上表面的上端侧的情况,而图4则示出了本技术的放电电极14a、14b及导电件15a、15b配置于该气体放电腔体11上表面的上、下端侧的情况,图5则示出了本技术的放电电极14a、14b及导电件15a、15b同时配置于该气体放电腔体11上、下表面的上、下端侧的情况,而图6则示出了本技术还可适用于以弯折方式制成的U型灯管20的情况,其中放电电极14a、14b及导电件15a、15b的配置数量视反流器30提供输入电力的大小及平面灯10的大小等条件而定,且本技术的导电件15a、15b通过具备导电胶151的碳纤维贴布152组成,因此,该导电件15a、15b可轻易制作且覆盖黏贴放电电极14a、14b,放电电极14a、14b则可采用单向高低电位的电力输入模式或双向推挽式电力输入模式,在各实施图标中可以明显看出,放电电极14a、14b虽配置于平面灯10的两端侧,但因本技术的导电件15a、15b横跨于各弯折管道13,因此,在各弯折管道13也具备放电现象激发放电气体及萤光体发出光源,藉此将改善传统放电电极14a、14b相对距离过长及弯折角转向的平面灯10部分区段显示光源不足的问题,而本技术可达到最佳的平面灯10亮度均匀化的功效。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平面灯(10)的电极构造,所述平面灯(10)是一具备至少一弯折管道(13)的气体放电腔体(11),在所述气体放电腔体(11)内部配置有萤光体及放电气体,且在所述气体放电腔体(11)外壁配置有放电电极(14a、14b),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电电极(14a、14b)设置于所述气体放电腔体(11)的至少一外壁表面,且所述放电电极(14a、14b)上设置有一横跨所述弯折管道(13)的导电件(15a、15b)。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平面灯(10)的电极构造,所述平面灯(10)是一具备至少一弯折管道(13)的气体放电腔体(11),在所述气体放电腔体(11)内部配置有萤光体及放电气体,且在所述气体放电腔体(11)外壁配置有放电电极(14a、14b),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电极(14a、14b)设置于所述气体放电腔体(11)的至少一外壁表面,且所述放电电极(14a、14b)上设置有一横跨所述弯折管道(13)的导电件(15a、15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平面灯(10)的电极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15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进文郑英男
申请(专利权)人:新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