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饲泵入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3258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鼻饲泵入加热器,包括上盖、底壳、转动连接座、卡槽、上加热腔、进水口、下加热腔、出水口、连通软管、电热丝、电源线、旋钮开关、封堵盖、吸盘、环形连接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卡槽为上加热腔与下加热腔所开设的半圆弧形状凹槽卡放对接而成,形成对放置在卡槽内的鼻饲泵管道的全包围,可对管道进行全方位的加热;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以及连通软管,可实现注水或排水,同时在加热时,也可经由连通软管实现上下两个加热腔内的水温传递;上加热腔与上盖之间、下加热腔与底壳之间均留有真空间隙,起到隔热的作用,进而可避免接触时被烫伤;底壳的底端外边缘处设置有吸盘,可使该加热器稳定放置,避免因碰触而倾倒。避免因碰触而倾倒。避免因碰触而倾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鼻饲泵入加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加热器,具体为一种鼻饲泵入加热器,属于医用辅助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鼻饲泵用于给患者进行水、营养液输入或者进食的医疗用品,对失去吞咽能力的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已成为维持患者生命的一种重要手段,而适宜的温度更是肠内营养的有效保证,同时也能减少各类肠道并发症的发生,而在对患者输送水或营养液时,由于输送的时间较长,因此即使一开始输送的是热水或热的营养液,长时间输送也会慢慢温度降低,导致后期输送的都是冷水或冷的营养液,而温度或过低则会刺激患者的胃神经,使患者感到不舒服,也影响对营养的吸收,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鼻饲泵入加热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问题而提供一种鼻饲泵入加热器。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鼻饲泵入加热器,包括上盖、底壳、卡槽、上加热腔和下加热腔;所述上盖与底壳构成该加热器的壳体结构,所述上加热腔和下加热腔构成该加热器的加热结构,所述上加热腔固定安置在上盖内,所述下加热腔固定安放在底壳内,所述上加热腔与下加热腔之间设置有卡槽,所述下加热腔内安置有电热丝,所述电热丝通过旋钮开关与电源线的一端进行连接,且所述电源线的另一端与外设电源呈电性连接。
[0005]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盖与底壳之间通过转动连接座呈转动连接。
[0006]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槽为上加热腔与下加热腔所开设的半圆弧形状凹槽卡放对接而成。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加热腔的上端开设有穿过上盖的进水口,所述下加热腔的底端开设有穿过底壳的出水口,且所述上加热腔的底端通过连通软管与下加热腔进行连通。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上均安装有封堵盖。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加热腔与上盖通过环形连接板进行连接,且上加热腔与上盖之间留有真空间隙。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加热腔与底壳通过环形连接板进行连接,且下加热腔与底壳之间留有真空间隙。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壳的底端外边缘处设置有吸盘。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鼻饲泵入加热器设计合理,卡槽为上加热腔与下加热腔所开设的半圆弧形状凹槽卡放对接而成,能够形成对放置在卡槽内的鼻饲泵管道的全包围,进而可对管道进行全方位的加热;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以及连通软管,可实现注水
或排水,同时在加热时,也可经由连通软管实现上下两个加热腔内的水温传递;上加热腔与上盖之间留有真空间隙,下加热腔与底壳之间留有真空间隙,起到隔热的作用,进而可避免接触时被烫伤;底壳的底端外边缘处设置有吸盘,通过吸盘吸附在安置面上,进而可使该加热器稳定放置,避免因碰触而倾倒。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上盖打开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上盖,2、底壳,3、转动连接座,4、卡槽,5、上加热腔,6、进水口,7、下加热腔,8、出水口,9、连通软管,10、电热丝,11、电源线,12、旋钮开关,13、封堵盖,14、吸盘和15、环形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实施例一
[0019]请参阅图1~3,一种鼻饲泵入加热器,包括上盖1、底壳2、卡槽4、上加热腔5和下加热腔7;所述上盖1与底壳2构成该加热器的壳体结构,所述上加热腔5和下加热腔7构成该加热器的加热结构,所述上加热腔5固定安置在上盖1内,所述下加热腔7固定安放在底壳2内,所述上加热腔5与下加热腔7之间设置有卡槽4,所述下加热腔7内安置有电热丝10,所述电热丝10通过旋钮开关12与电源线11的一端进行连接,且所述电源线11的另一端与外设电源呈电性连接。
[0020]进一步的,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上盖1与底壳2之间通过转动连接座3呈转动连接,带动上盖1打开,进而便于将鼻饲泵的管道放置在卡槽4内。
[0021]进一步的,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卡槽4为上加热腔5与下加热腔7所开设的半圆弧形状凹槽卡放对接而成,能够形成对放置在卡槽4内的鼻饲泵管道的全包围,进而可对管道进行全方位的加热。
[0022]进一步的,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上加热腔5的上端开设有穿过上盖1的进水口6,所述下加热腔7的底端开设有穿过底壳2的出水口8,且所述上加热腔5的底端通过连通软管9与下加热腔7进行连通,能够通过进水口6向两个加热腔内注水,同时也能够通过出水口8将两个加热腔内的水排水,便于对加热用的水进行更换,同时在加热时,也可经由连通软管9实现上下两个加热腔内的水温传递。
[0023]进一步的,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口6与出水口8上均安装有封堵盖13,便于开启或关闭进水口6和出水口8,进而可便于进行加水或进行排水。
[0024]实施例二
[0025]请参阅图1~3,一种鼻饲泵入加热器,包括上盖1、底壳2、卡槽4、上加热腔5和下加
热腔7;所述上盖1与底壳2构成该加热器的壳体结构,所述上加热腔5和下加热腔7构成该加热器的加热结构,所述上加热腔5固定安置在上盖1内,所述下加热腔7固定安放在底壳2内,所述上加热腔5与下加热腔7之间设置有卡槽4,所述下加热腔7内安置有电热丝10,所述电热丝10通过旋钮开关12与电源线11的一端进行连接,且所述电源线11的另一端与外设电源呈电性连接。
[0026]进一步的,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上加热腔5与上盖1通过环形连接板15进行连接,且上加热腔5与上盖1之间留有真空间隙,起到隔热的作用,进而可避免接触到上盖1时被烫伤。
[0027]进一步的,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下加热腔7与底壳2通过环形连接板15进行连接,且下加热腔7与底壳2之间留有真空间隙,起到隔热的作用,进而可避免接触到底壳2时被烫伤。
[0028]进一步的,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底壳2的底端外边缘处设置有吸盘14,通过吸盘14吸附在安置面上,进而可使该加热器稳定放置,避免因碰触而倾倒。
[0029]工作原理:在使用该鼻饲泵入加热器时,首先打开进水口6上的封堵盖13,向上加热腔5内注水,同时所注入的水可以经由连通软管9进入到下加热腔7内,注满后拧上封堵盖13,并将该加热器放置在安置面上,通过吸盘14吸附在安置面上,进而可使该加热器稳定放置,然后接通电源,通过电热丝10对下加热腔7内的水进行加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饲泵入加热器,包括上盖(1)、底壳(2)、卡槽(4)、上加热腔(5)和下加热腔(7);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与底壳(2)构成该加热器的壳体结构,所述上加热腔(5)和下加热腔(7)构成该加热器的加热结构,所述上加热腔(5)固定安置在上盖(1)内,所述下加热腔(7)固定安放在底壳(2)内,所述上加热腔(5)与下加热腔(7)之间设置有卡槽(4),所述下加热腔(7)内安置有电热丝(10),所述电热丝(10)通过旋钮开关(12)与电源线(11)的一端进行连接,且所述电源线(11)的另一端与外设电源呈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饲泵入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与底壳(2)之间通过转动连接座(3)呈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饲泵入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4)为上加热腔(5)与下加热腔(7)所开设的半圆弧形状凹槽卡放对接而成。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颖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