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核酸检测的改性硅胶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62841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核酸检测的改性硅胶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出二氧化硅混合溶胶;将步骤S1中的得到的二氧化硅混合溶胶分散在乙醇中超声15~30min,后加入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核酸检测的改性硅胶膜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核酸检测材料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核酸检测的改性硅胶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核酸抽提是下游核酸检测、研究或产品开发的起点,所分离的核酸的质量和完整性直接影响研究或诊断结果,因此核酸抽提是分子生物学最关键的方法之一。目前已有很多专业化的核酸抽提方法可以从各种生物样品中抽提出、或者总核酸。现有技术的大多数商业核酸提取试剂盒均采用固相抽提法,其主要以固相支持物为载体,包括细胞裂解、核酸吸附、漂洗和洗脱四个关键步骤。而根据使用的固相支持物的不同,主要分为离心柱法核酸提取和磁珠法核酸提取两种方法。
[0003]磁珠法核酸提取的主要原理是用带有磁荷的颗粒进行核酸的分离;这些磁颗粒一般用表面包被活性基团的氧化铁颗粒制成,磁珠表面包被有活性基团可特异性吸附核酸,后期可通过磁场中的永磁将其移除。氧化铁表面积大,结合核酸的能力较强,可作为较好的分离载体。赋予容器侧壁磁性之后,样品混合物中结合有核酸的磁珠则聚集到容器壁,直接倾倒容器可将其他杂质去除,避免了反复离心。而离心柱法核酸提取大多数是以硅胶滤膜作为固相载体的,基于二氧化硅选择性结合DNA的独特属性。其原理是带负电的DNA骨架与带正电的硅胶滤膜之间的高亲和力。钠离子起到阳离子桥的作用,它可以吸引核酸磷酸骨架里带负电荷的氧。在高盐条件(pH≤7)下,钠离子可破坏水中的氢与硅中带负电荷的氧之间的氢键。通过大量漂洗去掉所有杂物后,用缓冲液或蒸馏水在低离子强度下洗脱纯化的DNA。
专利技术内容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核酸检测的改性硅胶膜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S1:制备出二氧化硅混合溶胶。
[0006]S2:将步骤S1中的得到的二氧化硅混合溶胶分散在乙醇中超声15~30min,后加入γ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搅拌2~4h后分别用四氢呋喃离心洗涤,然后加入到四氢呋喃中,并加入偏苯三酸酐,55~70℃水浴搅拌2~6h,冷却后用去离子水离心洗涤3~6次获得羧基改性二氧化硅混合溶胶。
[0007]S3:将步骤S2中得到的羧基改性二氧化硅混合溶胶分散在体积比为1:1的乙醇和去离子水混合溶液中,搅拌30~60min,然后加入Tris

HCl缓冲液、多巴胺、异硫氰酸胍、月桂酸单甘油酯搅拌2~3h。
[0008]S4:将步骤S3中得到的物质加入到静电纺丝注射泵中,进行静电纺丝,在接收辊上得到所述改性硅胶摸。
[0009]进一步地,所述二氧化硅混合溶胶采用以下方法制备:
[0010]1)将正硅酸乙酯加入到体积比为1.5:1的无水乙醇和冰醋酸混合液中,室温下超声搅拌15~30min,然后缓慢滴入丙三醇

去离子水溶液并室温下搅拌8~15min。
[0011]2)将浓盐酸缓慢的滴入步骤1)的溶液中,并升温至55~65℃水浴搅拌25~50min,滴加完毕后降温至30~40℃并加入适量聚乙烯醇水溶液和甲基纤维素的乙醇溶液室温搅拌45~70min。
[0012]3)将步骤2)中的溶液收集静置1.5~3h后,用滤纸过滤得到二氧化硅混合溶胶。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丙三醇

去离子水溶液中丙三醇和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1:1.4~2.5;步骤1)中加入丙三醇

去离子水溶液与无水乙醇溶液的体积比为1:2.5~4.4。
[0014]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聚乙烯醇水溶液和甲基纤维素的乙醇溶液的体积比为1:2.5~3.5;其中聚乙烯醇水溶液的溶度为8~15wt%,甲基纤维素的乙醇溶液的浓度为0.45~0.63wt%。
[0015]进一步地,所述二氧化硅混合溶胶、γ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偏苯三酸酐的质量比为(30~50):(11~16):(1~1.8)。
[0016]进一步地,所述羧基改性二氧化硅混合溶胶和混合溶液的体积比为1:4~6。
[0017]进一步地,所述Tris

HCl缓冲液、多巴胺、异硫氰酸胍和月桂酸单甘油酯的体积比为(1~2):(12~16):(6.5~11.4):(4~10)。
[001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静电纺丝注射电压为20~25KV,注射距离为10~16cm,注射速率为0.5~0.65cm/h。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中,制备出二氧化硅混合溶胶;将步骤S1中的得到的二氧化硅混合溶胶分散在乙醇中超声15~30min,后加入γ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搅拌2~4h后分别用四氢呋喃离心洗涤,然后加入到四氢呋喃中,并加入偏苯三酸酐,55~70℃水浴搅拌2~6h,冷却后用去离子水离心洗涤3~6次获得羧基改性二氧化硅混合溶胶;将步骤S2中得到的羧基改性二氧化硅混合溶胶分散在体积比为1:1的乙醇和去离子水混合溶液中,搅拌30~60min,然后加入Tris

HCl缓冲液、多巴胺、异硫氰酸胍、月桂酸单甘油酯搅拌2~3h;将步骤S3中得到的物质加入到静电纺丝注射泵中,进行静电纺丝,在接收辊上得到所述改性硅胶膜,核酸产量有利极大的进步,大幅度减少了核酸提取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作具体详细的说明,本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2]实施例1
[0023]一种用于核酸检测的改性硅胶膜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4]S1:制备出二氧化硅混合溶胶:1)将正硅酸乙酯加入到体积比为1.5:1的无水乙醇和冰醋酸混合液中,室温下超声搅拌15min,然后缓慢滴入丙三醇

去离子水溶液并室温下搅拌8min;其中丙三醇

去离子水溶液中丙三醇和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1:1.4;丙三醇

去离子水溶液与无水乙醇溶液的体积比为1:2.5
[0025]2)将浓盐酸缓慢的滴入步骤1)的溶液中,并升温至55℃水浴搅拌25min,滴加完毕后降温至30℃并加入适量聚乙烯醇水溶液和甲基纤维素的乙醇溶液室温搅拌45min;其中聚乙烯醇水溶液和甲基纤维素的乙醇溶液的体积比为1:2.5;其中聚乙烯醇水溶液的溶度为8wt%,甲基纤维素的乙醇溶液的浓度为0.45wt%。
[0026]3)将步骤2)中的溶液收集静置1.5h后,用滤纸过滤得到二氧化硅混合溶胶。
[0027]S2:将步骤S1中的得到的二氧化硅混合溶胶分散在乙醇中超声15min,后加入γ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搅拌2h后分别用四氢呋喃离心洗涤,然后加入到四氢呋喃中,并加入偏苯三酸酐,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核酸检测的改性硅胶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出二氧化硅混合溶胶;S2:将步骤S1中的得到的二氧化硅混合溶胶分散在乙醇中超声15~30min,后加入γ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搅拌2~4h后分别用四氢呋喃离心洗涤,然后加入到四氢呋喃中,并加入偏苯三酸酐,55~70℃水浴搅拌2~6h,冷却后用去离子水离心洗涤3~6次获得羧基改性二氧化硅混合溶胶;S3:将步骤S2中得到的羧基改性二氧化硅混合溶胶分散在体积比为1:1的乙醇和去离子水混合溶液中,搅拌30~60min,然后加入Tris

HCl缓冲液、多巴胺、异硫氰酸胍、月桂酸单甘油酯搅拌2~3h;S4:将步骤S3中得到的物质加入到静电纺丝注射泵中,进行静电纺丝,在接收辊上得到所述改性硅胶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核酸检测的改性硅胶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硅混合溶胶采用以下方法制备:1)将正硅酸乙酯加入到体积比为1.5:1的无水乙醇和冰醋酸混合液中,室温下超声搅拌15~30min,然后缓慢滴入丙三醇

去离子水溶液并室温下搅拌8~15min;2)将浓盐酸缓慢的滴入步骤1)的溶液中,并升温至55~65℃水浴搅拌25~50min,滴加完毕后降温至30~40℃并加入适量聚乙烯醇水溶液和甲基纤维素的乙醇溶液室温搅拌45~70min;3)将步骤2)中的溶液收集静置1.5~3h后,用滤纸过滤得到二氧化硅混合溶胶。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一IntClB零一D七一零六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润扩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