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下料的固废处理拖泥车料斗,包括料斗本体及刮料机构;所述刮料机构包括驱动装置、转轴A、转轴B、链条、链轮及若干个刮板;所述转轴A于转轴B转动连接于料斗本体内部的前后两端,驱动装置驱动链接于转轴A或转轴B,两个链轮分别链接于转轴A及转轴B上,链条传动连接于两个链轮之间;所述刮板连接于链条上,且刮板沿料斗本体的宽度方向布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料斗中增设刮料装置,可有效的刮处粘附在料斗底部的污泥,不仅省时省力,而且安全可靠。而且安全可靠。而且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下料的固废处理拖泥车料斗
[0001]本技术涉及拖泥车
,尤其涉及一种方便下料的固废处理拖泥车料斗。
技术介绍
[0002]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丧失原有的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体,半固体,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不能排入水体的液态废物和不能排入大气的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物质。由于多具有较大的危害性,一般归入固体废物管理体系。而固废处理,通常是指物理、化学、生物、物化及生化方法把固体废物转化为适于运输、贮存、利用或处置的过程,固体废弃物处理的目标是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0003]固废处理的过程中会产生污泥,在实际生产时,一般通过翻斗式的运输车拖运至下道工序进一步处理。但是,污泥的黏度较大,在卸料的过程中极易粘附在料斗底部。在现有技术中,大多是操作人员使用铁锹向下刮料。这种传统的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下料的固废处理拖泥车料斗,在料斗中增设刮料装置,可有效的刮处粘附在料斗底部的污泥,不仅省时省力,而且安全可靠,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方便下料的固废处理拖泥车料斗,包括料斗本体及刮料机构;所述刮料机构包括驱动装置、转轴A、转轴B、链条、链轮及若干个刮板;所述转轴A于转轴B转动连接于料斗本体内部的前后两端,驱动装置驱动链接于转轴A或转轴B,两个链轮分别链接于转轴A及转轴B上,链条传动连接于两个链轮之间;所述刮板连接于链条上,且刮板沿料斗本体的宽度方向布设。
[0007]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驱动装置为液压马达,该液压马达连接于料斗本体的外壁,且液压马达通过联轴器连接于转轴A。
[0008]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转轴A与转轴B的两端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于料斗本体的侧板上,转轴A与转轴B高度一致且相互平行。
[0009]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链轮通过嵌套连接于转轴A与转轴B上,链条上连接有耳板,刮板连接于耳板上。
[0010]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刮板移动至链条下方时与料斗本体的斗底接触,且相邻的两个刮板之间距离相同。
[0011]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刮板受力可弹性变形。
[0012]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刮板的材质为橡胶板。
[0013]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料斗本体的斗底呈的纵向界面为倒置的梯形,刮板的形状与斗底相匹配。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第一、本技术的方便下料的固废处理拖泥车料斗,在料斗中增设刮料装置,可有效的刮处粘附在料斗底部的污泥,不仅省时省力,而且安全可靠。
[0016]第二、本技术的方便下料的固废处理拖泥车料斗,驱动装置为液压马达,可与翻斗式运输车共用液压系统。
[0017]第三、本技术的方便下料的固废处理拖泥车料斗,刮板受力可弹性变形,可有效的保护刮板及料斗不易损坏。
[0018]第四、本技术的方便下料的固废处理拖泥车料斗,料斗本体的斗底呈的纵向界面为倒置的梯形,污泥不易堆积在料斗底部的边缘处,且刮板的形状与斗底相匹配,保证刮板的刮泥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正视图。
[0020]图2为图1的左视图。
[0021]图3为图1的俯视图。
[0022]图中:1
‑
料斗本体、101
‑
斗底、2
‑
刮料机构、201
‑
液压马达、202
‑
转轴A、203
‑
转轴B、204
‑
链条、205
‑
链轮、206
‑
刮板、207
‑
联轴器、208
‑
轴承座、210
‑
耳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
[0024]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方便下料的固废处理拖泥车料斗,包括料斗本体1及刮料机构2;所述刮料机构2包括驱动装置、转轴A202、转轴B203、链条204、链轮205及若干个刮板206;所述转轴A202于转轴B203转动连接于料斗本体1内部的前后两端,驱动装置驱动链接于转轴A202或转轴B203,两个链轮205分别链接于转轴A202及转轴B203上,链条204传动连接于两个链轮205之间;所述刮板206连接于链条204上,且刮板206沿料斗本体1的宽度方向布设;所述驱动装置为液压马达201,该液压马达201连接于料斗本体1的外壁,且液压马达201通过联轴器207连接于转轴A202;所述转轴A202与转轴B203的两端通过轴承座208转动连接于料斗本体1的侧板上,其中从动的转轴B203两端轴承座208为T型轴承座208,以方便调节链条204的松紧;转轴A202与转轴B203高度一致且相互平行;所述链轮205连接于转轴A202与转轴B203上,链条204上连接有耳板210,刮板206连接于耳板210上;所述刮板206移动至链条204下方时与料斗本体1的斗底101接触,且相邻的两个刮板206之间距离相同;所述刮板206受力可弹性变形;所述刮板206的材质为橡胶板。
[0025]实施例2: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的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实施例1在使用时,污泥会堆积在料斗底101部的边缘处,不易清理;而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避免上述缺陷,具体地说:
[0026]所述料斗本体1的斗底101呈的纵向界面为倒置的梯形,刮板206的形状与斗底101相匹配。本实施例料斗本体1的斗底101呈的纵向界面为倒置的梯形,污泥不易堆积在料斗
底101部的边缘处,且刮板206的形状与斗底101相匹配,保证刮板206的刮泥效果更佳。
[0027]除此之外,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此处不作赘述。
[0028]本技术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0029]使用时,在原有的翻斗车液压系统中增设二位二通手动换向阀以控制液压马达201;在卸料快结束时,液压马达201启动,并驱动转轴A202转动,转轴A202通过链条204驱动转轴B203转动,从而实现刮板206的循环移动;当刮板206移动至链条204底部时,与料斗的斗底101接触刮除粘附在斗底101的污泥,并通过刮板206推送至料斗的后端并最终落下。
[0030]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下料的固废处理拖泥车料斗,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斗本体(1)及刮料机构(2);所述刮料机构(2)包括驱动装置、转轴A(202)、转轴B(203)、链条(204)、链轮(205)及若干个刮板(206);所述转轴A(202)于转轴B(203)转动连接于料斗本体(1)内部的前后两端,驱动装置驱动链接于转轴A(202)或转轴B(203),两个链轮(205)分别链接于转轴A(202)及转轴B(203)上,链条(204)传动连接于两个链轮(205)之间;所述刮板(206)连接于链条(204)上,且刮板(206)沿料斗本体(1)的宽度方向布设。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下料的固废处理拖泥车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液压马达(201),该液压马达(201)连接于料斗本体(1)的外壁,且液压马达(201)通过联轴器(207)连接于转轴A(20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下料的固废处理拖泥车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A(202)与转轴B(203)的两端通过轴承座(208)转动连接于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祥华,于淮宁,刘建,刘亮,刘绪军,
申请(专利权)人:瀚蓝淮安固废处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