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轴承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2647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磨轴承及其生产工艺,包括外圈、内圈与保持架,所述保持架包括有多组呈环形分布的弧形段,且相邻两组弧形段之间通过连杆固定连接,所述保持架内表壁滑动连接有伸缩座,所述伸缩座竖直端外表壁与保持架内表壁之间通过弹簧弹性连接,相邻两组所述伸缩座之间卡合连接有滚珠,所述外圈与内圈相对面分别固定连接有衬套二与衬套一,所述所述衬套二与衬套一分别套合在滚珠竖直端两侧,所述衬套一与衬套二均是两个半圆环组成,且衬套一、衬套二、外圈与内圈纵向端外表壁均位于同一水平面。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节约了材料成本的同时还能便于轴承的清理,从而提高了轴承的使用效果。从而提高了轴承的使用效果。从而提高了轴承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轴承及其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承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耐磨轴承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
[0003]目前,现有的轴承以及生产工艺仍存在不足之处,首先,在轴承应用过程中,轴承在负荷区或滚动接触区域位置总是最先疲劳,轴承也因会因接触区域的疲劳磨损而而被迫全部报废,而此时轴承的外圈与内圈外侧所受到磨损较小,这就使得轴承的更换周期缩短且存在较多材料的浪费,增加了材料的成本,同时在外部的硬质杂质卡入到滚珠的外侧时,滚珠与外圈以及内圈之间的过渡配合会导致人为较难将杂质取出,从而降低了轴承的使用效果;其次,在轴承生产过程中,为保证外圈以及内圈与滚珠的配合度,各个组件需要经过粗磨与精磨的操作,而现有的精磨操作大多是人为逐个将组件通过设备进行打磨,操作较为繁琐,且容易导致同批次的不同组件的加工程度不一,从而降低了轴承的加工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耐磨轴承及其生产工艺。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耐磨轴承,包括外圈、内圈与保持架,所述保持架包括有多组呈环形分布的弧形段,且相邻两组弧形段之间通过连杆固定连接,所述保持架内表壁滑动连接有伸缩座,所述伸缩座竖直端外表壁与保持架内表壁之间通过弹簧弹性连接,相邻两组所述伸缩座之间卡合连接有滚珠,所述外圈与内圈相对面分别固定连接有衬套二与衬套一,所述所述衬套二与衬套一分别套合在滚珠竖直端两侧,所述衬套一与衬套二均是两个半圆环组成,且衬套一、衬套二、外圈与内圈纵向端外表壁均位于同一水平面。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8]所述伸缩座靠近滚珠的一侧呈内凹结构,且伸缩座拐角均呈弧形结构。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0]一种耐磨轴承的生产工艺,包括有以下步骤:
[0011]步骤一、按重量份计,称取以下原料,铜43

50份、铁53

60份,二硫化钼0.5

3份、锡0.5

2份、石墨0.5

2份,硬脂酸锌0.5

2份,将原料加入混粉机中混合,而后挤压成型,得到外圈、内圈、衬套一、衬套二与滚珠的粗坯;
[0012]步骤二、对锻造之后外圈、衬套一、衬套二与内圈的粗坯进行退火,然后进行车削加工,对车削加工的外圈与内圈的半成品进行热处理,并进行打磨与退磁清洗,接着通过精磨机对衬套一与衬套二进行精磨加工;
[0013]步骤三、滚珠加工,将滚珠的粗坯进行光球处理,然后进行热处理,在进行精磨和研磨得到滚珠;
[0014]步骤四、防锈处理,对加工完的外圈、内圈、衬套一、衬套二以及滚珠进行检查,并进行防锈处理;
[0015]步骤五、对加工完的外圈、内圈、衬套一、衬套二、保持架以及滚珠进行装配,即可得到完整的轴承。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7]所述精磨机包括有转动圈与底座,所述底座顶部通过多组支撑部一活动安装有多组定位环,多组所述定位环外表臂均固定安装有固定环的同时旋合连接有夹持环,所述转动圈顶部固定安装有凸杆所述凸杆通过斜槽与定位环内表壁滑动连接,且多组所述斜槽呈环形分布在定位环内表壁,所述转动圈底部通过支撑部而与底座顶部活动配合,多组所述定位环的下方均设置有与底座固定连接的磨片,所述底座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输出端传动连接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通过环形设置的齿槽与转动圈外表壁传动连接。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9]多组所述磨片均是通过螺丝与底座顶部固定连接。
[00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1]所述固定环与夹持环相对面均固定安装有弹性垫层。
[00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3]所述支撑部一包括有固定安装有底座顶部的支架一,所述支架一水平一端通过环形设置的卡槽一与定位环内表壁滑动连接。
[002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5]所述支撑部二包括有固定在底座顶部的支架二,所述支架二顶部通过环形设置的卡槽二与转动圈底部内表壁滑动连接,且至少三组所述支架二在底座顶部呈环形分布。
[0026]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7]1、本专利技术中,先取出保持架,将滚珠依次卡合在伸缩座之间,伸缩座往保持架内部收缩并挤压弹簧,弹簧则反向推动伸缩座外表壁与滚珠外表壁紧密贴合,在通过紧固杆结合保持架与伸缩座,完成滚珠与保持架的结合,且保证了滚珠与保持架之间的过渡配合效果,接着将衬套一与衬套二套合在滚珠的竖直端两侧,并完成衬套一与衬套二自身的组合,在将装配好的整体放置到外圈与内圈之间,并依次通过紧固杆完成外圈与衬套二以及内圈与衬套一的固定,进而完成轴承整体的组装,在衬套一与衬套二因磨损而到达使用寿命时,可将其拆出并进行新的衬套的更换,无需轴承的整体报废,进而节约的材料成本,同时在滚珠外侧卡住杂质时,可旋开伸缩座与保持架之间的紧固件,此时左右推动滚珠,其可推动伸缩座压缩弹簧,使得滚珠两侧出现更大的间隙,以方便杂质快速掉落,操作较为便捷,节约了材料成本的同时还能便于轴承的清理,从而提高了轴承的使用效果。
[0028]2、本专利技术中,选择将衬套一或者衬套二自身组成并套合在定位环外侧,并使得衬套一一侧靠合在固定环外侧,人为转动夹持环使其与定位环外表壁旋合,夹持环接触成型后衬套整体并与固定环配合完成衬套整体的定位,以此类推,直至多个定位环外侧均固定有衬套整体,控制驱动件转动,驱动件带动驱动轮转动,驱动轮通过与齿槽的配合而带动转动圈进行转动,此时支架二与卡槽二相配合,保证了转动圈的竖直位置稳定,在此过程中,转动圈顶部的凸杆与定位环内表壁的斜槽相滑动,以使得定位环以及定位环外表壁固定连
接衬套整体进行轴向转动,转动中的衬套主体外表壁会接触磨片,完成多组衬套主体的精磨操作,无需人为进行逐个操作,且保证衬套整体精磨的均匀度,从而提高了轴承的加工效果。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耐磨轴承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轴承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伸缩座与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精磨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3]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卡槽二与斜槽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例说明:
[0035]1、外圈;2、内圈;3、衬套一;4、衬套二;5、滚珠;6、保持架;7、伸缩座;8、弹簧;9、底座;10、转动圈;11、凸杆;12、定位环;13、斜槽;14、固定环;15、夹持环;16、支架一;17、驱动轮;18、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轴承,包括外圈(1)、内圈(2)与保持架(6),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6)包括有多组呈环形分布的弧形段,且相邻两组弧形段之间通过连杆固定连接,所述保持架(6)内表壁滑动连接有伸缩座(7),所述伸缩座(7)竖直端外表壁与保持架(6)内表壁之间通过弹簧(8)弹性连接,相邻两组所述伸缩座(7)之间卡合连接有滚珠(5),所述外圈(1)与内圈(2)相对面分别固定连接有衬套二(4)与衬套一(3),所述所述衬套二(4)与衬套一(3)分别套合在滚珠(5)竖直端两侧,所述衬套一(3)与衬套二(4)均是两个半圆环组成,且衬套一(3)、衬套二(4)、外圈(1)与内圈(2)纵向端外表壁均位于同一水平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座(7)靠近滚珠(5)的一侧呈内凹结构,且伸缩座(7)拐角均呈弧形结构。3.一种耐磨轴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步骤一、按重量份计,称取以下原料,铜43

50份、铁53

60份,二硫化钼0.5

3份、锡0.5

2份、石墨0.5

2份,硬脂酸锌0.5

2份,将原料加入混粉机中混合,而后挤压成型,得到外圈(1)、内圈(2)、衬套一(3)、衬套二(4)与滚珠(5)的粗坯;步骤二、对锻造之后外圈(1)、衬套一(3)、衬套二(4)与内圈(2)的粗坯进行退火,然后进行车削加工,对车削加工的外圈(1)与内圈(2)的半成品进行热处理,并进行打磨与退磁清洗,接着通过精磨机对衬套一(3)与衬套二(4)进行精磨加工;步骤三、滚珠(5)加工,将滚珠(5)的粗坯进行光球处理,然后进行热处理,在进行精磨和研磨得到滚珠(5);步骤四、防锈处理,对加工完的外圈(1)、内圈(2)、衬套一(3)、衬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福洋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轴承机床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