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士锋专利>正文

一种医用正压组合式防护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2529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正压组合式防护服,其包括:连体隔离衣、防护头罩和送风系统,所述连体隔离衣设置为普通连体式医用防护服,所述防护头罩穿戴于使用者头部,所述送风系统通过送风系统腰带固定于使用者腰部,所述送风系统通过送风管分别与所述连体隔离衣和防护头罩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连体隔离衣和防护头罩分体设置,既可以进行全身防护,又可以对头部和身体进行单独防护,无需更换风机,提高了防护服使用的灵活度和便捷性,有效实现对防护服内部空气的输送,保证防疫效果。保证防疫效果。保证防疫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正压组合式防护服


[0001]本技术涉及医用防护服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医用正压组合式防护服。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重大疫情和突发性公共事件的频繁出现,生物致病菌的危险程度也有逐步增大的趋势,在世界范围内,对生物防护服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压防护服也称送风式防护服,是有效保护头部、面部、身体和呼吸系统、免受气溶胶喷溅物、雾气等有害物质侵害的特殊防护服,其基本原理和主要特点是:通过向防护服内部输送新鲜空气,使防护服内的气体压力高于环境气体压力,在内外压力差的作用下,达到对有害物质的高水平防护。现有的正压防护服常设置为一体化正压防护服,同时对人体和头部进行防护,无法单独使用,灵活性较差。
[0003]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医用正压组合式防护服,实现防护头罩和连体隔离衣单独使用,也可组成全身一体化正压防护服,提高正压防护服的灵活性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正压组合式防护服,通过变化主机二个送风口的组合,可以将连体隔离衣和防护头罩分体设置,既可以进行全身组合防护又可以对头部进行单独防护,无需更换风机,提高了防护服使用的灵活度和便捷性,有效实现对防护服内部空气的输送,保证防疫效果;其包括:全身一体化正压防护服、连体隔离衣、防护头罩和送风系统,所述连体隔离衣设置为普通连体式医用防护服,所述全身一体化防护服是将连体隔离衣,头部加大并加装视窗,全身一体密封装有长拉链系统更轻便所述防护头罩穿戴于使用者头部,所述送风系统通过送风系统腰带固定于使用者腰部,所述送风系统通过送风管分别与所述连体隔离衣和防护头罩全身一体化防护服连接。
[0005]优选的,所述连体隔离衣靠近使用者右侧腰部位置开设圆孔,所述圆孔上密封连接有身体送风管,所述身体送风管与所述送风系统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防护头罩包括:
[0007]罩衣、视窗、头部送风管、腰带和可调节头箍,所述罩衣穿戴于使用者头部,所述视窗连接于所述罩衣一侧,所述可调节头箍穿戴于使用者头顶,所述头部送风管连接于可调节头箍上部,所述头部送风管一端靠近使用者前额位置,所述头部送风管另一端穿设所述罩衣与所述送风系统连接,所述头部送风管与罩衣密封连接,所述颈部收紧带缠绕于所述罩衣靠近使用者颈部位置。
[0008]优选的:所述全身防护服,是将连体隔离衣头部帽子加大,装入视窗,将连体隔离衣做成整体,从左侧或右侧头部向左大腿或右大腿方向加装1.2米的长拉链,便于穿脱系统更轻便。
[0009]优选的,所述送风系统包括:
[0010]主机后盖,所述主机后盖上穿设连接有送风系统腰带;
[0011]主机前盖,所述主机前盖与主机后盖适配连接形成所述送风系统外壳,送风主机安装于所述送风系统外壳内部;
[0012]头部送风口,所述头部送风口开设于所述主机后盖和主机前盖顶端一侧,所述头部送风口由主机后盖和主机前盖连接形成圆孔状;
[0013]身体送风口,所述身体送风口开设于所述主机后盖和主机前盖顶端另一侧,所述身体送风口由主机后盖和主机前盖连接形成圆孔状;
[0014]电池盒,所述电池盒连接于所述主机后盖和主机前盖顶端;
[0015]电池盒防水罩,所述电池盒防水罩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电池盒顶端外侧;
[0016]电池盒防松卡,所述电池盒防松卡转动连接于所述主机后盖和主机前盖之间,所述电池盒防松卡与电池盒卡合连接;
[0017]主机二挡电源开关,所述主机二挡电源开关开关设置于所述主机前盖表面;
[0018]电池电压显示器,所述电池电压显示器置于所述主机前盖表面,所述电池电压显示器与主机二挡电源开关电连接;
[0019]左过滤罐和右过滤罐,所述左过滤罐和右过滤罐并列连接于所述主机前盖进风端。
[0020]优选的,所述主机后盖包括:
[0021]三通送风仓,所述三通送风仓内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三通送风固定孔柱,所述三通送风固定孔柱之间安装有三通送风装置,所述三通送风装置与头部送风管和身体送风管连接;
[0022]三通送风左出口外壳,所述三通送风左出口外壳连接于所述三通送风仓左侧出口处,所述三通送风左出口外壳上开设有半圆孔,形成所述头部送风口边缘;
[0023]三通送风右出口外壳,所述三通送风右出口外壳连接于所述三通送风仓右侧出口处,所述三通送风右出口外壳上开设有半圆孔,形成所述身体送风口边缘;
[0024]风机仓,所述风机仓连接于所述三通送风仓底端,所述风机仓内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风机稳定柱和风机固定孔柱,送风主机本体连接于所述风机稳定柱和风机固定孔柱之间;
[0025]电池仓,所述电池仓有相互配合的电池仓底盖和电池仓上盖连接形成,所述电池仓底盖连接于所述风机仓侧端,所述电池仓底盖内底端设置有弯头座和弯头稳定架,所述电池仓底盖与风机仓连接处设置有电池仓出线口,所述电池仓底盖内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电池仓上盖固定孔柱,所述电池仓底盖顶端一侧设置有电池盒卡旋转孔,所述电池盒卡旋转孔内转动连接有电池盒防松卡;
[0026]主机密封凸筋,所述三通送风仓、风机仓和电池仓底盖围设形成主机后盖壳体,所述主机密封凸筋固定连接于主机后盖壳体边沿,所述主机密封凸筋内侧连接有若干个主机固定孔柱;
[0027]三通密封槽,所述三通密封槽设置于所述三通送风仓内,两个所述三通密封槽分别与所述三通送风左出口外壳和三通送风右出口外壳对应;
[0028]电池仓密封凸筋,所述电池仓密封凸筋环绕连接于所述电池仓底盖内;
[0029]出风口卡座定位槽,所述出风口卡座定位槽设置于所述三通送风仓内,两个所述
出风口卡座定位槽分别布置于所述三通密封槽与三通送风左出口外壳和所述三通密封槽与三通送风右出口外壳之间;
[0030]腰带穿孔,两个所述腰带穿孔开设于所述主机后盖壳体两侧端,所述送风系统腰带同时穿设所述腰带穿孔设置;
[0031]后盖挡水板条,所述后盖挡水板条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池仓底盖顶端。
[0032]优选的,所述主机前盖包括:
[0033]前盖主体,所述前盖前盖主体与所述主机后盖壳体适配设置,所述前盖主体内设置有若干个前盖固定孔,所述前盖固定孔通过连接柱与所述主机固定孔柱连接,所述前盖主体中部设置有电池触点槽U型台、两个电线槽和若干个电线固定槽;
[0034]电池卡轴孔,所述电池盒卡旋转孔设置于所述前盖主体顶端一侧,所述电池卡轴孔与电池盒卡旋转孔同轴设置,所述电池卡轴孔内转动连接有电池盒防松卡;
[0035]开关孔和电池电量显示安装孔,所述开关孔和电池电量显示安装孔开设于所述前盖主体顶端另一侧,所述主机二挡电源开关粘接于开关孔内,所述电池电压显示器粘接于电池电量显示安装孔内;
[0036]左出风口和右出风口,所述左出风口和右出风口并列开设于所述前盖主体顶端,所述左出风口和右出风口均设置为半圆孔状,所述左出风口与三通送风左出口外壳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正压组合式防护服,其特征在于,包括:连体隔离衣(1)、防护头罩(2)和送风系统(3),所述连体隔离衣(1)设置为普通连体式医用防护服,所述防护头罩(2)穿戴于使用者头部,所述送风系统(3)通过送风系统腰带(4)固定于使用者腰部,所述送风系统(3)通过送风管分别与所述连体隔离衣(1)和防护头罩(2)连接;所述防护头罩(2)包括:罩衣(21)、视窗(22)、头部送风管(23)、领口收紧绳(24)和可调节头箍(25),所述罩衣(21)穿戴于使用者头部,所述视窗(22)连接于所述罩衣(21)一侧,所述可调节头箍(25)穿戴于使用者头顶,所述头部送风管(23)连接于可调节头箍(25)上部,所述头部送风管(23)一端靠近使用者前额位置,所述头部送风管(23)另一端穿设所述罩衣(21)与所述送风系统(3)连接,所述头部送风管(23)与罩衣(21)密封连接,所述领口收紧绳(24)缠绕于所述罩衣(21)靠近使用者颈部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正压组合式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连体隔离衣(1)靠近使用者右侧腰部位置开设圆孔,所述圆孔上密封连接有身体送风管(11),所述身体送风管(11)与所述送风系统(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正压组合式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系统(3)包括:主机后盖(31),所述主机后盖(31)上穿设连接有送风系统腰带(4);主机前盖(32),所述主机前盖(32)与主机后盖(31)适配连接形成所述送风系统(3)外壳,送风主机安装于所述送风系统(3)外壳内部;头部送风口(33),所述头部送风口(33)开设于所述主机后盖(31)和主机前盖(32)顶端一侧,所述头部送风口(33)由主机后盖(31)和主机前盖(32)连接形成圆孔状;身体送风口(34),所述身体送风口(34)开设于所述主机后盖(31)和主机前盖(32)顶端另一侧,所述身体送风口(34)由主机后盖(31)和主机前盖(32)连接形成圆孔状;电池盒(35),所述电池盒(35)连接于所述主机后盖(31)和主机前盖(32)顶端;电池盒防水罩(36),所述电池盒防水罩(36)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电池盒(35)顶端外侧;电池盒防松卡(37),所述电池盒防松卡(37)转动连接于主机后盖(31)和主机前盖(32)之间,所述电池盒防松卡(37)与电池盒(35)卡合连接;主机二挡电源开关(38),所述主机二挡电源开关(38)开关设置于所述主机前盖(32)表面;电池电压显示器(39),所述电池电压显示器(39)置于所述主机前盖(32)表面,所述电池电压显示器(39)与主机二挡电源开关(38)电连接;左过滤罐(310)和右过滤罐(311),所述左过滤罐(310)和右过滤罐(311)并列连接于所述主机前盖(32)进风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医用正压组合式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后盖(31)包括:三通送风仓(3101),所述三通送风仓(3101)内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三通送风固定孔柱(3102),所述三通送风固定孔柱(3102)之间安装有三通送风装置,所述三通送风装置与头部送风管(23)和身体送风管(11)连接;三通送风左出口外壳(3103),所述三通送风左出口外壳(3103)连接于所述三通送风仓
(3101)左侧出口处,所述三通送风左出口外壳(3103)上开设有半圆孔,形成所述头部送风口(33)边缘;三通送风右出口外壳(3104),所述三通送风右出口外壳(3104)连接于所述三通送风仓(3101)右侧出口处,所述三通送风右出口外壳(3104)上开设有半圆孔,形成所述身体送风口(34)边缘;风机仓(3105),所述风机仓(3105)连接于所述三通送风仓(3101)底端,所述风机仓(3105)内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风机稳定柱(3106)和风机固定孔柱(3107),送风主机本体连接于所述风机稳定柱(3106)和风机固定孔柱(3107)之间;电池仓,所述电池仓有相互配合的电池仓底盖(3108)和电池仓上盖连接形成,所述电池仓底盖(3108)连接于所述风机仓(3105)侧端,所述电池仓底盖(3108)内底端设置有弯头座(3109)和弯头稳定架(3110),所述电池仓底盖(3108)与风机仓(3105)连接处设置有电池仓出线口(3111),所述电池仓底盖(3108)内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电池仓上盖固定孔柱(3113),所述电池仓底盖(3108)顶端一侧设置有电池盒卡旋转孔(3114),所述电池盒卡旋转孔(3114)内转动连接有电池盒防松卡(37);主机密封凸筋(3115),所述三通送风仓(3101)、风机仓(3105)和电池仓底盖(3108)围设形成主机后盖壳体,所述主机密封凸筋(3115)固定连接于主机后盖壳体边沿,所述主机密封凸筋(3115)内侧连接有若干个主机固定孔柱(3112);三通密封槽(3116),所述三通密封槽(3116)设置于所述三通送风仓(3101)内,两个所述三通密封槽(3116)分别与所述三通送风左出口外壳(3103)和三通送风右出口外壳(3104)对应;电池仓密封凸筋(3117),所述电池仓密封凸筋(3117)环绕连接于所述电池仓底盖(3108)内;出风口卡座定位槽(3118),所述出风口卡座定位槽(3118)设置于所述三通送风仓(3101)内,两个所述出风口卡座定位槽(3118)分别布置于所述三通密封槽(3116)与三通送风左出口外壳(3103)和所述三通密封槽(3116)与三通送风右出口外壳(3104)之间;腰带穿孔(3119),两个所述腰带穿孔(3119)开设于所述主机后盖壳体两侧端,所述送风系统腰带(4)同时穿设所述腰带穿孔(3119)设置;后盖挡水板条(3120),所述后盖挡水板条(3120)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池仓底盖(3108)顶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医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士锋陈浩宁李景华陈阿然陈维宁候敬佩
申请(专利权)人:陈士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