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汞齐、双螺旋荧光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2419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双汞齐、双螺旋荧光灯系一种灯管制成双螺旋型,荧光灯管使用汞齐的荧光灯,灯管采用同方向旋转形成双头螺旋,灯管两端均置有汞齐,而在两组阴极两端的导丝上均固定有副汞齐,灯管有双主汞齐,四片副汞齐,导丝固定在芯柱上,芯柱与螺旋方向切向平行同轴置于灯管内,导丝引出后直接与灯管底座连接。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紧凑、灯管启动时间短、建立光通迅速、使用安装方便、且对环境污染少的特点。(*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一、
本技术涉及在荧光灯管内置有汞齐,尤其是所涉的荧光灯灯管为螺旋型。荧光灯为了达到一定的亮度,根据功率的大小,灯管需有一定的长度,现普遍使用的为一字型,U型、双U型、三U型的灯管,后来又增加了单螺旋灯管及双螺旋直脚灯管。在该螺旋灯管的两端直脚竖直向下,但采用上述形状的灯管,其外型无法做得很小,给使用带来不便。结合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现将本技术的内容介绍如下1、本技术有导丝(1)(1a)、主汞齐(2)、排气细管(3)、芯柱(4)、付汞齐(5)(5a)、氧化物阴极(6)、螺旋型灯管(7)(7a)等组成,其特征在于灯管(7)(7a)均按同方向旋转,形成双头螺旋,螺旋型灯管(7)(7a)的另一端连接相通,灯管(7)(7a)的一端各置有氧化物阴极(6),两片付汞齐(5)(5a)分别固定在氧化物阴极两端的二根导丝(1)(1a)上,氧化物阴极与导丝相连,排气细管(3)其一端与主汞齐(2)相接,另一端置于芯柱(4)内,导丝(1)(1a)固定在芯柱(4)上,芯柱(4)与螺旋方向切向平行同轴置于灯管(7)(7a)内,导丝(1)(1a)引出后直接与灯管底座连接。本技术在灯管启动时,由于灯管在老练时原置于排气细管内的汞齐的汞已附着在付汞齐上,故由于阴极的加热,使付汞齐中的汞被迅速气化,由于本技术采用了两片付汞齐,在保证不直接接触的前提下,付汞齐的安置可按不同的方位固定在导丝上,这样使付汞齐的面积能制得较大,同时由于在阴极下方的两侧均有付汞齐,故能使受热均匀,可缩短汞气化时间。另外本技术采用了灯管两端同方向绕制的双螺旋,且导丝的引出端与螺旋方向切向平行,直接与灯管底座相连。使灯管的结构更紧凑。由于本技术用汞齐替代了液汞,故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增加付汞齐面积,可缩短荧光灯启动的时间,瞬时建立光通。而本技术采用了双头螺旋型灯管,故在同样管长的条件下,能缩小灯管的体积,便于安装、使用。图2系本技术的外型示意图图中(1)(1a)为导丝;(3)为排气细管;(7)(7a)为灯管。图3系本技术付汞齐安置局部放大图图中(1)(1a)为导丝;(3)为排气细管;(4)为芯柱;(5)(5a)为付汞齐;(6)为氧化物阴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实用新型有导丝(1)(1a)、主汞齐(2)、排气细管(3)、芯柱(4)、付汞齐(5)(5a)、氧化物阴极(6)、螺旋型灯管(7)(7a)等组成,其特征在于灯管(7)(7a)均按同方向旋转,形成双头螺旋,螺旋型灯管(7)(7a)的另一端连接相通,灯管(7)(7a)的一端各置有氧化物阴极(6),两片付汞齐(5)(5a)分别固定在氧化物阴极两端的二根导丝(1)(1a)上,氧化物阴极与导丝相连,排气细管(3)其一端与主汞齐(2)相接,另一端置于芯柱(4)内,导丝(1)(1a)固定在芯柱(4)上,芯柱(4)与螺旋方向切向平行同轴置于灯管(7)(7a)内,导丝(1)(1a)引出后直接与灯管底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实用新型有导丝(1)(1a)、主汞齐(2)、排气细管(3)、芯柱(4)、付汞齐(5)(5a)、氧化物阴极(6)、螺旋型灯管(7)(7a)等组成,其特征在于灯管(7)(7a)均按同方向旋转,形成双头螺旋,螺旋型灯管(7)(7a)的另一端连接相通,灯管(7)(7a)的一端各置有氧化物阴极(6),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保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翔山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