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抗磨损的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2262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冶金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热量交换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抗磨损的换热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高温抗磨损的换热器,包括壳体和换热管,所述壳体设置为两端开口的空心结构,所述换热管设置为首尾连续贯通结构,所述换热管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壳体包括上部、中部、下部,所述换热管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中部,所述上部设置为由中部向上开口面积不断变大的喇叭状结构;所述下部设置为由中部向下开口面积不断变大的喇叭状结构。上部和下部的喇叭状结构一方面便于换热器稳定安放,另一方面,上喇叭口便于收集高温粉体从上方自由落体进入列管矩阵。温粉体从上方自由落体进入列管矩阵。温粉体从上方自由落体进入列管矩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高温抗磨损的换热器


[0001]本技术属于冶金设备
,特别涉及热量交换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抗磨损的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在粉末冶金或无机非金属矿物粉体煅烧完成后,需要将高温粉体直接(通常温度≥700℃,甚至1000℃以上高温)冷却至包装机或包装容器的允许温度以下,同时需将高温粉体蕴含的丰富热能予以余热回收利用,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标。
[0003]现有的设备,采用水冷夹套换热器,即在粉体流动的管道外壁设计水冷却套,往夹套内通入泠却流动水,冷却管道壁,高温粉体将热量通过辐射与传导的方式传给管道壁,通过管道壁的传导与对流将热量传给冷却水,实现冷却水与高温粉体的热交换。该种方式的热交换,一方面,因管道壁的比表面积小,管程(受工厂场地限制与施工成本限制)有限,因而热交换效率一般较低;另一方面,采用水作为换热介质,如果水不经过软化处理,则在水冷夹套或输水管道中易产生水垢而影响换热功率或造成堵塞使设备失效;如果将水进行软化处理将增加额外成本。第三方面,供粉体流动的金属管道内壁受到流动粉体的连续摩擦,内壁被不断地磨耗,一旦被磨耗严重而不能得到及时修复或更换,其耐压能力下降至不足以抵抗夹套内水压时就有透水风险,带来安全生产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耐高温抗磨损的换热器,包括壳体和换热管,所述壳体设置为两端开口的空心结构,所述换热管设置为首尾连续贯通结构,所述换热管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壳体包括上部、中部、下部,所述换热管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中部,所述上部设置为由中部向上开口面积不断变大的喇叭状结构;所述下部设置为由中部向下开口面积不断变大的喇叭状结构。
[0005]在一些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换热管包括若干支平行设置的列管,所述列管沿水平方向并列并行设置,在水平方向上相邻的所述列管首尾相连设置。
[0006]在一些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换热管包括若干层平行设置的列管,每一层所述列管包括若干支平行设置的所述列管,同层的所述列管沿水平方向并列平行设置,在水平方向上相邻的所述列管首尾相连设置。
[0007]在一些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多层所述列管在竖直方向上并列排布设置,相邻两层所述列管连续贯通设置。
[0008]在一些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多层所述列管在竖直方向上并列排布设置,相邻两层所述列管错位排列设置。
[0009]在一些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列管的材料设置为耐热合金钢制无缝钢管。
[0010]在一些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列管外侧壁套置有碳化硅陶瓷管。
[0011]在一些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的材料设置为耐热合金钢板。
[0012]在一些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换热管内设置有合成硅油。
[0013]在一些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换热管包括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进油口和出油口从所述壳体的中部侧壁穿出所述壳体,所述进油口的高度高于所述出油口。
[0014]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耐高温抗磨损的换热器,用于冶金工业中冷却高温粉体并回收高温粉体中携带的热量,列管矩阵的多层列管层间相互错间排列方式,对来自上层落体的粉体有一定的阻挡,适当地迟滞粉体通过列管矩阵,增加粉体与列管的接触时间,提高热交换效率,列管矩阵的比表面积大,管内采用合成硅油作为换热介质,合成硅油闪点高达335℃,高温稳定不分解不酸化,对流换热系数大,这些有利因素综合提高了换热效率。列管外套以无压烧结的碳化硅陶瓷管,该碳化硅材料耐温达1600℃以上,莫氏硬度9级(金刚石为10级),且具有较高的导热系数(1100℃时导热系数18w/mk),抗张强度也很高,套在列管外面兼备了良好的导热性且在高温工况下经久耐磨,起到良好的保护效果,使换热器获得长久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耐高温抗磨损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1

壳体、11

上部、12

中部、13

下部、2

换热管、21

列管、22

进油口、23

出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一种耐高温抗磨损的换热器,包括壳体1和换热管2,所述壳体1设置为两端开口的空心结构,所述换热管2设置为首尾连续贯通结构,所述换热管2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部,所述壳体1包括上部11、中部12、下部13,所述换热管2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中部12,所述上部11设置为由中部12向上开口面积不断变大的喇叭状结构;所述下部13设置为由中部12向下开口面积不断变大的喇叭状结构。
[0021]中部的截面形状可以设置为矩形、圆形、椭圆形或其他任何形状,优选的设置为矩形,中部的截面空间在优选的情况下被换热管填满,当中部的截面形状设置为矩形,允许换热管的所有列管设置为同样规格,相同长度,便于生产制作和组装,同时列管外包装的碳化硅陶瓷管也可以设置为同样长度,相同规格,极大降低生产成本。
[0022]上部和下部的喇叭状结构一方面便于换热器稳定安放,另一方面,上喇叭口便于收集高温粉体从上方自由落体进入列管矩阵。
[0023]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管2包括若干支平行设置的列管21,所述列管21沿水平方向并列并行设置,在水平方向上相邻的所述列管21首尾相连设置。
[0024]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管2包括若干层平行设置的列管21,每一层所述列管21包括若干支平行设置的所述列管21,同层的所述列管21沿水平方向并列平行设置,在水平方向上相邻的所述列管21首尾相连设置。
[0025]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多层所述列管21在竖直方向上并列排布设置,相邻两
层所述列管21连续贯通设置。
[0026]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多层所述列管21在竖直方向上并列排布设置,相邻两层所述列管21错位排列设置。具体的,相邻两层列管之间,上层列管正对下层两个列管的间隙位置。列管矩阵的多层列管层间相互错间排列方式,对来自上层落体的粉体有一定的阻挡,适当地迟滞粉体通过列管矩阵,增加粉体与列管的接触时间,提高热交换效率。
[0027]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列管21的设置为耐热合金钢制无缝钢管;优选的,所述耐热合金钢的牌号为310。
[0028]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列管21外侧壁套置有碳化硅陶瓷管24。
[0029]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1的材料设置为耐热合金钢板。
[0030]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管2内设置有合成硅油。合成硅油闪点高达335℃,高温稳定不分解不酸化,对流换热系数大,可以提高换热效率。
[0031]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管2包括进油口22和出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温抗磨损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换热管(2),所述壳体(1)设置为两端开口的空心结构,所述换热管(2)设置为首尾连续贯通结构,所述换热管(2)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部,所述壳体(1)包括上部(11)、中部(12)、下部(13),所述换热管(2)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中部(12),所述上部(11)设置为由中部(12)向上开口面积不断变大的喇叭状结构;所述下部(13)设置为由中部(12)向下开口面积不断变大的喇叭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抗磨损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2)包括若干支平行设置的列管(21),所述列管(21)沿水平方向并列并行设置,在水平方向上相邻的所述列管(21)首尾相连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高温抗磨损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2)包括若干层平行设置的列管(21),每一层所述列管(21)包括若干支平行设置的所述列管(21),同层的所述列管(21)沿水平方向并列平行设置,在水平方向上相邻的所述列管(21)首尾相连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欣金国亮吴国祥刘维春李昶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特赛高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