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沛彬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水质检测的处理设备控制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61871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水质检测的处理设备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水质检测技术领域。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基于获取的每一个目标水质检测设备对对应的待检测水样进行测量得到的物质浓度信息,确定对应的每一个水质监测子区域的目标物质浓度信息;基于每一个水质监测子区域的物质浓度信息和目标物质浓度信息,确定是否对每一个水质监测子区域中水的物质浓度进行调整处理;若确定需要对水质监测子区域中水的物质浓度进行调整,则控制预先针对水质监测子区域部署的水质调整处理设备对水质监测子区域中水的物质浓度进行调整。基于上述方法,可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对水质调整处理设备的控制效果不佳的问题。不佳的问题。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水质检测的处理设备控制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质检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水质检测的处理设备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水质检测技术的应用,是保障用水安全的有效举措。其中,在现有技术中,可使用光吸收法水质检测技术来进行水质检测,其具有简单快捷、无需试剂、无二次污染、在线、原位检测等特点,因而,应用广泛。
[0003]但是,在现有技术中,一般是在基于光吸收法水质检测技术检测得到对应的水质状态数据之后,基于当前得到的水质状态数据确定水质是否满足需求,如物质浓度不符合需要时,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如此,由于对水质是否调整的依据仅在于当前检测得到的水质状态数据,使得仅基于当前检测得到的水质状态数据对对应的水质调整处理设备进行控制时,可能存在对水质调整处理设备的控制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水质检测的处理设备控制方法及系统,改善现有技术中对水质调整处理设备的控制效果不佳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基于水质检测的处理设备控制方法,应用于水质监控服务器,所述水质监控服务器通信连接有多个目标水质检测设备,所述基于水质检测的处理设备控制方法包括:
[0007]基于获取的每一个所述目标水质检测设备对对应的待检测水样进行测量得到的物质浓度信息,确定对应的每一个水质监测子区域的目标物质浓度信息,其中,每一种所述待检测水样分别来自于目标水质监测区域的多个水质监测子区域,具有一一对应关系,所述目标物质浓度信息用于表征对应的所述水质监测子区域在未来的物质浓度;
[0008]基于每一个所述水质监测子区域的物质浓度信息和目标物质浓度信息,确定是否对每一个所述水质监测子区域中水的物质浓度进行调整处理;
[0009]若确定需要对所述水质监测子区域中水的物质浓度进行调整,则控制预先针对所述水质监测子区域部署的水质调整处理设备对所述水质监测子区域中水的物质浓度进行调整。
[0010]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在上述基于水质检测的处理设备控制方法中,所述基于每一个所述水质监测子区域的物质浓度信息和目标物质浓度信息,确定是否对每一个所述水质监测子区域中水的物质浓度进行调整处理的步骤,包括:
[0011]针对每一个所述水质监测子区域,基于该水质监测子区域的物质浓度信息确定是否对该水质监测子区域中水的物质浓度进行第一调整处理,其中,所述第一调整处理用于在当前时间段内对对应的所述水质监测子区域中水的物质浓度进行调整处理;
[0012]对于不需要进行第一调整处理的每一个所述水质监测子区域,基于该水质监测子
区域的目标物质浓度信息确定是否对该水质监测子区域中水的物质浓度进行第二调整处理,其中,所述第二调整处理用于在未来的一个时间段内对对应的所述水质监测子区域中水的物质浓度进行调整。
[0013]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在上述基于水质检测的处理设备控制方法中,所述基于每一个所述水质监测子区域的物质浓度信息和目标物质浓度信息,确定是否对每一个所述水质监测子区域中水的物质浓度进行调整处理的步骤,包括:
[0014]针对每一个所述水质监测子区域,基于该水质监测子区域的物质浓度信息确定是否对该水质监测子区域中水的物质浓度进行第一调整处理,其中,所述第一调整处理用于在当前时间段内对对应的所述水质监测子区域中水的物质浓度进行调整处理;
[0015]确定是否存在需要进行所述第一调整处理的至少一个水质监测子区域,并在不存在需要进行所述第一调整处理的至少一个水质监测子区域时,针对每一个所述水质监测子区域,基于该水质监测子区域的目标物质浓度信息确定是否对该水质监测子区域中水的物质浓度进行第二调整处理,其中,所述第二调整处理用于在未来的一个时间段内对对应的所述水质监测子区域中水的物质浓度进行调整。
[0016]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在上述基于水质检测的处理设备控制方法中,所述针对每一个所述水质监测子区域,基于该水质监测子区域的物质浓度信息确定是否对该水质监测子区域中水的物质浓度进行第一调整处理的步骤,包括:
[0017]针对每一个所述水质监测子区域,确定该水质监测子区域的物质浓度信息和预先设置的第一物质浓度区间信息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
[0018]针对每一个所述水质监测子区域,若该水质监测子区域的物质浓度信息属于所述第一物质浓度区间信息,则确定不对该水质监测子区域中水的物质浓度进行第一调整处理,若该水质监测子区域的物质浓度信息不属于所述第一物质浓度区间信息,则确定需要对该水质监测子区域中水的物质浓度进行调整处理。
[0019]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在上述基于水质检测的处理设备控制方法中,所述确定是否存在需要进行所述第一调整处理的至少一个水质监测子区域,并在不存在需要进行所述第一调整处理的至少一个水质监测子区域时,针对每一个所述水质监测子区域,基于该水质监测子区域的目标物质浓度信息确定是否对该水质监测子区域中水的物质浓度进行第二调整处理的步骤,包括:
[0020]确定是否存在需要进行所述第一调整处理的至少一个水质监测子区域,并在不存在需要进行所述第一调整处理的至少一个水质监测子区域时,针对每一个所述水质监测子区域,确定该水质监测子区域的物质浓度信息和预先设置的第二物质浓度区间信息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其中,所述第二物质浓度区间信息对应的浓度区间包含用于确定是否进行第一调整处理的物质浓度区间信息对应的浓度区间;
[0021]针对每一个所述水质监测子区域,若该水质监测子区域的物质浓度信息属于所述第二物质浓度区间信息,则确定不对该水质监测子区域中水的物质浓度进行第二调整处理,若该水质监测子区域的物质浓度信息不属于所述第二物质浓度区间信息,则确定需要对该水质监测子区域中水的物质浓度进行第二调整处理。
[0022]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在上述基于水质检测的处理设备控制方法中,所述若确定需要对所述水质监测子区域中水的物质浓度进行调整,则控制预先针对所述水质监测子
区域部署的水质调整处理设备对所述水质监测子区域中水的物质浓度进行调整的步骤,包括:
[0023]若确定需要对所述水质监测子区域中水的物质浓度进行调整,则针对需要进行调整的每一个水质监测子区域,确定对该水质监测子区域中水的物质浓度进行调整的依据是所述物质浓度信息或所述目标物质浓度信息;
[0024]对于进行调整的依据是所述物质浓度信息的每一个所述水质监测子区域,基于该水质监测子区域的物质浓度信息与预先设置的第一物质浓度阈值信息之间的差值确定出具有正相关关系的第一调整比例,并基于所述第一调整比例生成对应的第一调整控制信息;
[0025]对于进行调整的依据是所述物质浓度信息的每一个所述水质监测子区域,将该水质监测子区域对应的所述第一调整控制信息发生给预先针对该水质监测子区域部署的水质调整处理设备,其中,所述水质调整处理设备用于基于对应的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水质检测的处理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水质监控服务器,所述水质监控服务器通信连接有多个目标水质检测设备,所述基于水质检测的处理设备控制方法包括:基于获取的每一个所述目标水质检测设备对对应的待检测水样进行测量得到的物质浓度信息,确定对应的每一个水质监测子区域的目标物质浓度信息,其中,每一种所述待检测水样分别来自于目标水质监测区域的多个水质监测子区域,具有一一对应关系,所述目标物质浓度信息用于表征对应的所述水质监测子区域在未来的物质浓度;基于每一个所述水质监测子区域的物质浓度信息和目标物质浓度信息,确定是否对每一个所述水质监测子区域中水的物质浓度进行调整处理;若确定需要对所述水质监测子区域中水的物质浓度进行调整,则控制预先针对所述水质监测子区域部署的水质调整处理设备对所述水质监测子区域中水的物质浓度进行调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质检测的处理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每一个所述水质监测子区域的物质浓度信息和目标物质浓度信息,确定是否对每一个所述水质监测子区域中水的物质浓度进行调整处理的步骤,包括:针对每一个所述水质监测子区域,基于该水质监测子区域的物质浓度信息确定是否对该水质监测子区域中水的物质浓度进行第一调整处理,其中,所述第一调整处理用于在当前时间段内对对应的所述水质监测子区域中水的物质浓度进行调整处理;对于不需要进行第一调整处理的每一个所述水质监测子区域,基于该水质监测子区域的目标物质浓度信息确定是否对该水质监测子区域中水的物质浓度进行第二调整处理,其中,所述第二调整处理用于在未来的一个时间段内对对应的所述水质监测子区域中水的物质浓度进行调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质检测的处理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每一个所述水质监测子区域的物质浓度信息和目标物质浓度信息,确定是否对每一个所述水质监测子区域中水的物质浓度进行调整处理的步骤,包括:针对每一个所述水质监测子区域,基于该水质监测子区域的物质浓度信息确定是否对该水质监测子区域中水的物质浓度进行第一调整处理,其中,所述第一调整处理用于在当前时间段内对对应的所述水质监测子区域中水的物质浓度进行调整处理;确定是否存在需要进行所述第一调整处理的至少一个水质监测子区域,并在不存在需要进行所述第一调整处理的至少一个水质监测子区域时,针对每一个所述水质监测子区域,基于该水质监测子区域的目标物质浓度信息确定是否对该水质监测子区域中水的物质浓度进行第二调整处理,其中,所述第二调整处理用于在未来的一个时间段内对对应的所述水质监测子区域中水的物质浓度进行调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水质检测的处理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每一个所述水质监测子区域,基于该水质监测子区域的物质浓度信息确定是否对该水质监测子区域中水的物质浓度进行第一调整处理的步骤,包括:针对每一个所述水质监测子区域,确定该水质监测子区域的物质浓度信息和预先设置的第一物质浓度区间信息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针对每一个所述水质监测子区域,若该水质监测子区域的物质浓度信息属于所述第一物质浓度区间信息,则确定不对该水质监测子区域中水的物质浓度进行第一调整处理,若
该水质监测子区域的物质浓度信息不属于所述第一物质浓度区间信息,则确定需要对该水质监测子区域中水的物质浓度进行调整处理。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水质检测的处理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是否存在需要进行所述第一调整处理的至少一个水质监测子区域,并在不存在需要进行所述第一调整处理的至少一个水质监测子区域时,针对每一个所述水质监测子区域,基于该水质监测子区域的目标物质浓度信息确定是否对该水质监测子区域中水的物质浓度进行第二调整处理的步骤,包括:确定是否存在需要进行所述第一调整处理的至少一个水质监测子区域,并在不存在需要进行所述第一调整处理的至少一个水质监测子区域时,针对每一个所述水质监测子区域,确定该水质监测子区域的物质浓度信息和预先设置的第二物质浓度区间信息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其中,所述第二物质浓度区间信息对应的浓度区间包含用于确定是否进行第一调整处理的物质浓度区间信息对应的浓度区间;针对每一个所述水质监测子区域,若该水质监测子区域的物质浓度信息属于所述第二物质浓度区间信息,则确定不对该水质监测子区域中水的物质浓度进行第二调整处理,若该水质监测子区域的物质浓度信息不属于所述第二物质浓度区间信息,则确定需要对该水质监测子区域中水的物质浓度进行第二调整处理。6.如权利要求1

5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水质检测的处理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确定需要对所述水质监测子区域中水的物质浓度进行调整,则控制预先针对所述水质监测子区域部署的水质调整处理设备对所述水质监测子区域中水的物质浓度进行调整的步骤,包括:若确定需要对所述水质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沛彬杨艳刘毅
申请(专利权)人:陈沛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