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热冲击试验箱的吊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1430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气候环境试验箱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冷热冲击试验箱的吊篮,包括网格设计的吊篮筐,吊篮筐右侧通过四个螺母固定有第一吊篮耳,吊篮筐左侧同样通过另四个螺母固定有第二吊篮耳,吊篮筐底部设置有引导氟油低落的氟油导引凸起,氟油导引凸起上螺旋缠绕有用于加热的电热丝;在吊篮筐底部增加氟油导引凸起,在重力的作用下,氟油向氟油导引凸起的细端聚集,氟油滴落回氟油箱的速度加快,从而降低了氟油的损耗,减缓了液位报警频率;在氟油导引凸起的表面螺旋缠绕电阻丝,氟油在低温环境下,粘度会大大增加,氟油的损耗也会随之增加,通电后的电阻丝会快速提高氟油导引凸起的表面温度,从而降低氟油粘度,减少氟油的损耗。损耗。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热冲击试验箱的吊篮


[0001]本技术属于气候环境试验箱
,尤其涉及一种冷热冲击试验箱的吊篮。

技术介绍

[0002]冷热冲击试验箱用于对电子元器件进行高低温可靠性试验,考核和确定元器件在进行高低温冲击试验后的参数及性能,在冷热冲击试验过程中,放置有电子元器件的吊篮筐会在低温试验箱和高温试验箱之间来回移动,而高低温试验箱内部分别为高温和低温环境下的氟油,吊篮筐会反复浸入两种不同温度的氟油中,达到对电子元器件冷热冲击的目的。
[0003]在吊篮筐反复在高低温氟油里来回移动过程中,因氟油有粘性,会粘附在吊篮丝网上并在移动过程中滴落造成氟油的损耗,进而导致液槽中氟油的水位变化,尤其是从低温箱移至高温箱过程中,低温氟油的粘度更高,粘附的更多,导致低温液槽的氟油水位下降,触发低液位报警;高温液槽的氟油水位上升,触发高液位报警,以上两种情况均会导致设备宕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冷热冲击试验箱的吊篮,旨在解决减少氟油消耗的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冷热冲击试验箱的吊篮,包括网格设计的吊篮筐,所述吊篮筐右侧通过四个螺母固定有第一吊篮耳,所述吊篮筐左侧同样通过另四个所述螺母固定有第二吊篮耳,所述吊篮筐底部设置有引导氟油低落的氟油导引凸起,所述氟油导引凸起上螺旋缠绕有用于加热的电热丝。
[0006]优选的,所述吊篮筐上盖有网格设计的吊篮盖,所述吊篮盖放置于距离所述吊篮筐顶部六分之一位置处。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吊篮耳和所述第二吊篮耳的下方各设置有四个螺母,且所述第一吊篮耳和所述第二吊篮耳的上方各设置有两个螺母。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吊篮耳和所述第二吊篮耳通过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传动杆和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左侧通过所述螺母与所述第二吊篮耳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传动杆和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右侧通过另一个所述螺母与所述第一吊篮耳连接在一起。
[0009]优选的,所述吊篮筐的底均匀分布有所述氟油导引凸起,所述氟油导引凸起垂直于所述吊篮筐的底部,且所述氟油导引凸起的粗端焊接在所述吊篮筐的底部,所述氟油导引凸起的细端悬空。
[0010]优选的,所述电热丝从所述氟油导引凸起的细端开始缠绕至所述氟油导引凸起的粗端结束,即所述电热丝整体呈螺旋向上缠绕分布在所述氟油导引凸起上。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冷热冲击试验箱
的吊篮,在吊篮筐底部增加氟油导引凸起,吊篮筐在离开氟油液面时,氟油会粘附在吊篮筐上,并不断汇聚到吊篮筐底部,同时在重力的作用下,氟油向氟油导引凸起的细端聚集,氟油滴落回氟油箱的速度加快,从而降低了氟油的损耗,减缓了液位报警频率;在氟油导引凸起的表面螺旋缠绕电阻丝,氟油在低温环境下,粘度会大大增加,导致吊篮筐在离开低温实验箱时,氟油的损耗也随之增加,通电后的电阻丝会快速提高氟油导引凸起的表面温度,从而降低氟油粘度,减少氟油的损耗。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中吊篮筐的侧面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中吊篮筐的底部示意图;
[0015]图4为图3的A处放大示意图;
[0016]图中:1、吊篮筐;2、吊篮盖;3、第一吊篮耳;4、第一传动杆;5、氟油导引凸起;6、螺母;7、电热丝;8、第二吊篮耳;9、第二传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8]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冷热冲击试验箱的吊篮,包括网格设计的吊篮筐1,吊篮筐1右侧通过四个螺母6固定有第一吊篮耳3,吊篮筐1左侧同样通过另四个螺母6固定有第二吊篮耳8,吊篮筐1底部设置有引导氟油低落的氟油导引凸起5,氟油导引凸起5上螺旋缠绕有用于加热的电热丝7。
[0019]在本实施方式中,吊篮筐1的材质为不锈钢,网格设计方便放置于吊篮筐1中的电子元器件浸入氟油中;吊篮筐1从氟油中升起后,粘附在吊篮筐1上的氟油在重力的作用下,会向吊篮筐1的底部聚集,而氟油导引凸起的5的设计,能够加速氟油向氟油导引凸起5的细端聚集后低落回氟油高低温箱内。
[0020]进一步的,吊篮筐1上盖有网格设计的吊篮盖2,吊篮盖2放置于距离吊篮筐1顶部六分之一位置处。
[0021]在本实施方式中,吊篮盖2的设计,防止电子元器件在吊篮筐1的移动过程中掉进氟油高低温箱内。
[0022]进一步的,第一吊篮耳3和第二吊篮耳8的下方各设置有四个螺母6,且第一吊篮耳3和第二吊篮耳8的上方各设置有两个螺母6。
[002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吊篮耳3和第二吊篮耳8下方的各四个螺母6分别将第一吊篮耳3和第二吊篮耳8固定在吊篮筐1的左右两侧,第一吊篮耳3和第二吊篮耳8的上方各两个螺母6分别将第一传动杆4和第二传动杆9固定在第一吊篮耳3和第二吊篮耳8之间。
[0024]进一步的,第一吊篮耳3和第二吊篮耳8通过第一传动杆4和第二传动杆9连接在一起,第一传动杆4和第二传动杆9的左侧通过螺母6与第二吊篮耳8连接在一起,第一传动杆4和第二传动杆9的右侧通过另一个螺母6与第一吊篮耳3连接在一起。
[0025]在本实施方式中,吊篮传动装置通过第一传动杆4和第二传动杆9将放置在吊篮筐1的电子元器件在高温试验箱和低温试验箱之间来回移动。
[0026]进一步的,吊篮筐1的底均匀分布有氟油导引凸起5,氟油导引凸起5垂直于吊篮筐1的底部,且氟油导引凸起5的粗端焊接在吊篮筐1的底部,氟油导引凸起5的细端悬空。
[0027]在本实施方式中,氟油导引凸起5为锥形设计,可加速氟油在氟油导引凸起5的细端聚集,从而促使氟油落回氟油箱的速度加快。
[0028]进一步的,电热丝7从氟油导引凸起5的细端开始缠绕至氟油导引凸起5的粗端结束,即电热丝7整体呈螺旋向上缠绕分布在氟油导引凸起5上。
[0029]在本实施方式中,氟油在低温环境下,粘度会增加,而电热丝7螺旋缠绕在氟油导引凸起5上,在通电之后,电热丝7可快速升温,提高氟油导引凸起5的表面温度,可降低氟油的粘度,进一步减少吊篮筐1在离开低温试验箱时氟油的损耗。
[003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安装好过后,放置有电子元器件的吊篮筐1在离开氟油液面时,氟油粘附在吊篮筐1的表面,并不断向吊篮筐1的底部汇聚,而氟油在吊篮筐1的底部汇聚之后,在重力的作用下,会快速向锥形的氟油导引凸起5的细端聚集,氟油滴落回氟油箱的速度也会加快,降低了氟油损耗率,减缓了液位报警频率;此外,氟油在低温环境下,粘度会大大增加,在吊篮筐1在离开低温试验箱时,给螺旋缠绕在氟油导引凸起5上的电热丝7通电,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热冲击试验箱的吊篮,其特征在于:包括网格设计的吊篮筐(1),所述吊篮筐(1)右侧通过四个螺母(6)固定有第一吊篮耳(3),所述吊篮筐(1)左侧同样通过另四个所述螺母(6)固定有第二吊篮耳(8),所述吊篮筐(1)底部设置有引导氟油低落的氟油导引凸起(5),所述氟油导引凸起(5)上螺旋缠绕有用于加热的电热丝(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热冲击试验箱的吊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篮筐(1)上盖有网格设计的吊篮盖(2),所述吊篮盖(2)放置于距离所述吊篮筐(1)顶部六分之一位置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热冲击试验箱的吊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篮耳(3)和所述第二吊篮耳(8)的下方各设置有四个螺母(6),且所述第一吊篮耳(3)和所述第二吊篮耳(8)的上方各设置有两个螺母(6)。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热冲击试验箱的吊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篮耳(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彬锋
申请(专利权)人:国芯准测试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